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差异比较分析

提要: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适用不同的具体会计准则,目前二者在会计处理上存在着相同点、相似点和不同点。若二者不同点作为特殊情况单独加以说明,可以将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有关内容统一到固定资产中,即统一为一个具体准则。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则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分别按照各自的具体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进行处理。而事实上,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笔者认为二者除了在实物形态等方面各自有着较少的特点外,它们同时也有着更多的十分紧密的联系。现试从二者在会计处理上的异同点和相似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若干相关启示。

一、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分析

(一)取得资产时的若干相同点及相似点分析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取得方式和入账价值的确定基本相同。

(二)摊销资产成本时的若干相同点及相似点分析

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时的折旧(摊销)金额均为取得时的成本扣除预计净残值,若已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对各自的预计净残值的计量,二者都可以选择采用原值乘以净残值率进行计算,折旧(摊销)的方法都可以选择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等。对于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或计算摊销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也都遵循“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即在会计处理上均按照受益原则,借记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等科目。

(三)期末计价时的若干相同点分析

企业每年年末都应对其拥有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进行检查,如果出现明显减值迹象的,都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估价,当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该项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则应将其账面价值减至可收回金额,差额即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主要差异分析

(一)在实物形态和创造经济效益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

(二)自创(建)资产会计处理方面的差异

(三)后续支出方面的差异

(四)处置(或清理)资产时的差异

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若干启示

(一)统一相同点和相似点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价值的损耗分别被称为“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其实二者在实质上都是反映资产价值的损耗,因而完全可以统一设置为一个会计科目。

(二)对不同点的会计处理。对于并入固定资产后,由于无形资产仍然存在其特殊的地方(如企业自创、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等),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单独列出进行处理。核算无形资产研究开发支出时,单独设置会计科目进行分析核算;或者在“在建工程”科目下增设“在建无形资产”明细科目,该科目借方用于核算企业研究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相关合理支出。当该项无形资产研发后,根据新会计准则予以资本化或费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