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铁路运输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
摘要:为了适应铁路运输体制的改革及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2002年铁道部提出在铁路运输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本文从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出发,以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过程为主线,探讨了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网运分离
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系统“网运分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及铁路运输管理体制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必须从过去传统的以安全为中心的运输生产管理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上来。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提升管理水平,改革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块管理模式,形成系统化的整合管理模式,铁路运输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要求。
1 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体制的跨越式发展及“网运分离”改革的深入,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必须从过去传统的以安全为中心的运输生产管理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上来,由使铁路运输企业的各项资源协调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企业资源的总体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说,铁路运输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求
铁路跨越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全面的、协调的安排。全面预算管理是用战略的眼光预测未来,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方法。它将各种管理手段融合起来,将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统一在一个完整的利益机制下,体现出管理的前瞻性和有序性,突出了企业经营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铁路企业的条块管理,已不能满足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在经营目标的指导下,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高度协调,创造出良好的经营效益。它无论从内容、手段还是到实现形式上,都能较好地满足铁路跨越式发展各个方面的需求,是实现全方面系统化管理的良好选择。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是“产权明确、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它是我国所要建立的新型企业的治理结构。铁路企业正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的实践过程。在合理配置资源,进行资产重组的基础上,对客、货、网实行分账核算,运输实施主、辅分离,生产布局进行统一规范调整,修程、修制改革配套开展。因此,铁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管理方法的变化,更是管理思想、管理原则和基本理念的根木转变,是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需求。铁路企业只有将各项经济活动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才能实现全员、全过程的规范管理,达到生产和经营部门相互协调、紧密结合,真正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铁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在探索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的管理思路,它必将给铁路企业的管理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推动铁路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2 铁路运输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原理及铁路运输的行业特点,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分为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四部分内容,分别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相对应口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其业务预算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而其它部分则与其它企业基本相同。
2.1 业务预算
铁路运输企业的业务预算包括工作量预算、财务收支预算、采购预算等。由于 运 输 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销售过程,销售预算与生产预算在运输业合二为一,称为工作量预算,具体有:运输收入预算、旅客运输预算、货物运输预算、机车车辆运用预算、设备修理工作量预算。财务收支预算具体包括:营业收入预算、营运成本预算、管理费用预算、财务费用预算、营业外收入预算、其他业务收支预算。业务预算对应 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
2.2 资本预算
铁路运输企业的资本预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对外投资预算、投资收益预算。资本预算对应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
2.3 筹资预算
铁路运输企业的筹资预算包括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预算。筹资预算对应现金流量表的筹资活动。
2.4 财务预算
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预算一般包括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根据需要,还可编制预计成本费用表、预计福利费表。
3 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
在铁路系统分级管理的模式下,铁路分局的全面预算管理是面对运输市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对现行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组织模式和相应的运作保障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提高。
3.1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组织机构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部。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预算管理的领导工作;预算部是处理全面预算管理日常事务的职能部门。全面预算管理通过构建全面预算管理责任体系来保证预算的落实和执行。
3.2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设计及管理流程
①预算部根据路局下达计划指标和分局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确定的要求,编制并向分局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提报年度预算草案。②分局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经过调整、平衡批准预算。③分局预算部通过各职能部门对分局有关处室(所)及基层站段分劈下达各项预算。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实际与预算的差异应由预算执行单位采取措施,自行解决。当客观因素对预算的执行产生较为重大影响时,由预算执行部门〔单位)提出预算调整申请,由预算部经过平衡后向分局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预算调整预案。⑤分局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部提出的调整预案进行批复。⑥分局预算部通过有关职能部门调整分局有关处室(所)及相关基层站段预算。⑦年度预算执行期满后,需要对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落实奖惩。
3.3 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重点和保障体系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要点是以年度盈亏目标为中心,抓住营业收入和运输支出两个基本支撑点,确保经营资金供给保障线。①营业收入的控制。分局作为利润责任中心,路局下达的盈亏目标是分局经营的总体目标,是刚性指标。营业收入的完成情况直接决定着分局利润目标的完成与否。因此,在年度经营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营业收入的完成情况,关注营业收入相关运输指标的完成情况,对实际与预算的偏差要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并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营业收入预算指标和利润指标的完成。②成本支出的控制。成本支出是利润预算能否完成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分局有关职能部门、分局所属各基层单位要按年初批准下达的成本预算控制支出,制定和落实有效措施,将实际成本费用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③现金流量的控制。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有序的资金流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要保证按预算组织资金的流入,同时也要按预算安排资金的支出,保证资金的顺畅周转,保证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要。
总之,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围绕企业总体经营目标,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实际工作中,因各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宣传和重视程度不同,反映在部门间工作的相互协调、紧密衔接上不够理想,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因此,企业内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横向到各职能部门,纵向到各部门,既相互协调又要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否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将影响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铁道部财务司.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规定[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2] 史森林.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海洋出版社,2003.
[3] 李亚东.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33-34.
[4] 孙登雷,赵艳,张旭.浅议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J].财政金融,2008,6:23.
[5] 韩珍堂.以全面预算管理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J].冶金财会,2008,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