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总复习第九章 资金管理
第九章 资金管理
一、资金的筹资
1.一般短期资金结构
筹资战略
资金结构战略方案 特点 风险及收益的关系 结论
平稳型筹资战略 对波动性资产,用短期筹资的方式来筹措资金;而对永久性资产,包括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均用长期筹资的方式来筹措资金,以使资金的使用期间和资金来源的到期期限能相互配合。 成本、收益、风险均适中的筹资战略 以积极型战略的收益率最高,保守型战略的收益率最低,而平稳型战略的收益率则介于两者之间。积极型战略风险最高,平稳型战略次之,而保守型战略则最安全。长短期筹资战略方案的选择,取决于企业如何在筹资收益与筹资风险之间进行权衡。
保守型筹资战略 公司不仅以长期资金来融通永久性资产 ( 永久性流动资产加固定资产 ) ,而且还以长期资金满足由于季节性或循环性波动而产生的部分或全部暂时性资产的资金需求。 高成本、低收益、低风险的筹资战略
积极型筹资战备 公司以长期负债和权益来融通永久性资产的一部分,而余下的永久性资产和波动性资产则用短期资金来融通。 低成本、高收益、高风险的筹资战略
短期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1.短期借款筹资的优点:
(1)筹资速度快;
(2)筹资成本低。
(3)借款弹性好。
2.短期借款筹资的缺点:
(1)财务风险较大。
(2)限制条款较多。
(3)筹资数额有限。
吸收投资的优缺点:
1.吸收投资的优点:
(1)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
(2)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3)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
2.吸收投资的缺点:
(1)资金成本较高;
(2)容易分散企业控制权。
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1.普通股筹资的优点:
(1)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
(2)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
(3)筹资风险小;
(4)能增加公司的信誉;
(5)筹资限制较少。
2.普通股筹资的缺点:
(1)资金成本较高;
(2)容易分散控制权;
(3)无法享受纳税利益;
(4)现金支付压力问题——如发放现金股利;
(5)股票股利问题——导致每股收益下降、每股市价下跌。
长期借款筹资的特点:
(1)筹资速度快。
(2)借款弹性较大。
(3)借款成本较低。
(4)长期借款的限制性条款比较多,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借款的作用。
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1.债券筹资的优点:
(1)资金成本较低;
(2)保证控制权;
(3)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2.债券筹资的缺点:
(1)筹资风险高;
(2)限制条件多;
(3)筹资额有限。
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缺点:
1.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点:
(1)筹资速度快;
(2)限制条款少;
(3)设备淘汰风险小;
(4)财务风险小;
(5)税收负担轻。
2.融资租赁筹资的缺点:
融资租赁筹资的最主要缺点就是资金成本较高。一般来说,其租金要比举借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所负担的利息高得多。在企业财务困难时,固定的租金也会构成一项较沉重的负担。
可转换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1.可转换债券筹资的优点:
(1)筹资成本较低;
(2)便于筹资资金;
(3)有利于稳定股票价格和减少对每股收益的稀释。
(4)减少筹资中的利益冲突。
2.可转换债券筹资的缺点:
(1)股票上扬风险;
(2)财务风险;
(3)丧失低息优势;
二、投资战略
证券投资的优缺点:
1.债券投资的优点:
(1)本金安全性高;
(2)收入稳定性强;
(3)市场流动性好。
2.债券投资的缺点:
(1)购买力风险较大;
(2)没有经营管理权;
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1.股票投资的优点:
(1)能够获得较高投资收益;
(2)能适当降低购买力风险;
(3)拥有一定的经营控制权。
2.股票投资的缺点:
(1)求偿权居后;
(2)股票价格不稳定;
(3)股利收入不稳定。
基金投资的优缺点:
1.基金投资的优点:
(1)投资基金具有专家理财优势;
(2)投资基金具有资金规模优缺。
2.基金投资的缺点:
(1)无法获得很高的投资收益;
(2)在大盘整体大幅度下跌的情况下,进行基金投资也可能会损失较多,投资人承担较大风险。
三、营运资金
分析的原理:当各指标的相关成本达到最小值时,即为最佳指标。
1.现金的相关成本为机会成本、转换成本、短缺成本
2.应收账款的相关成本为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
3.存货的相关成本为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四、收益分配
股利理论
股利理论 观 点 结 论
股利重要论 提高股利支付率,可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从而使公司股票价格上升;降低股利支付率或延付股利,则会增加投资者的风险,从而导致公司股票价格的下降。 “在手之鸟”理论的股利政策与企业的价值息息相关,支付股利越多,股价越高,公司的价值越大。
股利无关论 在完全资本市场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的价值或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 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不相关。一个公司的股利完全是由其投资决策所决定的获利能力影响的,而不取决于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
税收效用理论 资本利得税低于因收取股利而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而且可以通过继续持有股票来延缓资本利得的实现,从而推迟纳税时间,享受到递延纳税的好处。 投资者将偏好资本利得而反对派发现金股利。公司最好的股利政策就是不发股利。
