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新制度经济学对现代会计的影响

人类社会的会计演进与经济发展始终是一种互动式的关系。从会计理论的发展史来看,会计理论已经和正在受到经济学理论的巨大影响。经济学理论对会计学研究的支撑加深了会计研究的深度,会计学研究对经济理论的应用也拓宽了会计研究的广度。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以科斯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不但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及颇有价值的方法,同时也对会计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契约经济学、代理理论、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选择等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会计研究领域,大大丰富了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契约经济学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原理,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是契约联结的网络。这些契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涉及到投入品的物主和商品的买主。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等)和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结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企业的契约人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原有的契约人可按一定的规则退出契约,而原来未缔约的人也可按一定规则加入契约。这样,企业除了有现实的契约人之外,还有潜在的契约人。契约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劳务市场等)则是现实的契约人与潜在契约人进行角色转换的制度安排。潜在契约人可以通过契约市场加入契约,而现实的契约人也可以通过契约市场退出契约。
契约是人与人之间交易的结果。交易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就是交易费用。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信息、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其中核心部分是信息费用。交易费用对人们之间的契约有重大影响,不仅其高低决定着人们能否达成契约,而且交易费用低的一方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取得契约中的优势地位。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契约人就要想方设法降低交易费用。会计是一个将企业经营活动情况进行信息转换和加工的系统,它不仅可以有力地降低企业契约人的交易费用,而且可以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信息成本,从而操纵信息。因此,我们可以把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界定为:降低企业契约人集(指直接契约人、间接契约人、现实契约人、潜在契约人的集合)的交易费用。
2、委托代理理论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代理理论假设人有不同的偏好,并且都是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甚至会有机会主义行为。这就导致了代理成本(包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保证成本、剩余损失)的发生。为此,委托人需要一种控制系统来使代理人按委托人的目标来行事。这种控制系统就是一系列“游戏规则”,包括三部分:决策权的分配(即谁负责做决策)、业绩计量与评价(即向谁报告何种信息)和奖励与惩罚(收集到的信息与代理人报酬间的关系)。契约和决策的形成需要信息为基础,而会计和审计正与这种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有关。所以代理理论被用在会计和审计研究中,以分析不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程序的效率特点。
3、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学发展的影响:产权会计学
产权会计理论认为:(1)产权界定是会计产生的基本动因之一;(2)产权制度是会计政策选择的出发点与归宿;(3)提高产权效率是制定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4)产权博弈关系决定企业会计的未来发展取向。按照产权价值运动论的观点,会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使命在于反映产权结构,体现产权关系,维护产权意志。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指出:会计的研究对象是产权价值运动过程、结果及其所体现的产权经济关系。从这一点出发,可将会计的职能概括为:对产权价值运动过程及结果的反映与控制。反映是通过会计的信息系统进行的, 控制则是通过会计的控制系统进行的。会计工作者通过对这两大系统的协调运作实现对产权价值运动的全面管理,维护、保障所有者的经济权益及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履行对企业所有者及对社会的受托责任。由此便把会计的目标与责任统一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会计的本质:会计是一项对产权经济具有基础性控制功能与社会性意义的管理活动。
4、信息经济学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基于信息经济学,司可脱构建了其财务会计理论。他认为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协调会计信息的不同角色。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信息经济学、证券价格和行为科学在财务会计研究中的运用,导致由经济收益计量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1978)将财务呈报的目标确定为:(1)财务报告应该提供与现在的、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人以及其他用户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这类信息对那些相当了解经营和经济活动并愿意相当勤勉地研究这类信息的人们来说,应该是全面的;(2)财务报告应该提供有助于现在的、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人以及其他用户评估企业预期现金流人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的有用信息;(3)财务报告应该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件和情况影响的信息。

