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是怎样炼成的
11月23日,本报执行总编赵伟凯应邀作客金融英才网,就“首席财务官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主题,与网友们一同探讨了有关首席财务官的10几个话题。以下是部分对话内容摘要:
查秀芹(金融英才网运营经理):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首席财务官是怎样炼成的?”。首先请问您对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赵伟凯(本报执行总编):在外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CFO是非常重要的角色,重要性也在日益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FO在中国已越来越流行。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正在向国际化迈进,这里面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董事会跟经理层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CEO和CFO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他们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CFO的职能已经不再局限于财务本身,更重要的是在于参与制定公司的战略,受董事会委托监督公司财务,而且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如何优化等都是摆在CFO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CFO的演进过程来看,我认为CFO是越来越有希望的阶层,在中国被冠以CFO头衔的会计人不多,但很多会计人也在起着CFO的作用,可以说CFO是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
查秀芹:您说得非常透彻,很多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是既要降低公司的成本,又要为公司赚钱,这也是财务人员比较苦恼的一个问题,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赵伟凯:大家都非常关心这两个问题,但我觉得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不单单是减法或加法,应该是合理控制成本。也就是说,如果哪项财务费用不合理,就应该向公司领导层提出一些建议,如果费用过低,也要提出来。财务人员的职责应该是为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做一个归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定出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应过高也不应过低,应该能够保证你的生产可以有效地进行,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服务型的企业可以保证你的服务的质量。所以我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关键就在于财务人员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在大部分企业中,财务人员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我认为一个非常称职的财务人员更应该了解业务,摸清各项业务的实际情况,制造一个产品、推出一项服务要消耗多少成本、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少利润,财务人员都应该了如指掌。财务人员要对企业负责,对产品和服务负责,实际上就是对客户和股东负责。
查秀芹:对于ERP,财务人员往往感觉无从下手,认为ERP实施以后会计人员就没什么事做了,您认为ERP系统对会计角色有什么影响呢?
赵伟凯:谈到ERP,我相信畏之如虎的财务人员应该占少数。会计行业在电算化之前一直是手工做,我认为无论是电算化,还是现在流行的ERP,实际上应该算作是我们会计界的“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工人特别憎恨机器,认为机器使生产效率成倍提高,工人就要失业了。实际上实现机械化生产以后,从大的方面来看,机器的普及不仅没有把工人的作用消灭,反而使工人得到了一次解放,从之前的手工状态进入到更充分发挥思想和行动力的阶段。
其实做ERP也是一样,一旦在企业里推广开,很多手工方式做账的烦琐劳动就不复存在了,企业的财会人员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到财务分析中,然后进行辅助决策,或对一些大的资本运作项目进行前后期的考证,或对业务部门多进行了解,所以我认为ERP越推广,财会人员能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只要我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它,ERP对我们的财会人员来说便是一次机遇。尤其是对年轻的财会人员,因为就企业中的实践来说,以前手工的时候大家都是通过经验来工作。但是现在反过来了,很多企业中年以上的财会人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都不够精通,这种情况对年轻财会人员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怎样能够结合财会专业的底子,同时把ERP迅速带到企业中,让它扎根、发展,对年轻财务人员来说,挑战与机遇同在。
查秀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一直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前一阶段美国资本市场和中国资本市场一系列财务丑闻的爆发,监管机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健康透明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国会2002年夏通过《萨班斯法案》,该法加强了上市公司内部约束体系和经营控制者的自我约束机制。您怎么看待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问题?
