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析现值会计在资产减值准则中的应用

【摘要】现值会计产生的会计信息相关性强而可靠性不足,本文分析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中以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确定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探讨现值会计如何克服缺点,更好的完成资产价值计量的使命。
【关键词】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现金流量 折现率

一、现值会计的优势――相关性强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企业持有资产通过生产经营,或者持有负债在正常的经营状态下可望实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资产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将负债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李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在所有可能的计量属性当中,只有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数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真正体现了资产、负债作为未来经济利益的获得或者牺牲的本质属性。因此,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提供的财务信息对于使用者也是最为相关的。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属性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提供的财务信息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会计信息要具有相关的质量特征,必须能够帮助财务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控制现在,预测未来,或者证实或纠正先前预期的情况,从而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因此,相比历史成本等其他计量属性,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属性来对资产、负债进行计价,能够直接反映企业有关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有关负债所牺牲的未来经济利益的信息。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人员对资产、负债所导致的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的进一步认识,可以及时地依此调整有关资产、负债的价值,因此而产生的损失或收益就立即在损益表中反映出来,例如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中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无疑这样就使得资产、负债未来收益、牺牲的变化反映到财务报告,供使用者的决策使用。

二、现值会计的缺陷――可靠性差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算包括五个方面:对一系列发生在不同时点的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对这些现金流量的金额与时点的各种可能变动的预测;用无风险利率表示的货币时间价值;内含于资产或负债价格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其他难以识别的因素,如资产变现的困难与市场的不完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三个因素:未来现金流量的期望值、未来现金流量的期望风险和货币的时间价值。
从上述影响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算的几个因素可以看出,现值会计也存在致命的缺陷,即可靠性的缺乏。在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时候,许多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主观判断:
(1)不同的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即折现率,存在分歧;
(2)影响资产产生的现金的数量、时间分布、不确定性和收益期数的因素很多;
(3)单独一项资产并不能直接产生现金流,现金流一般是各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资产价值需要单项确定,因此难以有效地划分各种要素对现金流的贡献。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属性在可验证性、不偏不倚和公允表达方面,相比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距甚远。

三、现值会计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运用
在新颁布上午资产减值准则中,大胆的尝试了现值会计。如上所述,在财务会计中广泛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属性,必须要克服上面提到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属性缺陷,关键是如要何克服可靠性的不足。因为如果会计信息计量不可靠,那么财务报表将因为存在过多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使用者的不信任。所以,为了提高现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尤其信息的可验证性,在资产减值准则中对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计算进行了详细规定。现对其进行分析如下
资产减值准则第九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综合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寿命和折现率等因素。”中的规定首先对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了整体介绍。然后逐步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算、折现率的确定、以及对多种资产综合运用产生的现金流的问题进行了规范。
(一)、规范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分布、不确定性和收益期数
1、准则首先明确了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的内容:
(1)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
(2)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该现金流出应当是可直接归属于或者可通过合理而一致的基础分配到资产中的现金流出;
(3)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支付的净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应当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志愿进行交易时,企业预期可从资产的处置中获取或者支付的、减去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2、其次是规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依据
资产减值准则中规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时,企业管理层应当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经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预测数据,以及该预算或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递增的增长率是合理的,可以以递增的增长率为基础。建立在预算或者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最多涵盖5年,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更长的期间是合理的,可以涵盖更长的期间。在对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进行预计时,所使用的增长率除了企业能够证明更高的增长率是合理的之外,不应当超过企业经营的产品、市场、所处的行业或者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或者该资产所处市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也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以及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
应当说,准则对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分布、不确定性和收益期数的规范可操作性较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值会计可靠性不足的缺点。
(二)对折现率的确定进行规范
准则中规定:“折现率应当是一个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它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在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时已经对资产特定风险的影响作了调整的,估计折现率不需要考虑这些特定风险。如果用于估计折现率的基础是税后的,应当将其调整为税前的折现率。”
准则中对折现率的规范相对来讲过于简单,它虽然考虑了所得税对折现率的影响,但对货币时间价值的确定,特定资产风险报酬率的确定都没有说明。可见在折现率的确定上,准则为会计人员的运用职业判断流下了很大的空间。当然,也为利润操纵的提供了可能。
(三)对多种资产综合运用产生的现金流入的处理
有时单独一项资产并不能直接产生现金流,现金流一般是各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准则对待这个问题以资产组的方式加以解决。
资产组的认定以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同时,在认定资产组时,应当考虑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如是按照生产线、业务种类还是按照地区或者区域等)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该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四)在附注中详细披露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相关的信息
除了在财务报表中披露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数字以外,为提高透明度,有必要披露现值计算的整个详细过程,如计量过程中的假设,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分布资料的取得来源等信息。充分的信息披露不仅有助于解除用户对现值信息的各种疑问,而且用户还可以根据企业披露的现值计算过程中的假设,自行进行重新计算、验证,从而约束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数据的行为。
准则中规定对于重大资产减值,规定应当在附注中说明资产或者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
可收回金额按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还应当披露估计其现值时所采用的折现率;以及该资产前期可收回金额也按照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情况下,前期所采用的折现率。
. 可收回净额按照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应当披露:
(1)企业管理层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各关键假设及其依据。
(2)企业管理层在确定各关键假设相关的价值时,是否与企业历史经验或者外部信息来源相一致;如不一致,应当说明理由。
(3)估计现值时所采用的折现率。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网站,企业会计准则
2.[加]William R•Scott著、陈汉文译: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于波 邓菁晖,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探讨,对外经贸财会,2001..8

作者:陈小英 文章来源:山东交通学院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