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广西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当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现状

根据笔者了解,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归纳起来,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Baruch Lev通过对20世纪70~90年代美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信息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表明通过盈利质量可以较好地表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Catherina A.Finger以现金流量为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对美国1935~1987年间50家上市公司进行时间序列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盈利能力与公司的发展能力显著相关。Hawkins(1998)认为,盈余质量高的公司有以下特征:持续稳健的会计政策,该政策对公司财务状况和净收益的确认是谨慎的;收益是由经常性发生的与公司基本业务相关的交易所带来的;会计上反映的销售能迅速的转化为现金;净收益的水平和成长不依赖于税法的变动;企业债务水平是适当的,并且企业没有使用它的资本结构来进行盈余操纵;稳定的、可预测的能够反映未来收益水平的趋势等。Dechow和Schrand(2004)认为,高质量的盈余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反映现在运营状况;第二是未来运营状况的良好预测指标;第三是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因此,当盈余是高质量时,它会更加地持续且稳定;与未来现金流的实现更为相关。

(二)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储一昀等(2000)采用权责发生制下的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否存在差异作为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标准,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盈利的获得与现金的流入不同步,而且存在一定的盈利操纵行为。周建波(2004)设计了经营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变化、应收账款、存货、毛利、销售及管理费用、坏账准备和非经常性损益8个指标作为衡量盈利质量的指标,并运用这8个盈利质量指标和盈利质量综合指标与股票回报率进行回归分析,结论是:“盈利质量低的上市公司,股票回报率也较低;盈利质量较低的上市公司,在未来年度的盈利表现也较差”。陈兴述、陈煦江(2007)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基本财务信息所能揭示的盈利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综合杠杆、营业毛利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周转率对公司盈利质量有显著解释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受风险水平、盈利能力、现金能力和营运能力的影响,可通过盈利质量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梁莱歆、董斐(2008),从现金流量入手,以生物制药行业3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套现金流量纵向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上市公司持续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以此了解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及其未来发展潜力。此外,一些学者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

(三)国内外学者对盈利质量分析的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分析需考虑的因素:一是分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重要会计估计;二是分析公司的治理结构;三是分析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四是分析公司的审计报告;五是留意公司管理层以及大股东的行动。

盈利质量定量分析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是财务报表分析法;二是模型分析法;三是经验分析法。三类方法各自有其优势与不足,但就实用性来说财务报表分析法最具优势。

综合上述研究情况,笔者认为:盈利质量是上市公司真实的经营成果、经济效益和发展能力的内在揭示,它是对企业盈利的盈利性、获现性与成长性的一种综合评价结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表现。

二、盈利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的方法选择

(一)主成分分析(Principlal Components Analysis)

主成分分析也称为主分量分析,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指标合成(Rao,1965),较好地解决了指标信息重叠的问题。因此,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上市公司数量较多的财务指标合成新的综合指标,这样不但保留了原始财务指标变量的主要信息,而且其代表的特殊意义也有助于解释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原因。

(二)研究的设计思路

盈利质量可以用应计制和现金制下有关盈利指标的差异程度来评价。因此,盈利质量的评价与现金有关,盈利质量评价指标的构成应体现现金流的特征。盈利质量的高低主要看盈利是否伴随有现金的流入。如果有企业获现能力是稳定增加的,则盈利是有现金保证的,盈利质量较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否则盈利质量较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应较弱。

1.广西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指标的选择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上市公司反应盈利能力的销售净利率(x1)、净资产收益率(x2)、总资产收益率(x3)、每股收益(x4)、反应获现能力的净资产获现率(x5)、总资产获现率(x6)、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x7)、反应可持续能力的营业利润贡献率(x8)、反应成长能力的营业利润增长率(x9)9个指标,构建反应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时,根据选取反映同时期上市公司获现能力的净利润收现率(c1)、净资产获现率(c2)、总资产获现率(c3)、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4)4个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现金获取波动情况。同时,本文认为,年度的截面数据并不能完整反映上市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盈利质量及其现金流量情况,也不利于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因此,要较真实地反映盈利质量和现金流量保障的持续性,就需要从指标的综合变动情况及其现金波动性来衡量。通过研究盈利质量指标的综合变动情况,可以了解到上市公司目前盈利质量的高低,而现金流指标的波动性则可以反映上市公司获得现金流量的潜力,即可以揭示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采用了指标的五年平均变动来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以现金获取波动性(即五年获现能力指标的标准差变动)反应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现金流量的保障作用。
2.对样本公司的指标数据处理