赵伟凯:谈到这个问题我应该先替财会人员鸣不平了,财会人员在这方面起的作用不是最坏的,往往首先是CEO没有做好,而不是CFO,CFO在这些案子中往往是处于被引诱甚至是被胁迫的地位。在中国尤其是不太规范的企业里,财会人员没有太大的余地去闪转腾挪,往往进退维谷。所以我认为不光财会人员需要职业道德,CEO尤其需要职业道德。财务人员应该是给企业经营服务的,社会环境必须为财会人员提供敢于拒绝的后盾。
查秀芹:您最欣赏的CFO是什么样的?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赵伟凯:CFO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不长,可以说中国幅员辽阔,人杰地灵,各个行业都有十分优秀的人才。我们作为财会行业的媒体,把更多优秀财会人员的事迹与中国的财会人员分享一直是我们所坚持的。我们希望可以做为记录者或者放大器,把一些做得非常到位的CFO们的经验,向工作在财会岗位上的读者们广泛传播。我们《财会信报》设有专门的人物版,都是把一些成功的人士的一些卓越的思想做在里面。
我个人还是比较推崇联想的马雪征,因为她代表了中国CFO职能的发展方向。CFO更多的是应该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之一,尤其是要发挥在资本市场上的职能。在联想收购IBM中,马雪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被人们广泛了解,也是因为联想收购IBM。柳传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给马雪征打工的”,足以见得马雪征在联想里面发挥的作用。可以说,马雪征在CFO的岗位上发挥的作用是中国CFO前进的一个方向,不仅仅保持本公司财务的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活跃,而且能够在恰当的时机引领公司做一次恰当的变革,甚至通过资本杠杆来收购自己的竞争对手,然后能够把自己的品牌从一个中国品牌变成世界品牌,我觉得在这里面马雪征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查秀芹: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创业大潮风起云涌,新公司在各个行业中遍地开花、相继成立。我们看到创业型的公司,往往通过实施股权计划来领导和激励团队。不仅仅是创业公司,上市公司也往往采用这个办法来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和风险共担。您认为CFO如何确认激励对象和激励范围?
赵伟凯:对于股权激励,很多人都很关注,因为这是涉及到分钱的事,CFO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怎么样把钱筹过来,筹资就包括用各种方式来融资,但实际上比融资更难的是怎样把融到的资金投放好、利用好。其实股权激励归根到底还是企业在内部的投资,对象就是本企业的员工。一个作用是让员工有合理的回报,另外就是给公司创造一个稳定的团队,一个稳定的团队也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到底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分,怎样保证这些钱能够发挥它的作用,所有这些都是应该关注的。
在做股权激励的时候,关键要把握的是股权激励在哪个范围起作用,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拿到同等的份额,一定是要根据这个人对企业的贡献,对企业贡献大就应该让他占更大的比例,尤其对流动性大的企业,刚做完激励,人马上就流动了,这样根本就起不到作用,所以在很多时候激励是留住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所以股权激励要有范围、有程序地去做,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认为股权激励这种对内投资往往比对外投资更难。
查秀芹:到哪里去寻找优秀的CFO?年轻人应该做哪些准备?请您提几条建议。
赵伟凯:我觉得到哪里去找优秀CFO,这是老板更应该关注的,而我们财会人更关注的是自己如何成为CFO。这需要从两方面来说,对于老板来说,因为人才是无处不在的,但是首先你要关注你的内部,很多人都有这个潜质。CFO是一个阶层,但是大家也不要给他僵化,其实CFO本来就是一种职位、一种功能,实际上CFO应该是向董事会负责的财务最高负责人,而且就应该是这样一种角色。
我认为,CFO首先必须要正直、诚实,因为任何称职的人都是先做人再做事。他在专业、能力上应该是在这个企业里面能够挑得起大梁的。CFO的视野一定要宽,一般都说CFO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因为CFO可以说不是一般的企业官员,而是企业的最高层,所以一定要用国际化的视野来看待一件事情。包括国际上的风云变幻和汇率变化等,一定要跳出企业看企业、管企业。从企业自身来看我们已经发展到哪个阶段,我的现金流是否到位?从横向上看,我的竞争对手在市场上为什么比我们表现好?他们是怎样实现的?我们怎么样能够融到比他们更多的资金?而且能更好地控制财务风险?很多这方面的问题是CFO更应该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