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会计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为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后续计量则分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其中首选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只有在相应条件同时具备时才允许选用。会计政策选择历来是企业经营者的一个敏感话题,已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的执行情况究竟怎样,本文试做分析。

一、2007年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会计政策执行的总体情况

根据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沪深两市1 570家上市公司中,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有630家,其中18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占有此类业务公司的2.86%;其余的均采用成本模式。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既能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比性,又能满足企业对利润的需求

公允价值的使用能够使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期末价值更加贴近市场价格,投资者不仅可以了解相关信息,还可结合自身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判断,更加科学、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初次采用时,计量模式的转变也会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变动。2007年我国房地产价格仍处在高点,一些公司出于增加利润的目的,或者为改善资本结构以进行有利的融资,会选择采用公允价值的后续计量模式。2007年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可用公允价值贡献收益率来说明。公允价值贡献收益率,即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对收益的影响比率,具体可按下式计算:

公允价值贡献收益率=投资性房地产影响的利润额÷本期平均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100%

其中,本期平均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为期初与期末的均值。由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是整个时期的结果,所以分母取平均值。此指标说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时每百元投资性房地产可以创造的利润。

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能改善资产与负债结构,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的后续计量模式对企业的另一个影响,主要体现在初始转换时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为了说明其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程度,可以采用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所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额与转换时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的比率来衡量。所有者权益影响率,即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比率。该指标反映企业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时,在转换时点每百元房地产所产生的所有者权益变动额。由于此会计政策变更实现的所有者权益一次变动实现,所以在计算时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初始账面价值。计算公式如下:

所有者权益影响率=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额÷转换时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100%

四、多数上市公司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原因

一是公允价值计量标准要求过严,条件苛刻。

二是房地产价格变化较大。

三是成本的因素。

五、几点建议

一是构建活跃的房地产市场,完善市场信息和市场价格。

二是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

三是加大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