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对已发布的上市公司2010年报的整体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有效实施已有四年,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已经凸显。而年报是上市公司对过去一个会计年度所有财务数据和信息的汇总,能够直观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运行情况。本文基于截止2011年3月31日已公布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的情况,为投资者提供年报所传达的上市公司的信息。
  截至2011年3月31日,沪深两市共有123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0年年报,共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05.83亿元,每家公司平均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7亿元。本文的分析以上述1234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报数据为基础。
  一、整体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第一,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大幅提升。在所有盈利的公司中,工商银行以1651.56亿元的净利润拔得头筹,中国石油以1399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二,建设银行以1348亿元的净利润紧随其后,第四名中国银行净利润是1044亿元。此外,净利润从高到低的公司依次为农业银行949亿元,中国石化807亿元,中国神华371亿元,中国人寿336亿元,浦发银行192亿元,兴业银行185亿元,民生银行176亿元。
  每股净资产最高的是汇川技术(300077),每股净资产为21.24元。接下来依次为:国民技术(002422)、沃森生物(300124)、搜于特(002503)、科伦药业(002503),每股净资产依次为:25.51元、24.84元、21.24元、21.14元。
  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是*ST筑信(600515),为465.6%,接下来依次为:海信科龙(000921)、深信泰丰(000034)、ST宜纸(600793)、*ST南方(000716),净资产收益率依次为:293.26%、134.04%、98.51%、79.24%。
  第二,绩优公司占比越来越高。从已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每股收益大于0.5的公司占比达51%,2007年为23.04%,2006年为9.82%。
  每股收益最高的是:贵州茅台(600519),2010年,公司共生产茅台酒及系列产品32,611.75吨,同比增长11.42%。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50.51亿元,同比增长17.13%,实现营业收入116.33亿元,同比增长20.30%;营业利润71.61亿元,同比增长17.86%;每股收益5.35元,同比增长17.07%。贵州茅台给出A股新高的分红记录,2010年度10送1派23,分红总额高达22.65亿元,占公司当年净利润44.8%,但这22.65亿元其中的61.76%,约14亿元将流向大股东中国贵州茅台酒酒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口袋。
  每股收益位居第二的洋河股份(002304)更是以75.48亿元的主营收入,跃居中国白酒行业第三位。2010年度,洋河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6.19亿元,同比增长90.38%,净利润近22.05亿元,同比增长75.86%。而洋河股份则在2010年10转10派10,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5亿元。公司的大股东洋河集团也获益不少,其持有公司34.05%的股份,即此次可以直接获得1.53亿元。
  每股收益位居第三的是潍柴动力(000338),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67.82亿元,同比增长99.04%,拟每10股派发现金4.3元(含税)。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2.80亿元,同比增长78.13%;每股收益4.07元,同比增长98.54%。报告期内公司共销售工程机械发动机14.1万台,同比增长72.15%,销售5吨及以上装载机12.8万台,同比增长66.72%。
  值得一提的是,五粮液2010年营业收入达155.41亿元,首次突破150亿元大关,比同期贵州茅台营收高出近40亿元,另外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3.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46%。五粮液则在2010年度10派3,派发的现金大约是11.38亿元,这其中有56.07%的现金回流到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6.38亿元。
  每股收益位居第四的是伊泰B股(900948),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93亿元,同比增长29.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1亿元,同比上升60.82%;基本每股收益3.45元/股,同比上升60.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9.25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4.53%。公司同时公布201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15.00元(含税)。同为煤炭开采业的其它公司近两年的分配方案中也不乏慷慨解囊的,处于行业景气周期中的煤炭企业2010年年度分配或将延续高派现作风。
  从已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每股现金流最高的是:兴业银行(601166),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9.63元;其次为中国平安(601318)、黔源电力(002039)、洋河股份(002304)、中国太保(002601)。
  二、整体会计处理更加规范,财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
  从2010年看,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一步增强,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提高。在2010年年报披露前,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2010年修订),对各地财政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做了规范,也指出了需要重点关注和监督检查的问题。
  中国证监会发布2010年37号令,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2010年年报时应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充分披露暂停上市和退市风险。37号令同时要求,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充分披露其核心价值、风险、高管减持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提高规范运作水平,确保信息披露质量。上市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负全面责任。上市公司应在年报“公司治理结构”部分披露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中国注册协会也在年前下发通知,要求在2010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10项重大风险领域。此外,通知还列举了创业板公司审计等“审慎应对疑难特殊事项”。
  从2010年年报看,上市公司对准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一步增强,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提高。
  在公司治理愈加规范及股票市场大幅扩容的背景下,上市公司2010年度整体非标比重仍保持低位运行。根据中注协的审计情况快报分析,截至3月27日,公布上市公司年报的有903家,其中有870家被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有27家被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有6家被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分别为:福成五丰、深鸿基、*ST三联、亚星化学、*ST百科、ST金顶;尚未有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与往年的情况基本上相类似的是,ST类公司成为被出具非标意见审计报告的重灾区,这些ST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原因多在于主业亏损严重或无生产经营业务、重组没有实质性进展、资不抵债,经营资产遭查封质押、负债高企、主业亏损严重且资产重组未有进展、会计处理不规范等导致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按照规定,连续三年亏损的公司将被暂停上市,ST公司为了避免暂停上市,更有粉饰报表进行财务造假的动机。这也是此类公司问题高发的重要原因。