对广西在沪深上市的25家公司当中,剔除被ST的3家公司的数据,即ST南方(000716)、SST集琦(000750)、ST北生药业(600556)和数据不完整的北海国发(600538);分别计算22家样本公司2004年~2008年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x1~x9的平均值,以及反映企业获现能力波动情况的c1~c4指标的标准偏差(STDEV)。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要求,先将上述两组财务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不同财务指标因量纲和数量级的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作为分析的基础数据资料。财务指标变量标准化的公式(0-1标准化)为:

其中,snj为样本公司连续n年(n=2004年~2008年)的j指标的标准偏差(stdev),cnj为样本公司连续n年(n=2004年~2008年)j指标的平均值。

3.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

根据目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笔者选取运用比较成熟的主成分分析法,对2004年~2008年广西在沪深上市的21家上市公司进行盈利质量的总体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能力的综合评价函数(F)和上市公司的获现能力波动的综合评价函数(R)。然后,综合两方面的评价资料,结合广西上市公司5年间的主要运行情况,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综合评价函数的公式为:


三、主成分分析的数据处理结果及说明

(一)相关系数检验

使用Spss-12对上述两组数据作KMO和 Bartlett's Test检验主成分分析的样本数是否充足。结果详见表1。

从表1的检验数据可知,本文对选取的2004年~2008年21家广西上市公司的两组财务指标数据,分别作主成分分析的样本量是充足的。因为上述KMO检验值均大于0.5,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样本充足,适合用主成分分析法作综合评价。

(二)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结果

利用Spss-12对上述两组数据的标准化作主成分分析,并作方差最大化旋转,以便对降维后得到的主成分作较为准确的解释。主要结果如表2所示。

1.解释的总方差

(1)盈利质量评价综合指标(F)。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22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综合指标体系的9个指标(F)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后,得到新的4个综合指标。从各个变量的因子共同度来看,这4个新的综合指标的特征值(变量共同度)都在0.9以上,原来的九个指标变量都能很好地被4个新的综合指标解释,且累计解释的总方差超过了要求的85%。

(2)获现能力波动性综合评价指标(R)。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22家上市公司获现能力波动性综合指标体系的4个指标(R)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后,得到新的两个综合指标。从各个变量的因子共同度来看,这两个新的综合指标的特征值(变量共同度)都在1.0以上,原来的4个指标变量都能很好地被两个新的综合指标解释,且累计解释的总方差超过了要求的85%。

2.主成分的因子旋转矩阵与得分函数

通过对9个反映盈利质量的指标数列的F作最大方差旋转,得到主成分因子旋转矩阵(表3),较好地反映了新生成的4个综合指标的经济含义:x1、x2、x3、x4对主成分F1有较大的贡献,说明F1集中反映了销售净利率、净资产回收率、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代表的是企业收益质量;x5、x6对主成分F2有较大贡献,说明F2集中反映企业的净资产获现率、总资产获现率,代表的是企业的获现水平;x8对主成分F3的贡献比较大,说明F3集中反映了企业的营业利润贡献率,代表的企业持续发展能力;x9对主成分F4的贡献较大,说明F4集中反映了企业的营业利润增长率,代表的是企业的成长能力。

