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试谈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

一、编制财务预算的准备
  (一)确定财务预算的目标
财务预算要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前提。企业经营目标包括:利润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关目标,如,销售收入目标、成本控制目标、费用控制目标等。对相关的经营目标及财务预算指标,要进行综合分析及平衡。
  (二)资料的搜集
在编制财务预算以前,搜集编制财务预算有关的资料。要充分搜集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历史资料,掌握目前的经营及财务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资料,并对资料采用时间数列分析及比率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企业对各项资产运作的程度及运转效率,判断有关经济指标及数据的增减变动趋势及相互间的依存关系,测算出可能实现的预算值。
  (三)汇总企业业务方面的预算
企业各部门编制的各项业务预算,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费用预算、材料低值易耗品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等,是编制财务预算的重要依据。在编制财务预算前,应将汇总的各项业务预算的数据及经济指标,加以整理、分析,经相互勾稽确认后,作为财务预算各表的有关预算数。
  (四)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
编制财务预算,首先以销售预算的销售收入为起点,以现金流量的平衡为条件,最终通过预算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财务预算的一系列报表及数据,环环紧扣、相互关联、互相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财务预算表的编制
  (一)利润预算
预算利润表综合反映企业在预算期间的收入、成本费用及经营成果的情况。由于整个财务预算是以销售收入为起点,因此,预算利润表中只有确定了销售收入,才能进一步对与销售收入配比的成本费用进行规划和测算。销售收入超过经营成本的部分称为毛利,销售毛利额高低,是企业盈利的关键,企业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支出,利润的实现,都依赖于毛利。预算利润表的结构、数据来源及平衡关系如下:
1.项目数据来源
A销售收入销售预算及预测
B经营成本成本预算及预测
C毛利等于A -B
D销售费用销售费用预算及预测
E管理费用管理费用预算及预测
F财务费用预算及预测
G投资收益被投资企业的财务预算或者通过对被投资企业历年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报的资料分析
H利润等于C -D -E -F +G
I所得税等于H×税率
J净利润等于H -I
  (二)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也称作现金收支预算,是对预算期内企业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及现金余额筹措等现金收付活动的具体安排。是企业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的,它综合反映了企业在预算期内的现金流转情况及结果。通过编制现金预算,合理地安排、处理现金收支及资金调度的业务,保证企业现金正常流转及相对平衡。编制方法具体如下:
1.按照现金最佳持有量和实际情况确定预算期初、期末现金余额;
2.对各部门编制的经营预算、长期投资预算和筹资预算中的现金收支项目进行审查,确保各预算提出的现金收支项目及其数额都符合公司的现金政策;
3.汇总各项预算的现金收支数额,按照现金预算的结构公式计算出需要融资的数额,即预算期现金收支差额;
(期初现金余额+预算期现金收入)-(预算期现金支出+期末现金余额)=融资金额
4.根据预算期需要融资的现金收支差额制定融资计划。(即归还借款或是增加借款)
最后,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长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汇总填制现金流量预算表。
  (三)资产负债预算
  资产负债预算是按照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预算期初、期末各种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的预算。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会计恒等式所反映的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企业预算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进行排列而成。
1.预计预算期初数据
资产负债预算中的期初数据是根据编制时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实际期末数,加上到年末可能导致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因素,减去到年末可能导致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的因素,经过分析计算后得出的。
2.分析、计算预算期末数据
资产负债预算中的期末数据是已预算期初数据为基础,加上经营预算、长期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现金预算、利润及利润分配预算中导致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因素,减去经营预算、长期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现金预算、利润及利润分配预算中导致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的因素,经过分析和平衡计算后得出的。
3.确定资产负债表草案
资产负债预算中的期末数据填列后,应通过计算分析资产负债预算中的有关财务比率,论证各项目构成是否合理,财务比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认为不理想,则应通过修订经营预算及其他预算的办法,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尽量达到理想状态。
  财务预算编制是建立在一系列预算的假设及管理者的经验判断的基础上,虽然在编制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对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不确定因素作了尽可能周详的考虑,但是,很难做出全面正确的估计,财务预算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推行预算过程中如果出现非人为原因的较大差异时,应对财务预算作适当修正,以提高财务预算的合理性、客观性和正确性,发挥财务预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长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