三、净利润的行业结构性失衡非常严重
  截至目前,净利润前十大的上市公司基本被金融、石油和煤炭行业所占据。这十大公司累计的净利润为8574.28亿元,占到目前盈利总额的62.85%。净利润的前六位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石油及中石化,它们六家公司的净利润总额占1234家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46.42%,而四大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总额占1234家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32.20%,其他银行的业绩也很不错。
  截至3月30日,金融保险行业共有17家公司发布年报,共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51.94亿元,平均每家公司高达273.64亿元,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成为目前最赚钱的行业。
  从年报看,中国各大银行去年取得了佳绩,利润上涨,而不良资产率维持在低位。通过利润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各大银行业绩的较快增长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净利差和净利差收益率的显著回升。其中,农行的净利息收益率最高,达到2.57%,较上年上升29个基点。
  2010年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和净利差上升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一方面,2008年下半年央行下调基准利率以来,绝大部分存款和贷款陆续完成重定价,执行较低利率,但贷款平均收息率降幅低于存款平均付息率降幅,存贷款利差有所扩大。而且,央行在去年四季度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部分贷款先行完成重定价并执行较高利率,存贷款利差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受人民银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市场流动性趋紧,存拆放同业平均收益率大幅提高,而五大行都属于银行间市场上的资金拆出方,其拆出资金的收益率提升。此外,近年来各行持续性地调整信贷资产结构,优化资产结构也有助于净利息收益率走高。
  四、三成公司无分红安排
  截至到3月31日,在已经发布年报的1234家公司中,已经实施分红和已经发布分红预案的有868家公司;没有任何分红的公司有366家,占比达三成。
  从历年的分配情况来看,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往往重送股和公积金转增股本,而轻现金分红。当然,现金分红意味着上市公司必须拿出真金白银回报给投资者,可能对其现金流和未来投资能力产生影响,但也不乏业绩良好、现金流充裕的公司拿出令人眼前一亮的高派现方案。
  处于行业景气周期内的公司业绩往往较好,分红的可能性也较大。近两年来,煤炭行业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和需求增加,总体业绩较好。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2010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1155亿元,同比增加6233亿元,增长41.8%;其中,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397.7亿元,同比增加4523亿元,增长41.6%。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总额2930亿元,同比增加1110亿元,增长61.1%。
  根据相关规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想融资的话,股东分红尤为重要。按照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管理办法,如果上市公司想获得再融资的资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当然,有关公司分红战略问题,应该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讨论的。人们应该谴责的是公司对股东权益的漠视与不尊重,但是其标准并非是公司是否分红,而应该是包括分红战略在内的各种具体的企业行为。
  五、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谨慎使用
  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在于引入了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主要在资产减值、金融工具、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收入确认、融资租赁、政府补助、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领域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在于同价值结合紧密,与投资者投资决策的相关性强,有助于投资者持续投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2007-2009三年间,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分别为630家,690家和772家,绝大部分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极少,三年分别为18家、20家和25家。2010年的年报分析显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及负债)占总资产(及总负债)的比例仍旧很低,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很小。
  六、三项费用占成本比重下降,应收应付持续增多
  据统计,截至3月27日,沪深两市共有902家公司发布2010年年报。剔除金融类企业,893家公司共产生三项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5493亿元。上述公司2010年和2009年的经营总成本分别为50427亿元和38028亿元,三项费用合计占比由2009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10.9%。三项费用的控制效果显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具体来看,三项费用中,销售费用不仅增幅最大,占三费总和的比重也有所上升。销售费用比重上升一方面说明上市公司主营扩张较快,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得上市公司因成本扩张过快而出现现金流的短缺。统计显示,销售费用占比从2009年的41.9%上升至2010年的43.3%,而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从2009年的47.1%和11%下降到46.1%和10.6%。
  据已公布年报的非金融企业,应收和应付账款都出现大幅上升,应收账款增加了76%,应付账款增加了33%,保持了2009年以来的高增速。
  七、上市公司今年的成长性存在巨大“隐患”
  所谓“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物料等。
  WIND数据显示,已披露年报且具有可比数据的1105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2010年末存货合计17832.062亿元,与2009年相比,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这些公司的存货净增加了4157.07亿元。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高峰期,这些公司的存货为10947.074亿元,当年年度存货净增量1620.755亿元,而2010年这些公司的存货净增量已为2008年的2.5倍。
  WIND数据显示,已公布2010年年报的900多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了49%,但经营性现金流却下降了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存货大幅增长。现金流量表显示,这些公司的存货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下降了16%和29%。但在2010年却猛然上升了240%,一年之内净增加超过3000亿元的存货。由于数据的限制,笔者无法判断其中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比例。但通过与季度数据的对比,可以清楚地发现,企业囤货的行为大多发生在2010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正是通胀预期的高涨时期。在已公布年报的房企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基本上,存货同比减少的上市公司或为非主流上市房企,或为整合当中企业,而存货大幅增加的企业则大多为重组不久后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