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一、谨慎性原则的基本含义

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即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二、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求

1.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不得与其他会计原则相抵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违反了会计客观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也是企业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2.推行谨慎性原则要循序渐进。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涉及诸方面的利益,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会减少企业收益,其缴纳的相关税收也会减少,进而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谨慎性原则应用的监管,企业在应用谨慎性原则时应制定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并逐步推行实施。

3.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要进行必要的会计信息披露。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对会计核算中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判断时所持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中。所以,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应用的相关内容都应在财务报告中全面陈述,以便财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4.应用谨慎性原则,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和判断能力。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主观臆断性和不可验证性,很容易被滥用。因此,在具体应用谨慎性原则时,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较同的职业水平和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谨慎性原则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1.在资产方面的应用

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方面的应用很多,现举例如下:

(1)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货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采用个别计价法,计算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由于工作量繁重,适用范围很小,仅用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等。对于不适于个别计价法的存货,遵循会计谨慎生原则,在物价持续上涨时,应采用后进先出法;在物价持续下跌时,应采用先进先出法。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存在较大的无形损耗,因此根据谨慎性原则,采用加速折旧法比较科学合理。

(3)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其中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可操作性较强,有比较具体明确的操作原则,而其他减值准备的计提,则没有具体的操作方式和明确标准,在企业会计制度中相关的判断标准不够明确,作为决定资产减值准备数额决定因素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较为困难。

2.在企业收益方面的应用

企业收入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标准就明确体现了谨慎性原则。收入的确认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是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三是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四是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确认收入时,要充分考虑退货的可能性,遵循谨慎性原则,退货的会计处理可采取递延法或经验法,递延法,即等到退货期满,购买方的退货权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时,才正式确认收入的实现;经验法,即根据以往的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的可能性,通常在发出商品时将估计不会发生退货的部分确认收入,估计可能发生退货的部分不确认收入。

3.在财务分析方面的应用

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分析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偿债能力分析方面。偿债能力分析又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谨慎性原则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作用是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体现的。在计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时应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可以预计的或有负债。相比较而言,速动比率中速动资产只包括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强的部分,因此更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遵循谨慎性原则,除计算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外,还应重点分析有形净值债务率,有形净值债务率该扣除了不能作为偿债资源的无形资产,因此与产权比率指标相比,该指标是更为谨慎、保守的反映债权人利益受保护程度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