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山西票号激励制度发展我国股票期权
一、从山西票号“身股制”的激励制度,看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发展
(一)山西票号激励制度——“身股制”综述
山西票号是山西商人经营以汇兑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它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初,曾在中国金融界活跃了近一个世纪,票号“汇通天下”,创造了山西票号“海内最富”的中国近代金融史的奇迹。山西票号的辉煌业绩显然是与以“身股制”为核心的一整套激励制度密不可分的。通过对比现代西方激励制度,特别是在爆发安然、世通等经理层舞弊案的背后,使我们深深地感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固然重要,但探寻中国五千年丰富的文化遗产宝藏更加值得深思。
山西票号实行掌柜(经理)负责制,即财东(所有者、商业资本家)不直接从事票号的经营活动,而是出资白银若干,委托一个自己信赖的、精明能干的人出任掌柜。掌柜集资金运用权、人员调配权、业务经营权于一身,独立从事票号的经营活动,而财东平时不干预票号的经营,只是在三至五年的账期末,由掌柜向财东汇报经营成果并按比例分红,同时共同定夺一些重大决策。这种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形式,使掌柜在一个账期内充分发挥其管理才能,独立自由地调度物资、资金和人员,使票号经济效益和财东的收益同时达到最大,为实行“身股制”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所谓“身股”,即受雇于东家的掌柜、伙计虽然没有资本金,但是可以凭借自己的资历以及在票号中的功劳作为顶身股入股,而与财东的银股一起参与票号的分红。所谓“银股”,即资本股,是财东在订立合约时的股资。
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能顶身入股,正如前文所述,只有高级员工“凭借自己的资历以及在票号中的功劳”才能顶身入股并按股参与票号分红。普通伙计只有入行三个账期(约10年)以上,并且工作勤恳、没有过失,由掌柜向财东推荐,经各股东认可后方可顶身入股。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正式顶身入股的伙计是经过票号十多年考验的“可靠人员”;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辛勤工作、忠于票号的伙计而言也是一种褒奖,同时它也激励着其他伙计全心全意地为自己的票号工作。
那么对于那些没有资格入股的伙计则按年领取辛金(即“薪金”),实为年薪制,一年领一次或分两次领取,到年底还有赏金。学徒也按入票号的年限领取薪金,以后逐年视个人绩效增加薪金,领到一定年限或有突出业绩时就有资格享受初级的“顶身股”了。
(二)“身股制”激励制度对发展我国股票期权的意义
1.经营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为实行“身股制”打下了制度基础
在充分实行两权分离的基础上,经营者、所有者和企业员工的利益并不是完全分离或对立的,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巧妙地把他们整合起来,使其达到同步最优,“身股制”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它对于降低企业治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同行业的竞争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山西票号“身股制”的企业激励制度,开创了我国股票期权的先河
财东(所有者)允许掌柜及够资格的伙计(经理及高级员工)以自己的业绩和资历(人力资本)入股,给他们以顶身股分红,这样,就把员工的切身利益与票号的利润捆绑在一起。“身股制”巧妙地转化了工作的目的:把直接为票号间接为自己打工的观念和行动,转变为直接为自己打工,动力传递的过程缩短了,动力消耗降低了,员工“为自己”工作的这一内在动力和需求被十倍百倍地激发出来。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利益的正比,矛盾的反比关系:员工顶身股越多,他所得到的利益就越多,他为票号创造的利益也越大,而他与票号整体利益的矛盾冲突就越小。由于分红总额增大了,财东最终所分得的银子不是少了,而是大大增加了。作为“身股制”这一制度的始作俑者——财东,是近让小利,远收大益。
山西票号“身股制”的激励制度,可以说是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萌芽,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我国股票期权的雏形。我们只有用心研究前人成功的案例,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规律并把它应用到股票期权的实际操作中。
3.“辛金制”满足了每一个人对利益的要求
票号的基本工资形式的“辛金制”保证了刚入票号的普通伙计的生存、发展,使得那些没有享受“顶身股”的伙计也可按其工作年限和业绩受到激励,避免了在激励制度中只重掌柜和重要伙计的薪酬和奖赏,而忽视普通伙计的现象,从而为票号的稳定成长提供了最根本的制度基础。
目前我国在实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时,往往特别重视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制度的设计,而忽视对普通员工的激励。由于现行薪酬组合中缺少长期激励因素和对普通员工的激励制度,出现了我国特有的“59岁现象”,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容易诱发短期行为。山西票号“辛金制”的经验,注重发挥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共同参与企业的价值创造,这种着眼全局的做法实属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山西票号激励制度对发展我国股票期权的启示
(一)山西票号衰落的原因
旧时曾有人说: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票号鼎盛时期,曾在日本、莫斯科、印度、朝鲜等多个国家设立多家海外金融机构。山西票号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极大地繁荣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当时正值清朝末年,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西方股份制银行逐渐进入中国境内展开业务,清政府跟进、效仿,开办官方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大大挤压了山西票号的生存空间,随着业务的发展,称霸中国传统金融业一百多年的山西票号逐渐衰落。究其原因,有外部市场的变化,但其制度本身固有的存在方式和思维方式应该是主要因素——中国的公司制度演化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滑回到传统组织逻辑的轨道。
