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在零售商品核算中推行单品进价核算

会计之友2001.10

在零售商品核算中推行单品进价核算

北京市亿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胡冬鸣

售价全额核算法自诞生之日起,至今已在我国零售业商品核算中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历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会计电算系统的广泛采用,如何提供一种更为准确和安全,且使会计信息更具真实性的商品核算办法.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课题。近几年,在不少大型零售企业开始使用的单品进价核算办法,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极具重要的推广价值。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一些粗浅的巴法。

一、售价金额核算已不适应零售业会计核算发展的需要

建国初期,我国零售企业曾经推行过一段时期的数量进价核算,但由于这种方法要求每笔商品交易都必须填写内容齐全的会计凭证,使得其核算工作量大、手续对写烦琐的缺陷日益暴自出来。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更加适合零售业务特点的核算方法,是当时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50年代,我国会计界从原苏联零售企业普遍使用的“拨货计价,实物负责制”引进井加以改造后,逐渐形成了在我国零售业后来广泛使用的“售价金顿核算,实物负责制”,简称售价金额核算法。这种建立在实物负责制基础之上的核算方法,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既是一种核算方法,同时又是一种管理方法。售价金额核算法使用至今,应该说,它是比较符合零售业经营品种繁多、交易次数频繁而数量零星的业务特点和需要的。但进入市场经济后,这种方法的弱点逐渐显露出来:①给企业操作商品销售成本提供了方便,所反映的成本和盈亏缺乏真实性;②不能准确地掌握柜组单品库存状态的准确信息;③进销管理容易失控,关系货和积压货明显上升,柜组作外循环问题比较严重等等。因此,废止售价金额核算法而寻求一种更加科学稳妥的商品核算方法已显得非常之必要。

二、单品进价核算的现实基础是会计电算化

只有在保证商品销售成本代表实际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商品销售成本的真实可靠,井如实地反映企业盈利水平。但由于差价率不同的商品其销售比重的不同,使得综合差价率和分类差价率法所计算商品销售成本与实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于仅靠盘存商品进销差价进行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因为同种库存商品进价的计算要受到不同进货单价购进或销售数量比重的影响,使得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都只是近似地计算库存商品结存数额,即同种商品不同进价的结存金额,并不能反映本期的实际。因此,无论是进价核算。还是售价核算只有在实现单品核算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商品销售成本的精确计算,真实反映已销商品进价成本。若采用此种办法,需要零售业按商品编码、品名和规格组织库存商品明细核算,同时要求销售凭证必须登载商品编码、数量、单价和金额等信息,柜组核算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任何零售企业都不可能抽调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应付这么庞大的工作量。也就是说,在手工操作系统下不可能完成此项工作,只有借助于会计电算系统才能实现单品核算。而近些年来商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为零售业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了丰厚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支持,为零售业推行单品核算奠定了安全可靠的技术基础。特别是北京西单商场、王府井百货和东安集团等大型零售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广泛采用,使得单品进价核算在全行业展开完全成为一种可阻。同时从近几年实践经验来还,实行单品核算,其进货和销售环节只需向计算机或入商品编码、数量和单价主要数据就可完成商品涨的详细登载,并实现单品销售成本的随时结转和毛利计算,其计算的精确性和及时性是以往任何会计方法都无法达到并超越的。

三、单品进价核算能轻有好防止人为操作,保证成本和盈亏的真实可靠

如何有效防止暗箱操作,保证企业成本和盈亏的真实性,是长期困扰会计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比较个人头疼的问题,至今尚未找到比较稳妥的办法。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后,须在每月末按综合或分类(柜组)差价率法进行已销商品实现进销差价的计算并确定本月商品销售成本。而由于差价率不同商品销售比重的不同,使得其计算的结果和实际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而这种偏差需要在年终决算前通过盘存商品进销差价法进行调整。这就在客观上为一些企业利用差价调整的机会操纵结存商品进价,进而操纵商品销售成本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为了突出政绩的需要,在年末进行结存商品差价调整时,把应该扑进成本的差价不进行会计处理,甚至人为地冲减商品销售成本,造成虚夸利润和库存商品进价的严重不实,并使企业所得税负担加重。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为了谋求经济上的更多好处,通过落实差价的办法增加商品销售成本来减少盈利,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失。而实行单品核算,由于按照商品编码和品名组织库存商品明细核算,整个会计流程都要借助于会计电算系统才能完成。

四、单品进价核算有助于企业实施库存商品的管理和控制

实行单品进价核算后,由于采用会计电算系统进行进销存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使得计算机能够及时提供销售、库存和盈利情况,商品账目一目了然,便于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和分析。同时,受到会计电算软件自身程序的限制和制约,促使企业必须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杜绝了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一些漏洞,会计信息透明度明显增强。在售价金额核算法下不通过月末盘点不能了解的库存商品适销状况,现在随时就可知道。企业以往比较突出的人情货和积压货问题,现在能够很快发现和解决企业资金和利润损失逐步在减少。

由于业务和会计核算存在着衔接上的时间差问题,因而库存赤字是以往零售商品核算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在采用单品进价核算后,由于是计算机辅助管理,在其系统内商品不验收入库则不能在柜台进行销售,因此从根本上消灭了库存赤字现象,使得商品管理更加规范和符合规律。同时,由于核算资料详细能够准确提供受托代销商品的销售状况,为企业及时和厂家结算货款提供了方便,企业工作效率得到改善和提高。

售价金额核算法下,库存商品明细核算按柜组进行组织。除售价全额外,并不反映柜组所经营商品的名称和数量,也就是说,每个柜组所经营商品的具体品种及其进存销状况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此,不少出售企业柜组进销业务不上涨的体外循环现象比较严重。这对于企业繁体利益既造成了一种伤害。同时还造成了企业资金和国家税款的流失,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小集团利益、贪污腐化和损公肥私现象的滋长和蔓延。而在单品进价核算条件下,柜组所有商品进销存业务都要在相对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反映,人为操作得到最大限度控制,有利于遏制柜组体外循环的现象的频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