由于获现能力波动性指标的旋转矩阵综合反映的仅仅是波动程度的起伏变动情况,新生成的综合指标不具备典型的财务指标解释含义,因此,在此不进行说明。

同时,为了考察每个企业,本文根据两组综合指标数据进行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采用回归方法将公因子表示成财务指标的线性组合,最后得到盈利质量和获现能力波动性指标的因子得分函数。

(1)盈利质量因子得分函数

F1=0.236*x1 0.295*x2 0.308*x3 0.255*x4-0.067*x5

-0.026*x6 0.035*x7 0.104*x8-0.007*x9 (6)

F2=-0.015*X1-0.018*X2-0.030*X3-0.097*X4 0.492*X5

0.476*X6 0.172*X7 0.084*X8-0.040*X9 (7)

F3=-0.020*X1 0.151*X2 0.178*X3-0.129*X4-0.013*X5

0.041*X6-0.451*X7 0.734*X8 0.104*X9 (8)

F4=-0.004*X1-0.116*X2-0.007*X3 0.114*X4 0.032*X5

0.038*X6 0.347*X7 0.237*X8 0.887*X9 (9)

(2)获现能力波动因子得分函数

R1=-0.178*C1 0.584*C2 0.491*C3 0.019*C4(10)

R2=0.651*C1-0.184*C2 0.033*C3 0.510*C4(11)

3.综合得分的评价方法

以每一个主成分对应的贡献率为权数,对3个主成分进行加权平均,然后对综合得分进行评价。构建2004年~2008年广西22家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和获现能力波动性的综合评价函数如下:

F=0.37518*F1 0.24144*F2 0.15144*F3 0.10531*F4

(12)

R=0.55459*R1 0.29865*R2 (13)

四、实证研究成果的基本分析

根据上述2004年~2008年的实证分析数据结论,可以归纳出以下结论。
(一)上市公司行业间的盈利质量差异较大

从表4的数据排名,以及综合2004年~2008年的数据来看,以化工、旅游、交通等行业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总体上盈利质量均较高,资金的获现能力比较稳定。如河池化工、柳化股份、桂林旅游、五洲交通等的盈利质量都保持稳定的获现能力。而以高科技、生物制药、投资为代表的行业如北海港、莱茵生物、阳光股份等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情况则较差,且盈利质量缺乏稳定的获现能力作保证,行业差距凸现出来,相应的这一类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弱。

(二)同一行业间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差异较大

1.化工行业。从表4的排名情况来看,河池化工、柳化股份的盈利质量综合得分位居第3名和第4名,而且相应的获现能力保障作用较强,排名分别在第5名和第3名。但索芙特、南宁化工、两面针等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综合得分排名却分别第10名、第13名、第16名,相应的获现能力的保障作用相应较弱,排名分别在第12名、第7名和倒数第1。可见,广西化工这个行业的盈利质量差别明显。

2.交通运输业。从表4的排名情况来看,北海港盈利质量综合得分排名第1名,五洲交通排名第9名,企业获现能力波动性评价综合得分排名分别是第14名和第9名,差异比较明显。

3.电力生产。从表4的排名情况来看,桂东电力盈利质量综合得分排名第12名,桂冠电力盈利质量综合得分排名17名,企业获现能力波动性评价综合得分排名分别是第10名和第2名,差距较明显。

(三)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与获现能力稳定性不匹配

从表4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2004年~2008年广西21家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是桂柳工和柳钢股份,而其相应的企业获现能力却极不稳定,波动性评价综合得分分别为倒数第4名和倒数第5名;2004年~2008年广西21家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最低的是北海港、贵糖股份、南宁糖业、莱茵生物等,而其相应的企业获现能力相对较稳定,波动性评价综合得分均处于中游位置。

【参考文献】

[1] 储一昀,王安武.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J].会计研究,2000(9).

[2] 蒋义宏,牟海霞.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J].上市公司,2001(3).

[3] 李秉成,田笑丰,曹芳.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3(10).

[4] 倪敏,张华.关于上市公司盈利质量问题的探讨[J].江苏商论,2003(10).

[5] 程小可.公司盈利质量评价与实证分析[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