二、对会计规范分析的影响
会计规范是围绕会计信息建立起来的一套正式与非正式的规则。它是一种有关会计信息这种稀缺资源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制度安排,是各个利益集团博奕的结果。会计规范的演进是一个典型的制度变迁问题,会计规范演进的原因是会计规范的不均衡,会计规范的不均衡是指会计规范的需求与供给不一致。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会计规范的需求与供给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原来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不再使制度需求者的净收益最大,因此产生了制度创新的动机和需求;另一方面,又改变了制度的选择集合和选择范围,从而改变了制度的有效供给。同时,也应注意到制度的不均衡是一种常态,而制度的均衡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制度的变迁只不过是从一种不均衡状态到另一种不均衡状态,而决不是从不均衡状态到均衡状态,会计规范只存在于动态过程之中,会计规范的演进就是在以上背景下发生的。
新制度经济学是研究制度的科学,制度作为一套行为规则被用来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和相互关系,会计规范正是包含在制度这个概念之内的。因此,会计规范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我们可以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用制度分析框架来分析和研究会计规范问题。

三、对会计研究方法的影响
实证会计理论产生于本世纪60-70年代,早期的实证会计理论研究者们运用的是有效市场假说及资本资产计价模型,奉行以会计信息价值为中心的理论,但最终发现这种理论不能圆满地解释会计惯例。而关于信息揭示管制方面的争论使他们意识到:政府官员和其它管制者的行为可以根据“人的行为动机是谋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这一假设,通过建模进行预测。同时他们还发现,在行政管理中同样存在着非零值的交易费用,使得会计程序能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及其价值。于是,在70年代末从传统的实证会计理论中派生出了一种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实证理论。这种理论强调对不同企业和行业的会计惯例进行解释,而不强调会计在提供计价信息中的作用。这种新型理论不仅建立在企业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之上,而且是这两种理论的衍生物。交易费用是这种理论的核心研究内容,该理论的全部研究都是围绕着政治成本、代理成本、信息成本等这些交易费用范畴内的内容展开。因此,如果称新制度经济学是实证会计理论的理论渊源恐怕亦不为过。事实上,著名会计学家、实证会计理论的奠基人瓦茨和齐默尔曼就曾感叹:“缺乏完善的实证会计理论是由于经济学上缺乏丰富的企业理论和政治程序理论。”(瓦茨,齐默尔,1999)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将会随着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得到促进。
在实证会计方面,经济学不仅提供了会计研究的方法论,而且使会计学在信息经济学的影响下,“侵入”到金融学领域,对金融资产定价模型和市场效率假说的检验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证会计理论借鉴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思想和方法,致力于根据利益集团选择会计准则、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的行为来解释现存的各种会计实务,从而用实证方法证明有关会计假设,对未来会计实务进行预测。(张为国,1995)这和传统的规范会计研究大为不同,被比弗称为是“一场会计学的革命”。瓦茨和齐默尔曼在《实证会计理论》中指出:“本书旨在介绍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经验性会计文献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论。”(瓦茨,齐默尔曼,1999)他们在书中介绍了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计价模型、市场失灵、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企业理论、公共选择、管制理论、契约理论等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根据上面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到,经济学理论对会计研究的作用,在于解释会计现象和拓展会计新领域。在会计研究中引进经济学研究中的先进成果是会计研究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使会计学研究逐渐登堂入室的前奏。会计理论无论怎样发展,都必须适应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新的社会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郭道扬,2004,“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变革”,《会计研究》2004(2);
2.伍中信、田昆儒, 2003,产权理论与中国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罗纳德•科斯,1960,“社会成本问题”,(企业市场与法律)(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0;
4.阎达五、支晓强,会计学视野中的经济学,会计研究2002,1;
5.葛家澍、刘峰,2004,20世纪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与演变,会计人论坛2004(4);
6.瓦茨,齐默尔曼著,陈少华等译,1999,实证会计理论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7.威廉•比弗著,薛云奎主译,1999,财务呈报:会计革命,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智杰 宋小明 文章来源:石家庄经济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