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所谓会计模拟实习,是指由学生根据给定的企业一个月份(或一段时间)的经济活动资料来进行归集、分类、汇总,报告企业该时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过程,具体包括开设账簿、制单、登账、编制报表等内容。会计模拟实习是财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模拟实习的内容,可以分为基础会计模拟实习、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模拟实习、工业会计模拟实习等几类; 根据模拟实习的时间,可以分为即时实习(课程结束后立即安排相关内容实习)与终结实习(学生即将毕业时安排的会计模拟实习);根据模拟实习的形式,可以分为集中模拟实习(停课实习)和分散模拟实习(模拟实习安排在课表上的课堂内)。
不管何种内容的模拟实习,在具体的实习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将学生按自然小组划分,确定每组的主要负责人及各组成员的职责,然后由学生根据给定的实习资料和有关的原始凭证独立完成作业,指导老师平常下班级辅导并定期与学生核对。这种传统的模拟实习方法自有它的长处,有利于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知识,并使会计的知识结构体系化,条理化,使学生能胜任出纳与主管、总账和明细账岗位的工作,成为一个会计工作的多面手。但是其弊端也客观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会计工作分工的认识。
虽然在模拟实习过程中给每个组员规定了明确职责,但是在具体实习过程中,学生从凭证到报表一个人独立完成,不能体现不相容职务原则,学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印象就不够深刻,对会计人员之间存在的制约和监督认识不能深入。有些学生在工作以后走上经济犯罪的道路,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其自身的职业道德观和法制观念淡薄所致,另一方面也与学生对会计工作存在合理分工认识不够有关(如一人身兼数职,既负责会计主管工作,又兼任出纳会计工作)。
第二,不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争取工作上的主动性。
由于传统的会计模拟实习是学生一本账做到底,学生不熟悉各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及权责划分,使学生只能在别人的管理下完成他们的分内工作,而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会计人员更高的素质要求(因为他们不清楚对财务科人员的合理分工,不会设置财务科的组织机构)。新的经济形势要求具备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这会影响到本来就面临就业困难的财经类中专生的就业问题。
第三,不利于保证模拟实习的质量。
由于传统的模拟实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一份同样的作业,又由于学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分工,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后进生抄袭成绩好、完成速度快的同学的作业,甚至一些同学偷窃其他同学已经完成的模拟实习资料的现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模拟实习指导老师是从所任课程中抽出的专业老师,这些专业老师虽然对专业理论知识很精通,但是由于他们不是经常性地抓模拟实习工作,而模拟实习又是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于模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细小问题及前后联系的业务,毕竟会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模拟实习过程中,如果修改已完成的资料太频繁,会导致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无所适从。同时,每名专业老师对会计资料的认识有差异或者由于计算上的误差而使最后的经营成果相差甚大,这会使会计模拟实习缺少统一性和规范性,给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带来一定的难度。
第四,不利于学生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查。传统的会计模拟实习为学生提供了自制的和外来的原始凭证,有些原始凭证一式多联,有些则是一联单,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看到只要与某一项经济业务有联系,也不对每联原始凭证的用途、格式加以审核,就全部附在记账凭证的后面。有的原始凭证只有一联单,学生不熟悉其余各联的格式,这对加强原始凭证的审查力度也是不利的。
第五,会计模拟实习缺乏趣味性。由于传统的模拟实习从建账、制单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到编制会计报表都是由一个人来完成,导致部分中等生及一些后进生在实习开始时兴趣盎然,随着实习进程的发展感到日趋疲倦,这不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会计知识,不利于按时完成模拟实习任务。
第六,模拟实习资料与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的资料存在一定的距离。
模拟实习的资料基本上都是成文资料和一些原始凭证,而企业做账主要是根据一张张外来原始凭证和内部过来的自制原始凭证,没有文字说明;月末的结账工作是根据结账顺序和成本核算程序进行的,模拟实习资料规定了月末结账的次序和成本核算程序,虽然方便了学生和老师完成模拟实习工作,但是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好像月末结账应该有提示的,不利于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月末结账是顺序排列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对会计模拟实习可以作如下改善:
根据不相容职务原则对学生做合理分工可以将学生按4-5人分为一个小组,按主管、记账1、复核、出纳、制单进行分工,明确其职责,然后将1-31日的经济业务分为四部分:上旬、中旬、下旬、月终,每部分业务采取一种分工,轮流来记账、制单,实习结束时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独立完成会计报表的编制。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各会计岗位之间的制约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凭证—记账—结账—报表各环节的业务锻炼,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同时由于一份作业需要小组的每个成员共同完成,这就增强了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的分工可能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组织纪律,二是学生工作量的划分不很均衡。班主任、学生科要切实担负起组织纪律的管理工作;可以将月终的业务分成两部分:成本结账工作和其他结账工作,月终由于出纳工作量较轻,可与制单人员、复核人员共同完成成本的计算结账工作。
建立和健全模拟实习专职辅导员制度专职辅导员对会计模拟实习资料了解很系统,对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心中有底,辅导和规范学生的实习更适合些。建立专职辅导员制度,有利于规范会计模拟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改革模拟实习中存在的缺陷,减轻指导老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实习资料、自己动手计算、汇总及结账的工作压力,可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和督促学生,和专职辅导员一起完成模拟实习工作,提高模拟实习的质量。
建立学校模拟银行模拟实习资料中的结算凭证如支票、银行汇票、信汇回单等都是现成的,可建立学校模拟银行,采用仿真模拟技术,用练功券代替库存现金。学生自己签发的支票、汇票等到模拟银行进行结算,让学生在与模拟银行的交往中熟悉结算凭证的格式、联次、流转程序,培养学生对结算凭证合法性的审核能力。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要跑模拟银行,改变了以往静坐的方式,增加了会计模拟实习的趣味性。
修改原来的实习资料可改变原来根据文字说明来编制记账凭证的做法,对外来原始凭证直接做账,省略文字说明,自制原始凭证先用文字说明业务的内容,然后由学生设计和填制原始凭证,或者给出空白原始凭证,让学生自己填制原始凭证再据以做账。同时省略月末结账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去独立思考完成月末结账工作,月末结账中涉及到的原始凭证可以给出空白的凭证,使模拟实习的难度适中。修改模拟实习资料是项工作量颇大的综合性工作,可以先从简单的基础会计实习做起,由专职辅导员完成,交会计专业组审核、修正,然后试用、修改并不断完善,再逐渐扩大到其他模拟实习资料内容的修改。
加强模拟实习考核的力度只有重视会计模拟实习这一财会教学环节,才能真正提高会计模拟实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一方面要对指导老师严格要求,认真写好实习指导意见,写好每一部分、每一内容的指导方法以及辅导的每一阶段的小结和体会,认真安排并记录好每小组成员在实习不同阶段的职责分工,便于检查学生各阶段的实习情况。另一方面,要提高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认识,规定模拟实习不及格的学生不能参加毕业实习,不得毕业,迫使学生认真对待模拟实习,学到真知识,增强其适应工作的能力。
综合模拟实习一般情况下应安排在毕业实习前夕虽然在毕业实习前夕由于时间相隔较远,学生对所学知识可能淡忘了许多,但是如果综合模拟实习安排在二年级进行,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对有关知识同样会忘记,毕竟在校的学习环境、氛围比企业要优越些,这样有利于模拟实习与社会实践在时间和内容上的衔接。
会计模拟实习的成败关系到毕业生的质量,进一步完善会计模拟实践教学,深化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