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ExcelVB解决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一、实施ExcelVB 解决方案的步骤
本文结合实例进行介绍。某企业甲产品经过二个车间连续加工制成, 一车间生产A 半成品, 直接转入二车间加工成甲产成品。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51lunwen.com整理提供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各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各车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该企业某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图1 中所示, 步骤如下:
( 一) 用Excel 建立工作表先用Excel 建立空白工作表( 以当月月份命名) , 再输入本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当月产量记录资料和生产费用记录资料等原始数据( 各车间产品明细账和产成品成本汇总表为空表) 。
( 二) 确定各单元格的运算关系产量记录资料表各单元格的运算关系为: B7=B4+B5- B6; C5=B6; C7=C4+C5- C6。
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各单元格的运算关系为: C19=C11;D19=D11; E19=E11; F19=F11;C20=C12;D20=D12; E20=E12; F20=F12;C21=C19+C20;D21=D19+D20; E21=E19+E20; F21=F19+F20; C22=C6;D22=C6; E22=C6; C23=B7;D23=B7*B1; E23=B7*B1; C24=C7;D24=C7;E24=C7; C25=C22+C23+C24; D25=D22+D23+D24; E25=E22+E23+E24;C26=ROUND( C21/C25, 2) ;D26=ROUND( D21/D25, 2) ; E26=ROUND( E21/E25, 2) ;F26=C26+D26+E26;C27=ROUND( C22*C26, 2) ;D27=ROUND( D22*D26, 2) ; E27=ROUND( E22*E26, 2) ; F27=C27+D27+E27; C28=C21- C27; 28=D21- D27; E28=E21- E27; F28=F21- F27。
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各单元格的运算关系与第一车间类似, 不同之处在于: D36=C6; E36=C6; D37=C7; E37=C7。产成品成本汇总表各单元格的运算关系为: B47=C27; C47=D27; D47=E27;E47=F27; B48=C41; C48=D41; D48=E41; E48=F41; B49=B47+B48;C49=C47+C48;D49=D47+D48; E49=E47+E48; B50=ROUND( B49/C6,2) ; C50=ROUND( C49/C6, 2) ; D50=ROUND( D49/C6, 2) ; E50=B50+C50+D50。
经过上述单元格的运算, 即可得到首次当月完工产品成本资料, 以后各月的完工产品成本资料可设计“产品成本自动计算”程序来完成。
( 三) 设计“产品成本自动计算”程序先选择Excel 中工具菜单下的“宏visual basic 编辑器”, 然后系统调用VB 编辑器, 选择VB 编辑器“插入”菜单下的“模块”, 最后在模块中输入以下代码( 如表1) 。
( 四) 运行“产品成本自动计算”程序选择“工具”菜单下的“宏”, 在宏下拉按钮中选择该程序, 单击“运行”按钮即可。然后在“B1”单元格中输入完工程度百分比, 在“产量记录资料表”中输入各车间当月“本月投产数量或上步转入数量”、“本月完工转入下步或交库数量”, 在“生产费用记录资料表”中输入各车间当月生产费用数据, 即可自动生成各车间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和产成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从而实现循环自动计算产成品成本的目的。
二、实施ExcelVB 解决方案的效果
该方案解决了期初、期末数据转换问题, 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一劳永逸的功效: 首次使用时, 建立相关工作表格, 建立数据运算关系, 以后每月只需输入该月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该月投产数量、该月完工产品数量、该月各车间生产费用资料, 然后运行该程序, 即可得到相应的资料。
需要说明的问题: 分配“直接材料”方法取决于投料方式, 以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料为例进行计算, 实际工作中会因投料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计算方法,需要对有关取数公式进行调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本文是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至于其他方法( 如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等) 也需对有关公式进行适当修改。
参考文献:
[ 1] 明爱芬等:《成本会计》,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 2] 郑翠菊等:《用Excel 设计的平行结转分步成本核算系统》,《上海会计》2003 年第6 期。
[ 3] 宋立:《用Excel 进行分品种成本核算》,《时代财会》2003 年第1 期。
[ 4] 刘曜:《用Excel 进行分步成本核算》,《上海会计》2001年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