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促进西藏特色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西藏经济属于典型的政府投资主导模式,财政政策对西藏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同时,西藏又是我国国防重地和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也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和城乡差距巨大的地区,现有的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摆脱贫困落后、走向持续繁荣,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走发展特色经济之路,努力实现产业的资源化、特色化,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尽快培育和壮大西藏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关系到西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西藏小康和谐社会的建设,是西藏“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选择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一、西藏特色产业现状分析

在西藏“九五”计划中就曾提到过关于发展特色产业的想法,在其指导方针中就提出要坚持资源转化战略和支柱带动战略,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重点扶持,逐步建立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在西藏“十五”计划的十四项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特色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发展比较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推动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竞争力。按照稳定发展第一产业、有重点地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坚持市场导向,以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改造、培育、发展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特色经济在速度、规模、效益上迈出重大步伐,推进产业结构和加快发展中实现优化调整。“十一五”期间,提出在“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业,有重点地发展优势矿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藏医药业,壮大民族手工业,优化升级建筑建材业,把优势的、重点的东西开发出来,真正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经过这个五年计划,以特色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旅游业已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西藏特色产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高原生物和绿色食(饮)品业。重点发展矿泉水、特色食饮品、保健品、乳制品、制革、纺织项目。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倾斜和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做大做强藏医药产业,增强旅游业主导产业地位。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青藏铁路的通车,西藏潜在的优势迅速凸显。以特色农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等组成的特色产业正在西藏高原崛起,成为西藏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点。

(一)西藏特色农牧业取得巨大成就

通过多年的努力,充分利用西藏特色资源,西藏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西藏不少农牧区土特产品,如牦牛肉、青稞、牦牛酸奶、山羊绒、藏猪肉、藏鸡肉等经过市场化开发和运作,“身披”精美包装进入西藏各大超市的货架上,有的产品甚至通过铁路远销到北京、上海等地。据自治区农牧厅统计,通过加大特色农牧业产业的开发,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区当地农牧民增收。2010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 078元提高到2010年的4 138元,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速超过13%以上,特色产业功不可没。“十二五”期间,西藏自治区将通过重点建设西藏农牧业4大类18个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

(二)西藏旅游已经成为主导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1979年西藏旅游局成立,揭开了西藏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序幕。20多年来,随着西藏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对外宣传的不断加强,“世界屋脊,神奇西藏”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 125万人次,年均增长30.6%;实现旅游总收入226.2亿元,年均增长29.8%。旅游产业当之无愧成为西藏的主导产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当地就业。2011年2月11日正式对外公布的《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西藏要树立大旅游观念,高起点编制好旅游业发展规划,增强旅游主导产业地位,力争到2015年接待游客达到1 500万人次,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翻一番。

(三)藏医药业列入支柱产业获得政府大力扶持

“十一五”规划就提出要积极发展西藏藏药产业,在中央为西藏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把大力培育和发展藏药产业确定为主要任务之一,西藏自治区也将藏药产业列入6大支柱产业之一。根据西藏自治区卫生厅提供的信息,到2009年底,西藏藏医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成,藏医院发展到了28所,1 536人从事藏医药技术,西藏各个基层还活跃着300名民间藏医。藏药生产从手工作坊到工业化生产逐步发展壮大,西藏18家藏药生产企业能够生产360多个藏药品种。藏药工业产值达到6亿多元,而且还并不包括藏药材和半成品产值。“十二五”期间,西藏产业发展资金将向藏药产业发展倾斜,加大藏药产业扶持力度。
(四)民族手工业在西藏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畜牧业、种植业、民族手工艺是西藏经济的三大传统产业,在社会经济总体中都保持着其重要地位。为推动西藏经济的整体发展,西藏自治区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把民族手工艺列为五大支柱带动产业之一,强化开发。这更加突出了民族手工艺在西藏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二、财政政策对西藏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

由于特殊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中央巨大的财政支持始终在推动着西藏地区的产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优惠措施,为西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财政资金投入促进西藏经济增长

西藏是唯一享受中央定额补助并保持较大增长的地区。据西藏财政厅的数据显示,目前西藏财政支出的93%到94%都是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这意味着西藏财政每花费10元钱,其中就有9元是来自国家的援助。仅“十五”期间,中央财政就补助西藏370亿元,国家为西藏投资建设了117个项目,总投资达312亿元。 “十一五”规划中决定安排项目180个,国家总投资达1 097.6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投资778.8亿元。这180个项目几乎涵盖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央的大力扶持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以农牧业为例,“十一五”期间,西藏农牧业产业获得良好发展,其中农牧业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两大亮点。目前,西藏已初步形成了7个特色产业带并新增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250多个。2010年,西藏第一产业产值达68亿元,占全区总产值的1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接近4 000元,比2005年增长近一倍。其中,特色农牧业项目区农牧民增收的贡献达20%以上,人均增收659元。

(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了产业的进步

中央政府对西藏农业采取了低税和免税政策,特别是在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开始实行免征农牧业税。为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支持西藏药业和鼓励发展旅游业,实行一定期限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西藏海关征收的关税全都纳入地方财政收入,供西藏自治区使用。此外,考虑到免征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而减少了西藏地方财政收入,中央财政还给予了适当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