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出发,简要介绍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问题,重点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字: 中小企业 会计信息化 对策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技术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在网络环境下也发生了变化,在实现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即向会计信息化方向)发展。在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要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ERP),也就要求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
2003年2月19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中规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该规定适用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念
会计信息化源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一词是1981年8月,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来的,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1】
会计信息化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以实现“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会计目标。它采用 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式产生了本质的影响,并强调与企业整体信息系统的融合。
然而,会计信息化则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以实现“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会计目标。它采用 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式产生了本质的影响,并强调与企业整体信息系统的融合。【2】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一大批企业告别了手工帐,基本实现了会计业务核算和管理的计算机化处理,并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还只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未能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即整个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不能与企业外部的其他系统充分共享和交换信息,不适应信息化的发展。【3】
中小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意识及信息化意识不够强;人员素质特别是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企业的外部环境不够完善;企业本身的制度不完善等等。
三、针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加强管理当局的责任,拓宽人员特别是管理层的意识。加快推进信息化,投放资金用于信息化,提升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构建完整的信息系统
一个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程度高低与管理当局的素质和理念是密不可分的。应针对管理当局进行动员和培训,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大力支持会计信息化建设。应使管理当局认识到一方面,应站在信息使用高度,实现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一体化。在建设思路上意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能脱离企业的整体目标而独立地实现。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使二者融合在一起体现企业内部信息的高度共享,也就是实现企业信息互动。这种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互动的表现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不仅包括会计部门内部之间的互动还包括会计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互动,企业内部组织和员工间的互动,沿企业供应链方向的互动,企业与其他外部单位及个人的互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互动等。
另一方面,管理当局也应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分步骤、分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和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结合实际,量力而行。有条件的,可以直接上ERP等管理信息系统,如有困难,也可以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分步实施。企业信息化并不是高不可攀、神秘高深的事情,关键是因企制宜,对症下药。另外,会计信息化所依赖的信息技术本身日新月异,它对会计的影响、与会计的融合也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会计信息化必然是一个长期动态发展过程。会计信息化的渐进性、动态性要求企业根据每一个发展时期的不同特征制订相应的建设规划。制订战略方针及实施步骤与方式,增加会计信息化系统设备的投入,做好预算,分期分阶段实施,投入资金按计划到位,资金分步投入,落实到各环节,专款专用,既不能让信息化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地不能急于求成超前发展。【4】
(二)拓宽思路,提升人员素质,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完善合格的会计信息化队伍,从在岗人员和后备人员等方面阐述
1、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在岗人员的培训分两个部分:(1)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信息化培训。一方面选拔会计业务骨干人员到大中专院校进修计算机专业,使他们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并运用到具体实际工作中去,成为既有较强的会计业务能力,也能处理会计信息系统中出现的简单的故障和问题,具备一定的软、硬件维护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对一般财务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在日常的会计处理中,不仅能手工操作,也能熟练进行电算化操作。通过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企业日常的操作、故障排除、简单问题处理基本上能在本企业解决。(2)对电脑软件开发人员进行会计知识培训。目前财务软件开发不到位,功能不齐全与软件开发人员的会计知识贫乏是分不开的,因此需要对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包括会计、税法、财务管理、审计等全方位的培训,以应对企业在会计核算、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业务的互动、金税工程、内部和外部审计以及其他过程中对信息化的要求。
2、规范在校学生的培养。早在1994年,财政部就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总目标,并且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结合经济发展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规划,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组织实施。但仅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解决不了后备人才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各级学校的会计教育内容、模式、教学手段等进行深入的改革,同时增强师资力量,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对会计专业和相关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会计信息化培训,可以“请进来,送出去”,一方面请企业和财务软件公司的会计信息化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座谈。与学校沟通,按社会需求来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培养包括财务软件开发人才在内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满足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将在校学习的内容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为今后参加工作成为中坚力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升会计信息化培训的层次。企业是由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组成的组织系统,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决定因素是人。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素质。(1)加强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在我区逐步建立经营管理者的人才库,提升我区小企业的总体经营水平。(2)优化会计电算化培训模式,自1996年我区开始的会计人员电算化培训至今已有十几年,为我区培养了几十万初级会计电算化人才,但其培训内容几年来未发生变化,还仅仅停留在核算型财务软件阶段,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需求,应提升会计人员的培训层次,提高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的水平。【5】
(三)根据单位自身需要提升软硬件的建设,完善会计信息化的实施环境
面对全球化竞争,应用先进的管理软件提升竞争力成为我国许多企业的共识。正处在发展阶段的大量中小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来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要选择适用的软件,分析自己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不是越先进就越好,先进的东西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对于规模不是很大的中小企业最好选择中等规模的国际化软件产品,这样不但从成本上有一个合理的投入,关键是实施难度相对小很多,软件对于企业人员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产品的功能相对比较全面,可以满足企业管理标准化和国际化的需求。另外企业选择的系统要有较好的扩展性,有友好的开放的技术平台,而且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与软件企业密切合作,有好的技术支持。
当然,要推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既需要企业自身完善内部环境,还需要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作保障。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国情,及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标准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安全与数据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有关会计准则,以规范会计信息化建设。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如工商、税务、银行等,应制定出一些政策、制度,要求各类企业在处理某些业务时,需要使用电子化形式,如目前税务部门正在大力推行金税工程,要求企业用电脑开具发票,有的地方已要求用电子式交财务报表、报税等,企业就必须使用计算机处理报表,这样可以促进企业的电算化、信息化进程。【6】
(四)设计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
从广义上说,一个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就是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完整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体系,但目前一般所说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是指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内部管理制度。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指出:“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提出了各项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实践证明,建立良好的会计管理工作是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制定和严格执行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成功的基础。因此,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7】
参考文献
[1] 许江川、李锋.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广西会计》[J]. 2000.10
[2] 何日胜.《新形势下的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J]. 嘉应学院学报.2005.8
[3] 许江川、李锋.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广西会计》[J]. 2000.10
[4] 贺军、刘海峰、孙宝升. 新疆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7
[5] 饶兴权.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08
[6] 毛永兰.中小企业如何成功实施会计信息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7] 刘谦.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的进一步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5):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