追随者效理论 认为每个投资者所处的税收等级不同,由此会引致他们对待股利的态度不一样,据此,公司会相应调整其股利政策,使股利政策符合股东的愿望,达到均衡状态。 公司的任何股利政策都不可能满足所有股东对股利的要求;一旦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则没有公司能够通过改变股利政策来影响股票价格。
信号传递理论 股利高低是管理当局向外界传递其掌握的内部信息好坏的一种手段。 股利能够传递公司来盈利能力的信息,从而股利对股票的价格有一定的影响。
股利分配政策
股利政策 含义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政策是指企业较多地考虑将净利润用于增加投资者权益。当增加的资本额达到预定的目标资金结构时,才将剩余的利润用于向投资者分配。 能充分利用筹资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保持理想的资金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长期最大化。 将使股利发放额每年随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波动而波动,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也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适用于公司初创阶段。
固定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政策是指企业在较长时间内都将分期支付固定的股利额,股利不随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动,除非企业对未来收益预期有变。 ①有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有利于稳定公司股票价格,从而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②稳定的股利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特别是对那些对股利有较强依赖性的股东而言更是如此。 ①股利支付与公司盈利能力相脱离,造成投资的风险与投资的收益不对称。
②由于公司盈利较低时仍要支付较高的股利,容易引起公司资金短缺,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甚至侵蚀公司留存收益和公司资本。 适用于经营比较稳定或正处于成长期、信誉一般的公司,但很难被长期采用。
固定股利比例政策 固定股利比例政策是指企业每年按固定的股利支付比例从净利润中支付股利的政策。 ①使股利和企业盈余紧密结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则。
②由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年度间是经常变动的,因此每年的股利也应随着公司收益的变动而变动,保持股利与利润间的一定比例关系,体现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对等。 ①由于股利波动容易使外界产生公司经营不稳定的印象,公司财务压力较大,不利于股票价格的稳定与上涨。
②公司每年按固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支付股利,缺乏财务弹性。
③确定合理的固定股利支付率难度很大。 适用于稳定发展的公司和财务状况较稳定的公司。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公司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经常性股利额,一般情况下,公司每期都按此金额支付正常股利,只有企业盈利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依据是股利重要理论。 ①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由于平常股利发放水平较低,故在企业净利润很少或需要将相当多的净利润留存下来用于再投资时,企业仍旧可以维持既定的股利发放水平,避免股价下跌的风险;而企业一旦拥有充裕的现金,就可以通过发放额外股利的方式,将其转移到股东的手中,也有利于股价的提高。
②它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股利的稳定性,又有利于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目标资本结构,使灵活性与稳定性较好地相结合,因而为许多企业所采用。 ①股利派发仍然缺乏稳定性,额外股利随盈利的变化而变化,时有时无,给人漂浮不定的印象;
②如果公司较长时期一直发放额外股利,股东就会误认为这是正常股利,一旦取消,极易造成公司“财务状况”逆转的负面影响,股价下跌在所难免。 适用于高速增长的公司。
定量分析题目类型
一、筹资战略
分析的指标: 1.资金成本——筹资成本(反指标)
一般情况下,负债的资金成本是利率,发行股票的资金成本是权益资金成本。
2.收益指标:每股收益、会计利润(正指标)。
二、投资战略
分析指标:投资收益率(正指标)
注意:分析时,要结合风险与收益的对等关系。
A 方案 B 方案 C 方案
风险系数 5.5 5 10
收益(亿元) 8.5 8 2
三、收益分配
利用股利分配政策计算每股股利。结合优缺点加以分析。 [ 案例 10]
注意: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支付形式的特点。
1.现金股利形式
现金股利主要出于三个原因:投资者偏好、减少代理成本和传递公司的未来信息。
公司采用现金股利形式时,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公司要有足够的未指明用途的留存收益 ( 未分配利润 ) ;第二,公司要有足够的现金。
2.股票股利形式
发放股票股利的优点主要有:①企业发放股票股利可免付现金,保留下来的现金,可用于追加投资,扩大企业经营;同时减少筹资费用;②股票变现能力强,易流通,股东乐于接受;③可传递公司未来经营绩效的信号,增强经营者对公司未来的信心;④便于今后配股融通更多资金和刺激股价。
股票股利不会引起公司资产的流出或负债的增加,而只涉及股东权益内部结构的调整,即在减少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的同时,增加公司股本额,同时还可能引起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化,而股东权益总额并不改变。
发放股票股利会因普通股股数的增加而引起每股利润的下降,每股市价有可能因此而下跌,但发放股票股利后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并未改变,因此每位股东所持股票的市场价值总额仍能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