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限额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效率分析
一、引言
洛阳重点工业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从企业规模,吸纳劳动力人数贡献来看,限额以上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达到50%左右,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5%,固定资产总额占全市总额的 31.2 %。在对洛阳限额以上工业企业考察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自1999年以来,洛阳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大部分为国有企业)实行了一系列效率优先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使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上升趋势和较高水平。研究表明, 在2001-2005年,洛阳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为8.74%。全要素生产率保持强劲增长表明洛阳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保持较高的水平;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企业更有效的利用劳动力和资本。与此同时,在2002年、2003年,洛阳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体财务经营业绩却明显恶化,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 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利润率降低。
图1-1洛阳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
在2002、2003年洛阳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连续两年负增长。2001年利润总额为62742.3万元,2002利润总额年为32750.5万元,2003年利润总额为10844.9万元,与01年相比02年利润额降低了47.80%,03年比02年利润额减少了66.89%。
图1-1清楚的显示,在2002、2003年,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利润率也持续降低,表明洛阳市重点工业企业.赢利能力持续降低,与河南省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相比,它们处于比较弱势地位。
(二)资本利润率。
资本利润率是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所有者权益(也称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总额扣除负责总额后的差额。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几个部分,资本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反之,则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较弱。资本利润率反映企业盈利与企业资产的关系即企业对企业资产的利用能力反映。在利用资本利润率来对洛阳市重点工业企业.企业资产的利用能力进行评估时,我以河南省重点工业企业为参照对象。
图1-2洛阳-河南省重点企业资本利润曲线图。
从纵向比较,与河南重点工业企业相比较,洛阳重点工业企业每百元获利水平差距的2元-6元之间即2%-6%之间,差距非常明显。从发展趋势看,洛阳限额以上工业企业2001-2005年洛阳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净资产获利能力逐年成上升趋势:净资产盈利从99年的2.5%增加至2003年的6%。即每百元净资产从2元盈利增加至6元左右,在5年期间企业净资产的盈利能力的提高,但在2002年2003年成大幅度下降。
测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参考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一书。
利润额等数据来源于洛阳市、河南省统计年鉴。
二、洛阳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财务分析。
在2002、2003年,“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提高,但利润总额、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均降低,是什么原因造成2002年2003年造成洛阳重点工业企业财务效率大幅度下降?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一项财务指标或一组财务指标难以揭示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内部关系。要想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就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连续性评价,所以我们选用杜邦分析体系对洛阳工业企业进行财务综合分析。杜邦分析体系由美国杜邦化学公司首创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它以资本利润率为中心,进行指标分解,从而形成一个指标分析体系,把这些财务指标与管理人员控制的条件联系起来,最终找出使2003、2004年洛阳限额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效率降低的原因所在,找到导致企业利润负增长,财务效率下降的因素
(一)、洛阳重点工业企业综合财务分析。
洛阳重点工业企业2002年、2003年赢利能力下降,财务状况恶化。由于资本利润率是综合性最强的指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方面的变化都要影响到资本利润率,因此我们通过与河南省重点工业企业资本利润率相对照分析来寻找其中的原因。
