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票款分离”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上个世纪末,政府有关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作了规定,之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收费管理工作相继推行了以“票款分离”为主要内容的收费征管体制改革,尤其是学校收费实行“票款分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为了探索学校收费实行“票款分离”管理办法的得与失,本文拟对学校(包括全日制各类院校、自考、函授、夜校、干校、技校及其他成人教育学校)“票款分离”的作用和局限性作个浅析,并提出改进工作意见,以促进学校“票款分离”持续健康发展。
一、 学校“票款分离”与管理要求
“票款分离”是指具有收费职能的部门、单位按有关规定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有关附加等预算外资金时,实行资金收缴和票据相分离的制度,即对收费行为采取“部门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管理办法。
学校“票款分离”是指财政部门委托学校指定的代收银行从学生缴费卡中将学生应缴费额托收,直接划转至财政专户的管理办法;学校用款时,需向财政部门申报预算外资金用款计划,财政部门根据年度收支计划等情况,按进度进行拨付;学校“票款分离”要求:银行采取无卡、折的支取方式,从学生的缴费卡中直接划转学费及代办费。具体内容、程序:①银行与学校签订“代收协议”;②学校与学生签订“授权委托书”;③学校与软件公司签订学校票款分离系统“维护协议”;④银行给学生办理免费缴费卡、折;⑤银行对学生的收费信息、有效证件、学生编码的对应关系进行自动识别;⑥银行在规定的时间内从学生的缴费卡中直接划转资金并向校方反馈划转信息;⑦银行票据的打印;⑧银行与学校、学校与财政、银行与财政的对账,等等。
二、 学校“票款分离”的作用
(一)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收费与财务管理
规范了帐务处理制度→通过“票款分离”,规范了收费单位、代收银行、财政的帐务处理方法,从制度上堵塞了漏洞,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成为可能。有效地杜绝学校的乱收费→防止学校截留、坐支现金及私设“小金库”行为,从“私收”的不透明到“公收”的透明,使学生、家长交费放心。学校代办费的管理办法更加清晰、明了→代办费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和核算,不进入财政专户或财政代管的账户,将银行统收的代办费由银行直接划入学校设立的基本户。简化了票据的开具→将学校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款分离专用票据”与收取代办费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款票据”合二为一,由代收银行统一出具“学校票款分离专用票据”,方便了学生,减少了办事环节,从而,降低了学校计财部门的劳动强度。事前监督学校事业性收费的合法性、合理性成为可能→监察、财政、物价等部门能有效地制止学校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现象,变事中、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
(二)促进了学校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方便了学生
通过代收银行直接从学生缴费卡托收学费与代办费,有利于学校收费的资金及时、足额、迳直缴存财政专户。减轻了学校有关部门的工作量,解决了学生缴费携带大量现金的安全问题,也化解了学校出纳员把现金送存银行的安全及识别真、假钞的难题,同时,银行部门制作的缴费卡有一卡多用的功能,外地学生的生活费可一并存入,方便了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避免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失误及多头开户的负面影响
为了学校“票款分离”的工作需要和银行自身业务的扩展,银行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发了学校收费“票款分离”银行划缴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收费的准确性。由于银行采取无卡、折的支取方式,学生的学费、代办费不再直接通过学校的户头,这样,完全撤销学校原来开立的各类收支过渡户变可能为现实,同时,也避免了学校多头开户可能隐藏其他不合法资金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由于 “票款分离”工作的需要,学校会经常与银行的业务发生往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校方与金融部门的团结协作精神与互相信任,为日后学校扩大规模对资金的借贷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学校“票款分离”的局限性
1.被学校确定为委托代收的银行有的由于网点少,技术支持不到位,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完学生的缴费卡,而校方对缴费卡的制作时间又有迫切的要求,这时,会造成学生存款和缴费困难,从而,校方会处于两难境地;同时,有的银行由于联网不到位,会造成边远山区的学生达不到就地缴费的目的。
2.银行配套服务不到位,收费信息查询不方便。有的银行可能滞留资金,影响学校事业发展、正常业务开展对资金的及时需求。
3.虽然有监察部门的监督,但这些工作人员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学校、银行、财政等专业操作人员对比,属“门外汉”,所以,监督力度往往不可能到位,这样,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和各种搭车收费等乱收费行为可能无法根治;笔者以为,目前学校“票款分离”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4.学校新生“票款分离”的操作环节过于繁琐,相关部门尤其是银行部门、软件开发商的服务态度、质量、时效亟待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协调解决。
5.当学校在“票款分离”操作的某一环节出现障碍急需排除时,财政部门既使能出面协调,但往往时效难于满足学校的要求,会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
四、改进学校“票款分离”工作的建议
(一)努力推进工作, 力争达到“四有利”目标
学校“票款分离”工作目前提到这么高的位置,主要是反腐的要求、治理教育乱收费的一贴良药、也是财政改革的需要。从运作这几年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利大于弊,应大力提倡推广;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与会计制度,抓好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做好“收支两条线”的工作,既要看到学校“票款分离”的作用和有利的一面,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其局限性和弊端的另一面;同时还应认识到,与其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票款分离”相比,学校收费的缴费时间相对集中、缴费对象广、缴费形式多样,因此,更加敏感,影响面更大,社会涉及面更广;惟有提高认识,扬长避短,按照客观规律、价值规律办事,力争把学校的“票款分离”建设成以下“四有利”,才是开展此项工作共同追求的目标。
A.有利于学校
缩短资金的缴拨环节,简化拨款审批程序,使学校的事业发展、正常工作不受影响,使学校满意;
B.有利于学生
使学生在缴费中遇到的复杂的、麻烦的成份去除,使其省心、省力、甚至省钱,并且名目清晰,趋于简化;
C.有利于银行
使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量不会受太大的影响,业务格局不受冲击;同时,应随着代收网点所收资金量的增加,个人效益能有所改善;
D.有利于财政
使财政部门管理预算外资金、开展“收支两条线”工作、管理学校收费更加卓有成效。
(二)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保证“票款分离”运行畅通
通过发挥单位内审监管、政务公开等办法,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督与指导,特别要注意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物价、财政、银行等管理机关要进一步组织开展专项大检查,并在广度、深度上下功夫,对查出的违法乱纪问题,应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并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公开曝光,保证“票款分离”运行畅通。
(三)抓实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学校“票款分离”工作涉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执收范围、收缴程序、计算机操作、票款分离专用票据等等,范围广、工作复杂,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要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及相关方面的知识,因此,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需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律常识、物价基础、计算机技术、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作者:陈喜幹 文章来源:中国传媒大学福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