从思维认知的角度看,繁荣了一个多世纪的山西票号,在新的形势面前,也逐渐认识到票号与银行竞争中的制度劣势,但在“合组西式银行”的问题上,作为各大票号的财东们,受当时历史条件和思维方式的限制,无法理解与传统组织理念相冲突的公司制度。从现今的视角看当时财东们的顾虑,似乎很迂腐,但这实际上恰恰是基于中国传统组织逻辑的深思熟虑。在当时,一方面,票号难以抵挡西方银行资本合作的制度优势;另一方面,他们也无法认识到各票号资本合作的可能性,更无法从中国传统商业组织的逻辑去考虑公司如何运作的种种复杂性。
山西票号衰落的原因暗示我们:也许只有先回到前人的组织理念上思考,才有可能在制度的进步方面体现真正的创新。
(二)中国的股票期权之路
1.目前的基本做法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所有者向公司内以首席执行官为首的高级管理人员提供的,按某一固定价格购买本公司普通股股票的选择权的一种激励的报酬制度。由于股票期权通常是授予公司的经理层,因此,经济学界也将其称为经理人股票期权。股票期权作为企业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从此它便登上公司治理的舞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并被称为“自公司制之后资本主义的第二次制度革命”。
我国对股票期权的一些制度规定:
1998年12月,中国证监会下发了“停止发行公司职工股”的通知,开始规范股份公司职工持股制度;
2005年12月31日,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我国正有选择地在一些上市公司对管理层正式启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股份支付交易费用化的确认计量原则,将我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转入国际化会计规范轨道上来。
2.启示
(1)股票期权不是免费的午餐
目前我国能享受到期权的人分为以下几种:外企雇员、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雇员、实行类似期权的薪酬制度的国企或民营企业雇员。这种期权激励的范围应当有所调整,借鉴山西票号“辛金制”,普通员工更适合由制度来进行激励和约束,因为他们的贡献基本上是平均的。但高层管理人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期权这样特别的合约来留住人才。如果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都采用一样的方式激励,那么这种激励制度就成为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大锅饭”。
事实上,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职工持股制度不够规范,本质上与公司普通股并无区别,由于认购成本的低廉和上市时间的推迟,导致了设置内部职工股的激励目的不能很好实现。他们往往通过出售手中低成本的可流通性股票来获利和套现,这决定了他们很少从长期投资者的地位出发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很少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来看待自己持股的意义。
(2)建立完善的约束与监督机制是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前提
研究山西票号的管理体制,发现票号伙计全部为亲朋引进,形成“熟人集体”。一旦伙计作弊,不仅被开除,而且追踪到老家、失信于亲朋,并且其他票号也一概不予录用。这种靠美德和自律的“熟人集体”在一定条件下会起到强大的约束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两权分离的经营模式下,监督与激励机制同等重要。当一些高级管理人员的收益达到最大化后,他们的创业精神衰退,自满保守,这也是山西票号后期难以应付国内外新兴金融机构的竞争,日趋衰落的原因之一。
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权利的滥用,而完善监督与约束机制是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前提,这也是研究中外期权制度发展带给我们最大的警示。由此可见,当激励机制没有制度约束时,它将成为鼓励人们为贪欲铤而走险的驱动力。
(3)股票期权制度应该以业绩为中心,突出激励功能
山西票号激励制度视业绩大小,晋升身股数厘。正如前文所述,一般经过三次账期(约10年)以上,且顶身股逢账期保持动态增长。通常级别越高,顶身股越多,并且顶身股上调的幅度也不一样,它取决于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工作业绩。这种措施的实施避免了票号职工股制度福利化、实物化的弊端,形成了一种经营层之间相互竞争和彼此监督的机制,有效地防止了高级经理的短期行为。
目前我国规定企业授予股票期权总额不得超过股本的10%,这种规定过于简单和笼统。相比“顶身股”每逢账期从一厘增加至十厘(一股)的做法,不妨考虑在若干年内将股份分期出售给职业经理人,并根据其业绩适当调整,突出激励功能。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制度,应根据不同的业绩表现,规定股票期权的激励力度。
借鉴山西票号激励制度发展我国股票期权(3)
(4)股票期权激励——创业期高科技公司的偏好
期权制度并不适合传统企业,这也是期权被滥用的重要原因。传统产业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性和资金性因素对成长前景更加重要,收益预期也比较稳定,期权制度的激励意义不大,而且很容易享受期权制度带来的税率优惠,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隐藏起来。所以,期权制度最适用于创业期的高科技公司。
笔者研究山西票号激励制度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复古,而是让五千年古老的文化转化成今天的行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这场企业创始人和经理人之间的博弈还将长期持续,并将创造新的传奇。
【参考文献】
[1] 孟皓.浅议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会计核算[J].国际商务财会,2009(1).
[2] 王振中.票号激励制度对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启示[J].中国总会计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