1、洛阳重点工业企业负债分析。
分解资本利润率为:资本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权益乘数。
项目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利润总额/ 资产总额 洛阳市 0.0091 0.0047 0.0016 0.012 0.0227
河南省 0.0156 0.0267 0.0251 0.0307 0.0389
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 洛阳市 2.9274 3.1235 3.0731 3.1255 2.97
河南省 2.9364 2.9787 2.9135 2.7686 2.8002
资本利润率 洛阳市 2.66% 1.47% 0.49% 3.75% 6.74%
河南省 8.08% 7.95% 7.31% 6.96% 10.89%
2003年:洛阳0.0016*3.0731=0.49% 五年平均:洛阳: 0.01*3.044=3.044%
河南省:0.0251*2.9135=7.31% 河南省:0.0274*2.8795=7.86%
从表中可以看出,河南省限额以上企业与洛阳重点工业企业的权益乘数大致相近,而2003年洛阳重点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比河南省限额以上企业低了2.35%,五年平均值相比资产利润率低1.74%。洛阳重点工业企业总资产盈利能力明显偏低于河南省限额以上企业,资产利润率与资本利润率相比,(0.0016%/0.0251% )/(0.49%/7.31%)=0.95,由上式可以得出两个结论:洛阳重点工业企业在净资产运营时与总资产运营效果一致;洛阳重点工业企业负债额与资产额之比大于河南省限额以上企业负债额与资产额之比。从1999-2003年权益乘数增加反映出洛阳重点工业企业净资产比例在降低,显示出洛阳重点工业企业负债融资比例增大。
2、洛阳重点工业企业赢利能力分析。
从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来看两地企业资产赢利能力的差距。
资本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资产平均总额/所有者权益)。
项 目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利润总额/销售收入 洛阳 0.0212 0.01 0.0031 0.023 0.0412
河南省 0.0275 0.042 0.0389 0.0442 0.0484
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洛阳 0.4307 0.462 0.5001 0.5233 0.5507
河南省 0.5676 0.63 0.6466 0.6947 0.8038
资产平均总额/所有者权益 洛阳 2.9274 3.124 3.0731 3.1255 2.97
河南省 2.9364 2.979 2.9135 2.7686 2.8002
资本利润率 洛阳 2.66% 1.47% 0.49% 3.75% 6.74%
河南省 8.08% 7.95% 7.31% 6.96% 10.89%
2003年 洛阳市:0.49%=0.0031*0.5001*3.0731 (1)
河南省:7.31%=0.0389*0.6466*2.9135 (2)
五年平均值 洛阳市:3.044%=0.0197*0.4934*3.0439
河南省:7.86%=0.0403*0.6685*2.8795
销售利润率是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与产品销售净收入的比率。说明每一元的销售收入会带来多少利润,它反映了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从2001年和五年平均值看可以看出,在权益系数相等的情况下,即在净资产在总资产比例相近的前提下,洛阳市重点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远低于河南省重点工业企业、即每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利润额比河南重点工业企业低4%左右。将2001年两组数据(1)式与(2)式相除可知,洛阳重点工业企业与河南省重点企业相比,销售利润率差距为12.55倍。资产周转率为1.29倍,资产所有者权益系数比为1.05:1,销售费用/销售收入为0.87:1[销售费用、销售收入数据来源于洛阳、河南统计年鉴2004]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每一元销售收入耗费的销售成本比河南限额以上企业少的比较优势条件下,洛阳重点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转化为利润的能力运低于河南省重点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偏低显示出:洛阳市重点工业企业取得销售收入后需要扣减的成本、费用数额较大,因此利润额较小。洛阳重点工业企业的资产周转率低,与洛阳为制造业机基地,产品多为重工业产品相关。洛阳重点工业企业总资产中自有资产所占比例比河南限额以上企业稍低,与前面结论相吻合即:从2001-2005年权益乘数增加,反映出洛阳重点工业企业净资产比例在降低,显示出洛阳重点工业企业负债融资比例增大。
3、洛阳重点工业企业流动资产使用效率分析。
资本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总额)*(流动资产平均总额/所有者权益)。
项 目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利润总额/销售收入 洛阳 0.212 0.01 0.0031 0.023 0.0412
河南省 0.0275 0.042 0.0389 0.0442 0.0484
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总额 洛阳 0.7057 0.884 0.9702 0.4429 1.9519
河南省 1.0331 1.488 1.5554 1.5739 1.8222
流动资产平均总额/所有者权益 洛阳 1.7868 1.634 1.5842 3.6923 0.8379
河南省 1.2523 1.261 1.2112 1.5467 1.565
资本利润率 洛阳 2.66% 1.47% 0.49% 3.75% 6.74%
河南省 8.08% 7.95% 7.31% 6.96% 10.89%
2003 洛阳:0.49%=0.0031*0.9702*1.5842
