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教学中模块教学的运用
一、现行教学模式
当前教学模式主要有以“宽基础、活模块”为基本特征的集群式教学模式;“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五阶段周期循环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产教结合模式以及传统的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顺序安排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等。我国财务管理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三段式”学科型教学模式。不可否认,学科性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理解,但也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考核方式单一等缺陷。针对财务管理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模块教学加以改善。
二、模块式教学模式
模块式教学模式汲取了工业生产中的模块化思想,将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专业方向的调整。这种按照模块教学的思想,通过灵活的组合实现岗位群内岗位技能的融通,称之为模块式教学模式。
模块教学的具体内涵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明确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以及劳动力需求的种类和数量;然后依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确综合职业能力,确定对应的专业操作技能;根据岗位职业操作技能的需要,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再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针对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构建相应的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突破了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了针对性。它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以模块为教学单位,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模块教学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根据企业实际设计教学模块。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需求分析、工作分析、专项能力、素质分析、教学分析,将财务管理划分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模块,并设计各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从而提供满足企业需要的财务管理人员(见表1)。
第二,根据不同模块特点,设计教学目标,进行模块实训。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按照模块内容,进行分组实训。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实训任务,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分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利用各种软件协助进行考核管理。在模块教学的同时,可以利用各种软件协助进行考核管理,如会计软件、ERP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等,使考核由主观变得更为客观。
四、财务管理教学中运用模块教学的意义
一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模块教学中,分配给每个学生明确的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模块教学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各小组间处于竞争对手的关系,完全模拟实际情形,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三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学效果。通过模块教学,可以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和长处,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正。四是由传授知识变为培养能力。模块教学更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强调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各种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到的是知识而不是能力,而在模块教学中,每一位学生都是参与者,其积极性被极大调动,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胡连奎.运用CBE理论和方法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3).
2、姚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3).
3、寿祖平.解析德国“双元制”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35).
4、邓泽民,陈庆合,郭化林.借鉴CBE理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模式[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5、李川,张银龙,罗红艳,陈品敏.模块式教学模式探究[J].甘肃科技,2009(8).
6、刘学文.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