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构建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思考

1.建立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1.1利润最大、成本最小是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基本法则。只有当其通过出售产品或服务而获得的价值等于或大于其支出的成本时,企业才有存在的价值;也只有当其扩大收入并降低成本时,企业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可见,所得与所费的对比是财务评价的基本出发点,企业的财务评价体系正是通过对成本、费用、利润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因此,利润最大、成本最小是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基本法则。
1.2企业财务评价体系是协调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的重要途径。股东和经营者分离后,股东的目标是使企业财富最大化,并要求经营者以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个目标。虽然经营者的目标也包括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但其最根本的目标是增加报酬、增加闲暇时间和避免得不到报酬的风险。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选聘机制,考察经营者的专业能力和信誉,还要充分发挥激励和监督机制作用。而这些措施的实现都必须依靠于财务评价体系,以加强对企业自身的控制和监督。
1.3管理理论是建立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重要导向。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公司财务的发展方向在传统财务的基础上,又吸收兼容了一些宏观经济理论与方法。与此同时,美国的一些管理学者把战略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绩效评价的内容。现代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使财务评价方法更为科学,尤其是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为财务评价体系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现行财务评价体系的不足
2.1财务指标不能揭示业绩改善的关键因素或业绩动因。财务指标是综合性的事后指标,只能对企业经营决策和活动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价,财务指标可以判断企业的业绩是否得到了改善或有所下降,但不能了解业绩提高或下降的原因。企业或部门业绩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可控因素改变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可控因素变化导致的。即使业绩变化是源于企业内部可控因素的变化,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某一部门的收益指标显示了改善的迹象,但这一指标的改善是以削减雇员、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取得的,那么本期收益的获得意味着长期利益的丧失,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理想的业绩指标应能够揭示业绩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