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管理会计实务的新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管理会计以来,我国的管理会计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管理会计实务的发展与变革。本文结合管理会计功能的扩展,试图对管理会计的新发展及其应用作一探讨。

一、管理会计的功能延伸

进入21世纪以来,管理会计的功能已经很难像以前那样具体划分为计划、决策等几大功能,而往往是多功能相互交叉与融合。法国管理会计界将原有的功能结构从两个视点来加以分析,即管理会计具有两种系列功能,一是经济计算功能和信号传递功能,二是生产、技术导向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功能。

二、管理会计实务的新发展

(一)强调动因驱动。

(二)注重作业成本管理。

(三)突出战略成本管理。

(四)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统一。

(五)减少数学方法的应用。

三、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力:来自制度变迁的应用

制度变迁的核心概念有三个,即制度、路径与规则。管理会计制度建设与管理会计功能变迁的路径规则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关系。一般而言,会计规范可以分为专门性的会计标准(如会计准则)与公共性的会计规则两个方面,公共性的会计规则散见于《公司法》等有关法律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宏观层面的管理会计制度大都是针对这些公共性会计规则进行的一种提炼或总结,由于人们对这些制度体系中的管理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和特征的认识不全面,导致目前企业实际的管理会计规范表现为供应不足,而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的需求正在不断涌现。具体表现在:

(一)会计准则国际化之后,一些诸如国际贸易活动(如倾销与反倾销等)中的会计规则仍将持续。其原因在于:我国的相关经济法规与国际法律体系之间尚存在差异,并且永远不可能完全一致,由这些公共性的会计规则所渗透出的会计制度仍会影响我国企业的经济活动,例如经贸规则、文化习俗等体现的“管理会计制度”。

(二)由于公共性的会计规则具有“外部性效应”,从而各国政府干预企业会计活动似乎是必然的,宏观层面的管理会计制度将长期存在。譬如,美国与欧盟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大的方面反映的是由会计规则“外部性效应”放大的政治上的权利之争。与之相关的会计问题,需要通过管理会计功能的扩展来加以规范与约束。

(三)会计准则不可能完全一致,需要借助于对内的管理会计规则加以完善。从国际贸易角度讲,WTO涉及的会计规则不与我国会计准则相一致或略有不同,应该说是正常,这是全球会计的普遍现象。

(四)管理会计的控制机制是弥补财务会计规则——“剩余控制权”的有力工具。为什么我国企业在反倾销贸易纠纷中出现的争议会更多一些呢?除了缺乏经验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我国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不够健全与完善。因此,加强内部控制规则的制定与创新,是今后管理会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