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对气象局会计结算中心的利弊分析

摘要: 为加强气象部门预算和财务管理,强化气象部门财务监督,促进气象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结合气象部门的实际情况,目前各地区气象局都相续成立了会计结算中心。会计结算中心成立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但也有一定的不足。本文主要从分析会计结算中心的利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气象局 会计 结算中心
气象部门现阶段为中央级预算单位,事业经费由中央财政拔给,经由主管部门层层下拨。省、地气象局为二级会计单位,担负着部门内的事业经费领拔和监督管理任务。基层会计工作是整个部门会计工作的基础,是落脚点;加强和提高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其重点是基层。所以在新时期加强对基层会计单位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摆在我们各地区气象局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一、气象部门会计结算制度的运行程序与意义
1、气象部门会计结算中心的运行程序
1.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体系
预算单位按照批准的用款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机构提出申请,经支付机构审核从财政集中支付账户中向收款人支付款项,然后通过银行清算系统由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财政集中支付专户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具体来说,各用款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会计结算中心申报用款计划,会计结算中心审核、汇总并上报省级计财处→中国气象局→财政部批准后,中国人民银行下达指令给对应的代理银行,代理银行根据财政授权支付额度通知单向用款申请单位发出额度到账通知书,用款单位即可到会计结算中心按照确定的额度支用资金。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由于银行间的清算系统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因而财政集中支付专户和国库单一账户每天清算结束后其余额为零,财政资金的日常结余资金都集中保留在国库单一账户之中。故也将财政集中支付专户称为“零余额账户”。
1.2 会计结算中心是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执行机构
会计结算中心是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执行机构。实行会计结算中心核算之后,其会计机构及财会核算职能已被会计结算中心取代,采取“会计主体与会计核算分离,资金所有权与核算权分离”的“两权分离”核算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行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财务管理自主权不变,单位的资金筹措渠道不变,债权、债务主体不变,单位的经济责任不变。这样比由各单位分账核算并由财政部门为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的做法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各单位既不需开设账户,也不需进行会计核算,一切财务核算职能由会计结算中心取而代之,单位只需设立一个报账会计,资金的“入口”和“出口”更加安全、便捷、流畅。
2、实行会计结算中心的意义
2.1 有利于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严格按照所批复的预算安排使用资金,杜绝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按预算执行,在资金使用中,严格划分各项事业费、基本建设经费、项目经费、专项经费、其他资金界限,避免各项资金在预算科目之间的混用。坚持“先预算,后执行”的原则。
2.2 有利于加强会计监督,减少和避免单位财务收支可能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结算中心统一核算。会计人员排除干扰对各单位的收支事项和凭证进行合理性、合法性审查,对不符合政策、法规规定的收支和凭证可以要求有关单位纠正和补办手续,预算资金的使用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监督转为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经常性的普遍性的监督,从而将有效的维护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减少了不合理的支出。
2.3 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结算中心统一核算,中心调配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人员,并运用电算化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二、气象局实行会计核算中心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1、部分气象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个别被统管单位可能会放松财务管理,从而出现形式合法掩盖实质不合法的现象
按照会计集中核算的“三权不变”原则,会计结算中心实行代理记账制,履行核算与监督职责,而不能代表单位行使会计主体权、资金使用权及财务自主权。从结算中心的工作流程可以看出,会计集中核算后,结算中心审查单位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准确性是建立在单位报账员审核与单位领导签批的基础之上的。由于会计主体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结算中心往往只能就支出凭证的准确性进行规范性的审核,而不易判明其支出性质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如果单位以合法凭证变通处理有关费用或虚列支出套取现金,结算中心往往无法进行控制。
2、资产管理淡化
在进入会计结算中心统一核算之前,各行政事业单位账上挂着大量的往来款,因未及时清结,这些债权、债务中,有的多年来一直未发生变动,加上原经办人员、会计人员、单位领导频频调动,个别人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基本不会主动清结。会计结算中心统管后,所有财务资料全部移交结算中心,单位报账员、结算中心核算人员因不了解情况,给往来款的清结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加之单位清欠责任没有明确的法规界定,会计集中核算后,陈年老账更加无人问津,资产流失的危险加剧。另外,由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单位纷纷添置、更换了大量的电子、电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由于发票开具不规范(有的只写总金额)、报账不及时、提供资料不全面等原因,给固定资产明细账的登记工作也增加了不少难度。
3、缺乏发达银行体系相配套
作为国库集中支付的试点单位,出纳人员到银行办理结算程序复杂、等候的时间长,造成报帐人员等候时间较长,从而使各单位与结算中心之间造成一些矛盾,随着国库集中支付的推广,这种矛盾将会更加突出,造成诸多的不良后果。
三、对完善气象局实行会计结算中心的思考
1、结合气象部门业务进行财会人员岗位培训,科学调整会计结算中心的内设岗位
将会计结算中心的会计分设成:核算会计、复核会计、资金会计。分别履行国库集中支付核算、复核和资金会计的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近年来气象部门的财务工作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革。资金构成主要有:中央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拨款、专业专项创收收入以及综合经营收入等。资金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财政拨款,来源渠道广泛,且无成型的管理模式。这就需要主管部门研究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核算方法、管理办法以及必要的资金使用范围等方面的规定,以便地区局进行财务管理、培训、检查、指导之用。地区气象局要切实根据上级机关和财政部门的法规、政策和业务要求,每半年或不定期地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一次基层会计人员岗位业务培训,从基础理论、核算方法、帐务处理等方面,结合实际业务对他们进行培训指导,使他们尽快地熟悉本部门的会计业务,逐步实现基层会计工作规范化。
2、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将资金的支配权与监督权分离。
发挥结算中心对经济活动合规合法性的监督功能。实行部门预算,夯实收入,以收定支。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这是结算中心能实施有效监督的基础。
3、制定统一、可行的开支标准
现行的开支标准缺乏可行性,执行起来比较困难,各个不同的单位都制定了本单位的开支标准,缺乏统一性,造成各单位之间的相互攀比,结算中心也难以操作。必须制定出统一的、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开支标准。制定这一标准必须考虑到各单位的财力,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统筹兼顾。
4、加强对气象局基层会计单位的管理
基层会计单位财会人员业务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工作好坏,与地区气象局的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现阶段基层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以及薄弱点和必须加强的方面。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基层会计单位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基层单位组织合法收入的积极性。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有待于我们结合具体实际来不断地加强、改进、提高和完善,可以说是客观上需要集思广议共同提高。
四、结束语
气象局成立结算中心后,各单位取消了会计机构,只设报账员,报账员负责本单位财务资料的收集和传递。结算中心统一管理省局机关及省直属单位账目,结算中心会计根据国家、省气象局财务各项规章制度、各业务单位财务审批制度负责审核、报销报账员传递来的原始凭证,然后记账核算。实行结算中心集中核算,可以强化预算执行、监督资金的有效使用,发挥会计的扩展职能。把预算管理的各自核算变为“中心”集中核算,把分散会计监督变为集中会计监督。会计集中核算后,如何提高财务监督管理水平,是摆在每个财会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