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桥梁,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是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现代会计工作中涉及的基本知识、技能为主线,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内容,将原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和《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三门课程加以整合为《会计信息化基础》,本文以《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开发及设计进行探讨。
一、当前会计专业计算机系列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体系的设置重复
在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发现,许多院校的会计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等相关计算机课程,随着职业认证的进入,又增加了《会计从业资格认证》课程,在内容的讲解中我们发现有许多相同之处,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知识设置的重复必然后造成课程设置的重复,不利于学生学习,也造成了各项资源的浪费,因此,迫切要求我们将这三门课程进行整合,建立以会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为中心,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平台,基于工作导向的项目教学体系,为此,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开发了《会计信息化基础》这门课程。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当前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相矛盾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讲授,不注重过程的讲解,一般是教师讲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总结的教学过程,而当前会计在发展,会计人员掌握的技能也必须发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单单会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完成会计自制原始凭证的制作、相关会计报告和文件的撰写等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设置应围绕“技能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来设置课程内容体系,通过项目化教学来加以实现。
(三)理论知识比重过大,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不利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会计人才培养
原有的课程内容安排,主要是按知识内容逐章逐节地进行讲解,仍以高等院校的知识学科体系,没有形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之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在用人需求上由过去高校学生进入工厂再进行岗前培训转向要求学生能够直接上岗,多数单位在招聘时要求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这使许多应届毕业生无法就业。因此,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就业前就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具备具体的岗位工作能力,使之毕业后能直接顶岗工作。为此,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里的项目是指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工作过程中就是工作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被称之为“项目”。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设置是对会计专业课起支撑作用,为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专业课服务,同时也是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修课程。因此,《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就是结合企业会计人员按不同的会计岗位需要达到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和会计从业资格,将原有的知识内容加以调整,形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即项目化,从而使学生达到“零距离”就业。
三、《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院校所有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对现代会计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现代会计工作中涉及的基本知识、技能为主线,以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为依据,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完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财会岗位,能在金融领域及管理领域从事出纳、核算、审核、财务管理、纳税申报以及小型企业会计主管等实务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此目标下,《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设置为走进计算机、WindowsXP的使用、Office2003应用、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等主要内容,所以说《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是学生专业学习和走入社会后的必须,设置此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在本课程内容的选取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素质养成、会计基本能力培养”为核心,面向会计专业,突出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会计信息化基础》根据“基础、实用、新型、能力”八字方针,设置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为走进计算机、WindowsXP的使用、Office2003应用、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等四个项目。本课程教学内容以知识点和技能点为单元,以其相关性和内聚性为依据组织成四个互相联系又独立成章的项目,每个项目又以其自身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四、《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设置为走进计算机、WindowsXP的使用、Office2003应用、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等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又结合工作实际设计具体的工作任务,每个任务又根据企业的具体的工作要求完成典型的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一)走进计算机(16学时)
1、任务描述:“认识”计算机;e网无限。
2、知识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选购及键盘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信息搜索、邮件收发及计算机安全与维护方法。
3、能力目标:能够完成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选购;能具备较好的文字录入能力;能使用Internet进行信息搜索与邮件收发。
4、素质目标: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具有和谐相处、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与人交往的社会沟通能力。
(二)WindowsXP的使用(12学时)
1、任务描述:操作WindowsXP。
2、知识目标:WindowsXP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方法;创建、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3、能力目标:会WindowsXP系统操作;会财务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4、素质目标: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
(三)Office2003应用(20学时)
1、任务描述:制作个人名片、简历、电子小报;制作、统计与分析入库单和出库单;制作毕业设计答辩演示文稿。
2、知识目标:Word的基本操作及Word的高级应用;Excel基础知识及Excel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方法;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的一般方法。
3、能力目标:会使用Word进行文档排版;会使用Excel进行制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会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4、素质目标: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具有适应财会工作的良好身心素质;具有与人交往的社会沟通能力。
(四)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36学时)
1、任务描述:进入会计电算化;建账和基础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会计报表处理。
2、知识目标: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及会计软件操作流程;建账和基础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会计报表处理。
3、能力目标:会根据会计电算化制度和企业实际选择商品化财务软件;会操作金算盘财务软件。
4、素质目标: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具有与人交往的社会沟通能力;具备遵纪守法、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
五、《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建立了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以课程内容项目作为对象,根据相应项目教学要求对学生完成的成品进行评价。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形式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实现考核的全程化(平时考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立体化(课堂听讲、作业、自学、阶段实训)、标准化(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期末考核根据学生对知识、方法的了解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对促进学生重视平时操作和学习,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引进了社会考核评价体系,推行会计从业资格认证考试。这种考核方法既考核了学生在各个项目上的学习情况,也考核了知识技能总体的学习情况,较好地做到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知识评价与技能评价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认真、主动地进行本课程的学习。《会计信息化基础》项目考核评价表,如表2所示。
六、《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考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做”这样特殊的教学循环过程中,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比较传统的教师在多媒体进行灌输式的操作演示而后学生到实验室去“复制”教师的操作那种死板的教学方式,项目化教学法无疑是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性的进步。但通过实践教学我们发现极易出现的问题还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比如说,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以往不同,教师需要设计项目任务书以及收集为完成项目任务相关资料等诸多工作。
总之,要想使项目化教学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实践中收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在今天的教学中进一步加以优化,使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适应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要,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同时也使我们的高职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英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商界,2009(1).
3、张辉.试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在会计综合实习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9).
4、侯克兴李长山.吉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本文属课题项目: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文章课题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565号。
(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分院会计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