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中存货的盘存制度,流转假设及抵销
在合并报表中,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存货交易要抵销处理,因为从整个企业集团来看,该项存货价值不会因为该项内部交易而增加或减少,因此应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中未实现销售损益进行抵销。抵销后的合并报表反映的是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合并报表中存货盘存制度、流转假设与内部存货交易抵销的关系
由于集团内部购进存货的企业,可能将内部购入的存货对集团外销售,因此,在抵销内部存交易未实现的损益时,应首先确定该内部交易的存货在编制合并报表时的余额,即同时要确定剩余存货的数量及单价;而确定剩余存货的数量要以存货的盘存制度为基础,确定剩余存货的单价要以存货流转假设(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为基础。因此,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必然与存货的盘存制度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联系在一起。
企业存货盘存制度有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而存货流转假设有先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及个别计价法。由于存货盘存制度与流转假设共同决定存货的期末余额,故计算内部交易存货的余额共有8种方法,同时内部存货交易中未实现的销售损益的计算也有8种方法。
考虑存货盘存制度及存货流转假设时,内部存货交易的具体抵销处理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内部存货交易当期的抵销处理
首先抵销内部销售收入,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然后将内部交易剩余的存货中未实现损益抵销,借:营业成本,贷:存货。由于内部交易当期,内部购买企业有可能将购入的存货对集团外单位销售,故在计算剩余存货中未实现损益时,应同时考虑存货的盘存制度以及存货流转假设。
(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处理
首先,抵销以前期间内部交易的存货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损益。因为任何期间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都是以母子公司个别报表为基础的,而以前期间的内部交易存货的未实现损益会结转在销售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中,所以抵销分录如下,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营业成本。注意这里抵销的是“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而不是抵销“未分配利润”项目,这是编制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需要。
其次,将本期内部存货交易抵销,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
最后,将期末剩余存货中未实现的销售损益抵销,借:营业成本,贷:存货。在计算剩余存货中未实现损益时,同样应考虑存货的盘存制度以及存货流假设。
二、存货盘存制度、流转假设和内部存货交易抵销处理实例
假设A公司和B公司为同一母公司的两子公司。从2007年开始B公司销售产品给A公司,A公司将其作为存货核算。2007年5月B公司出售100件产品给A公司,销售单价50元/件,成本40元/件;2007年10月B公司又出售100件产品给A公司,销售单价55元/件,成本50元/件。2008年,B公司又销售100件产品给A公司,销售单价45元/件,成本40元/件。
(一)假设A公司对该批存货采用实地盘存制、先进先出法核算
至2007年末,实地盘点该批存货尚有50件未对集团外企业出售。编制2007年末该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分录。至2008年,实地盘点该批存货尚剩余120件未对集团外企业出售。编制2008年末该内部在存货交易的抵销分录。
1.2007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抵销分录
首先,将2007年度内部销售收入抵销,2007年度内部销售收入为10 500元。借:营业收入10 500,贷:营业成本10 500。
其次,将2007年末存货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损益抵销。2007年末实地盘点剩余存货50件,则本期对集团外企业销售150件。由于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因此,剩余存货全部是第二次购入的,则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为50×(55-50)=250元。抵销分录为,借:营业成本250,贷:存货250。
2.2008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抵销分录
首先,将2007年度剩余存货中未实现的销售损益对2008年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数抵销,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50,贷:营业成本250。
其次,将2008年度内部销售存货的销售收入抵销,借:营业收入4 500,贷:营业成本4 500。
最后,将2008年末尚剩余存货中未实现的销售损益抵销。2008年末剩余存货120件,则2008年对外销售量=年初余数+本年增加数-年末结存数=50+100-120=30件。由于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因此,2008年对外销售的存货全部为2007年末结存的存货,故2008年末剩余存货中,有20件为2007年末剩余的存货,有100件是2008年度购入的存货。则这120件存货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损益=20×(55-50)+100×(45-40)=600元。抵销分录为,借:营业成本600,贷:存货600。
(二)假设A公司对该批存货采用永续盘存制,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
至2007年末,A公司已将该批存货销售给集团外企业150件,编制2007年末该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分录。2008年度,A公司将该批存货销售给集团外企业60件。编制2008年末与该内部存货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
1.2007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抵销分录
首先,将2007年度内部销售收入抵销,借:营业收入10 500,贷:营业成本10 500。
其次,将2007年末存货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损益抵销。2007年末剩余存货=本期购入存货量-期末结存存货量=100+100-150=50件。2007年内部交易的存货一次加权平均销价=(100×50 100×55)/(100 100)=52.5元,该内部交易存货的一次加权平均成本=(100×40+100×50)/(100 100)=45元;则该内部交易的存货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损益=50×(52.5-45)=375元。抵销分录为,借:营业成本375,贷:存货375。
2.2008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抵销分录
首先,将2007年末剩余的存货对2008年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数抵销,借:未分配利润——年初375,贷:营业成本375。
其次,将2008年度内部存货销售收入抵销,借:营业收入4 500,贷:营业成本4 500。
最后,将2008年末剩余存货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损益抵销。2008年末剩余存货量=年初剩余存货量+本期购入存货量-本期销售存货量=50+100-60=90(件)。2008年度内部交易的存货的一次加权平均销价=(50×52.5+100×45)÷(50+100)=47.5元,2008年度内部交易的存货的一次加权平均成本=(50×45 100×40)/(50 100)=41.7元,故2008年剩余存货中未实现的内部销售损益=90×(47.5-41.7)=522元。抵销分录为,借:营业成本522,贷:存货522。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的存货盘存制度及存货流转假设,最后导致期末结余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损益是不同的,因此应抵销的金额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