河南:7.31%=0.0389*1.5554*1.2112
五年平均值: 洛阳市:3.044%=0.021*1.033*1.988
河南省 : 7.86%=0.038*1.427*1.306
从2003年和五年平均值,看洛阳市重点企业的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远低于河南省限额企业的获利水平, 洛阳重点工业企业与河南重点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之比为:0.53:1,洛阳重点企业与河南重点企业在资产周转率之比为0.775:1 ,从两项指标可以看出,洛阳重点工业企业产品销售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的特点,这与洛阳重点工业品制造基地有关。洛阳与河南省流动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比为0.76:1:结合洛阳与河南省固定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比为:1.02:1;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之比为1.06:1可知,流动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比重越大,说明企业资金中依靠短期负债筹集的资金比重越大,洛阳重点工业企业利息负担重。为分析利息支出对利润的影响,我们引入弹性的定义。所谓弹性是指自变量变化率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幅度,为衡量各项费用与利润之间的相关程度,我们定义 。
其中a为倒弹性,即利润变化幅度与成本、费用变化幅度之比。C为各项费用成本余额。I为利润额。其经济意义定义为每增加成本费用a%产生的利润为1%。
我们对2001-2005年洛阳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利润与各项费用的弹性分析表
年度 销售成本弹性系数 销售费用弹性系数 管理费用弹性系数 财务费用弹性系数 工资弹性系数
2001
2002 -0.26 0.14 0.09 0.23 -0.01
2003 -0.14 -0.14 0.02 -0.21 0.01
2004 0.01 0.02 0.01 0.02 0.02
2005 0.51 0.25 0.12 0.17 0.15
利
2003年度比2002年度利润额下降66.8%(洛阳统计年鉴2002),而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呈现正增长,其中财务费用相对增加幅度达到21%,可见财务费用支出已成为洛阳重点工业企业5年来一个重要负担。每单位包含的生产成本在2003年有大幅度上升。与宏观经济环境有密切关系。即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对于企业而言,销售费用增加说明洛阳重点工业企业在宣传自己产品投入的费用的数量增加。为说明各项增加的费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我们对各项数据进行以下处理:
以2002年为基础,洛阳重点工业企业销售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递增幅度分别为0.094,0.0935,0.138。将各项费用递增幅度乘以资产出系数,(0.094+0.0935+0.138)*0.21=0.0685,可以得出这部分资金的贡献率与2002年原贡献率5.88%相加,资产贡献率达到13.685%,折合资本利润率为0.49%/5.880%*12.73%=1.06%。乘以2003年所有者权益,可以看出利润出现正增长。
三、简短的结语
洛阳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在2002、2003年利润额持续降低,财务状况恶化、企业营利能力下降,是由于生产成本上升、销售费用和需支付的利息的增加导致。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促进洛阳重点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使得洛阳重点工业企业总资产利用能力增强(表现为资产利润率增加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增加)、但从资产利润率分析得出洛阳重点工业企业资产运营能力与河南重点工业企业的差距主要志标为洛阳企业在销售收入转化为利润的能力上运不如河南限额以上企业。洛阳市重点工业企业在融资上耗费较高成本,且资产构成中负债额所占比重较大,过重的利息负担吞噬了生产效率提高带来的部分利润,同时通过成本分析可知,外部环境的恶化,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也是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宏观的经济环境恶化——竞争激烈,销售费用被动增加、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企业利润增加,甚至引起2002、2003年的利润额负增长,管理成本和融资成本的过高,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侵蚀了国有企业的赢利能力导致了国有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从而导致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与财务效率的背离。因此,除致力于发挥科技的作用外,还应注意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
在对洛阳限额企业分析中,我们发现,2001-2005年间从业人员工资增长幅度保持在6%左右,工资与利润的倒弹性系数远比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小,结合劳动力产出效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洛阳市从业人员劳动成本与我省其他城市相比较,具有比较优势、但并未充分发挥出这个优势。
联系人:刘学成, 联系电话:0379 63500331;13838450566
联系地址: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教材室。
邮编:47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