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质量

财政决算是一项政策性、时间性、技术性都很强,涉及到国家各级政府和成千上万个预算单位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财政决算编制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同时由于财政决算的编制又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同时随着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以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总决算的信息管理水平亟待提升,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基本属于空白。
1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决算的内涵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单位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也是单位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通过决算的编制,可以系统地整理反映出预算执行的最终实际数字,这些数字是单位统计资料的来源,是重要的单位经济活动信息,为研究和修订单位财务政策提供基本依据。通过对决算数字的科学汇总、全面分析,可以总结一年来单位预算的设计、预算的执行、预算的平衡以及预算资金使用效果和财政预算管理监督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为提高下一年度预算管理水平创造条件,为制定以后年度的预算收支指标,进行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同时财政决算是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通过编制财政决算,可以看出年度预算及各项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探索出一些有关预算管理活动的规律,从而使下一年预算建立在更加可靠的基础上,使预算管理制度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2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决算信息化的不足
近年来,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社会发展的一大潮流,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信息产业优势及由信息化带来的管理效率优势。世界各国顺应这一潮流,在大力发展本国信息产业的同时,各国政府都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积极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加强管理。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大量不足。
2.1决算信息管理工具缺乏
我国现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决算的编报工作没有配套的决算信息系统,其填报、审核和汇总都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一套决算就是一个独立的EXCEL工作表文件,内部包含三十多个工作簿,每个工作簿中有一张固定格式的报表,包含大量的决算数据项目,从宏观到微观全面体现财政收支结果和相关情况,每一项目都有特定的内涵和口径要求,现在一本总决算数据部分打印出来总共约110页;表内和表间审核公式也是与数据表同样结构的EXCEL工作表文件,每年随着数据表结构和表内项目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管理工作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计算不精确,耗时耗力。
2.2 决算信息管理系统落后
我国现在还是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采用了信息化的财政决算系统,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文件又特别繁多,必然存在数据稳定性和安全性不高的问题;各地总决算文件彼此孤立,很多单位财政情况分析更多靠翻阅存档决算资料,手工计算指标,工作效率低,从而弱化全面分析工作;由于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工具,大量有价值的决算数据在当年决算编报工作完成后,就成了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的档案和“信息孤岛”。同时由于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工具,其所蕴涵的价值很少被挖掘,折射的问题也很难昭示,或只为少数部门利用,严重影响决算数据的使用效率。
面临上述的问题,将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法引入财政决算工作,将改善现有决算数据处理技术单一、低速,人工劳动繁重、效率低的状况,以期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运用信息管理工具和优化决算报表体系,可从根本上提高决算工作的现代化程度和工作深度,加强数据提取分析功能,健全数据平衡公式和指标逻辑公式,有效提高决算的应用和分析效率,提高决算工作的智能化程度,为单位决策提供更有效信息。
2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决算信息化系统的措施
2.1 收集信息化系统的信息源和信息结构
数据信息来源各级财政决算是各级财政总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它由各级财政部门编制。总决算中的各项数据来源,是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有关单位收支数据和各主管部门上报给同级财政的汇总单位决算数据。各级财政部门按照总决算报表数字填列的基本要求,将以上各项数据进行认真审核、汇总,然后编成本级总决算。信息化系统的信息源和信息结构主要数据信息类别、表格结构与文字说明。其中数据信息类别需要填列三类数字,即预算数字、决算数字和基本数字。预算数字要填列当年一般预算、基金预算的预算数和调整预算数两个指标;决算数字要填列当年一般预算、基金预算的决算数,分为收入决算数和支出决算数两类;基本数字是根据有关业务统计资料及其所属各地方、各部门决算的基本数字表汇总编制的,包括行政事业机构、人员、开支标准和事业计划完成情况及效果等。财政决算表格是按其反映内容进行分类的,主要包括正表、基本数字表和附表三大类。(1)正表部分即财政收支情况表和资产负债表。(2)基本数字表包括分级次各部门基本数字表。(3)附表是上述决算各表和决算说明书的必要补充资料。各级部门在编制本级决算的同时,要编写总决算报告即说明书。总决算报告是对本级预算全年执行情况和预算管理工作的书面文字总结,为财政部门研究工作、分析问题、制定政策提供了一份重要资料。
2.2 对财政决算信息化系统进行需求分析
一般来说,财政决算信息化系统分为面向管理业务的系统(MOOS)和面向管理决策的系统(MDOS)。而本文研究的财政决算信息管理系统要兼备两种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因为实践中对决算信息的需求来自方方面面,既要满足各级次财政部门填报、审核、汇总决算数据信息的需要,又要满足各级单位、各级财政等部门决策层对决算数据的判断与分析,进而成为政策制定和经济决策的信息依据。决算数据来源渠道繁多,表格结构设计复杂,体现了庞大完整的科目体系,同时编报汇审的时限性要求非常强,每年决算的布置、培训、编报、审核、汇总、分析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在规定时间高质量地完成,并保证任意时间高效快速地调用数据,永久保存,为决策层服务等。因此,对决算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功能性、实用性、易使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都提出很高要求。
2.3确定财政决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目标
(1) 建立完善的财政总决算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的财政总决算信息管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系统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模块(图1)。从而使决算不仅能反映单位财政性资金在各年度区间的收支活动,同时能涵盖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建立系统科学、全面完整、功能强大、权威务实的决算编制体系,建立体现单位经济全貌的综合财政总决算。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的财政总决算体系结构,科学设计表格内容,充实全面而非繁冗拖沓;全面反映单位性资源,体现改革方向和成果,真正加大财政总决算工作深度和力度,提高作为单位决策依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2)建立完善的财政决算数据指标评价体系。完善的财政决算数据指标评价体系包括一系列分类指标体系,如公共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财政收入执行分析指标体系、单位财力计算指标体系、单位债务风险指标体系、其他财政决算关联指标体系、单位重大财经政策变化情况年表信息库等等。分析方法可采用结构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比率分析法等。将该体系融入财政总决算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强大的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的功能。这套指标考核评价体系要遵循政策导向性原则、数据完整性原则、计算可行性原则和指标可比性等原则。通过建立完整的财政综合数据指标考核评价体系和审核公式,切实提高决算汇审分析的工作效率,使决算工作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提高作为单位决策依据的实用性和权威性。
2.4 合理设计财政决算信息化系统的功能
财政决算信息管理系统的每个子系统都有其相应的各种功能和特点,本系统包括八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的如图1所示。本文设计的八个子系统,显示出决算信息管理工作的层层深入和递进,他们之间紧密关联,形成有机整体。各个子系统整体连贯的应用,将使历年各级次的总决算信息汇集成一个大型的统一平台下的数据库,结合单位和各级部门政策、可比口径等因素进行灵活的运算、提取、检索、筛选、分析和比较,理念先进、功能完整,其运用必定会全面提高决算汇编及分析的层次和水平。

图1 财政决算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结构
总之,本财政决算信息化管理系统遵循了科学、全面和高效务实的原则,注重体现国家政策导向和公共财政的发展趋势,突出决算的政策性、功能性和权威性。从而使决算不仅能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性资金在各年度区间内的收支活动,建立体现单位经济全貌的综合财政总决算。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办公厅.财政改革探索与实践(上、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 金人庆.积极运用财政手段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J].财政与税务,2004,9:4.
[3] 樊丽明,李齐云.中国地方财政运行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5] 安体富,王海勇.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财政与税务,2005,5:26.
[6] 王占一,刘清军.对东北地区增值税改革后抵扣方式的思考[J].吉林财政研究,200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