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等偏高城市化水平阶段的浙江省内需
这一阶段的浙江省城市化已经步入了稳步发展期,位于诺瑟姆曲线第二阶段的中后 期,城市化水平在40%至60%左右.这一阶段城市化水平逐年稳步提高,特别是OS年之 后,相比于之前的粗放型增长为主,这一阶段的城市化发展更加注重城市化质量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浙江省政府非常重视前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 问题,并针对性的召开了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以解决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集聚功能不 明显、农民市民化进程滞后等突出问题;又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 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提出了“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 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其核心就是提高城市化 质量,使城市科学化发展. 4.4.1投资需求状况 从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来看,经过上一阶段尤其是94年之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高速增长,这一阶段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一直保持一种较平稳的增长态势(增幅不明 显),只是2010年相比2009年有一个高速增长,这一增长主要源于金融危机后的经济 复苏.这一阶段,特别是2000年至2005年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十分缓慢.一 方面是源于上一阶段高速增长后的理性回落,另一方面是在投资总额绝对量达到一定程 度后,其增长速度相对就会减缓。去除201。年的高速增长,200。年至2009年浙江省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41. 53%,年均增长绝对量为941. 68亿元。从增长速 度上看,低于上一阶段;但从增长绝对量上看,还是高于上一阶段的.
从投资结构来看,2000年以后,随着浙江省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开始启动,由此带来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张及投资结构的变化.以住宅投资为例,尽管住宅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基本持平,维持在20%左右,但是住宅投资 绝对额有了较大的增长,从2002年的777.2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3030.04亿元,翻了 两番,年均增长36.23%.由此可见城市化对住宅投资的巨大驱动作用,也反映出城市 化的直接物质资本驱动对房地产业的投资扩张效应.
从城镇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来看,2002年至2010年,城镇以上投资占投资总额的 比重墓本维持在60%至70%左右,其中2002年至2006年的城镇以上投资占总投资的比 重逐年增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绝对量从2002年的2364.9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 9357.43亿元,增长了近四倍,年均增长70.98%,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城市化带来的城市 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张. 从产业分布来看,2009年,浙江实现城镇固定资产总投资7454.32亿元,比上年增 长13.79%.其中,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5.22亿元,第二产业2334.94亿元,第三产 业509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28%, 5.61%和17.83%.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从08 年的5.1:53.9 : 41调整为09年的5.1:51.9:43.
从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来看,经过上两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浙江省政府开始 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浙江省积极采取诸多措施, 支持和推动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在良好态势上运行,投资力度不断加强,投资结构 不断优化.1998年以来,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更是从100. 1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 428. 02亿元,9年中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36. 390/;到2007年,浙江省人均城市道路 面积为18. 09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2. 68台。2009年,在中央“四万亿”宏 观经济政策的推动下,浙江省投资35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是积极拉动内需, 加强对内对外招商引资的结果,也是积极支持投资不断增量提质的结果。
从投资主体来看,浙江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多样化,民间投资不断增加.巨大的 基建投资为浙江的投资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墓础,在政府投资主导的同时,也需要社会资 本的积极参与,这为各类相关企业在今后几年里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2005年,国 务院印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千意见》,2010年国 务院又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应政策对促进民间 投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十一五”时期民间投资充满活力,无论是增长幅度 还是总量,都很迅速.浙江省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民间资本对整个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与 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浙江省也一直秉承着“藏富于民”的理念,民间投 资成为浙江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部分.如下表所示:2005年一2009年,民间 投资占了非国有投资总额的8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以上.由此可见 浙江民间资本的力量,这是浙江经济的一个特殊点,也是一个亮点.2009年,浙江限 额以上固定资产民间投资总额达到52984298万元,同比增长13.69%.
从投资增长率来看,2000年以后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一直下跌,与全国相 比,这一阶段的投资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当然这与浙江省上一阶段的投资快速增长有 关,是高投资增速后的理性回落.2005年至2010年,浙江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 增长12.83%,全国平均水平则高达25.74%,浙江不到全国的一半.这一期间累计,浙 江省投资占全国的6.9%,GDP占全国的7.5%,投资比重低了0.6个百分点;而2008 年,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比上年增长10.4%,只占全国投资总额的4.4%, GDP 则占全国的7.2%,低了2.8个百分点.此外,浙江省制造业也持续低增长.2004年至 2008年,浙江省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仅为14.5%,全国则为31.2%,低了16.7个百分点。 4.4.2消费需求状况 从消费总量上来看,这一阶段居民总的消费水平已经实现了较大的增长。2009年全 省人均消费水平15790元,是2000年的3. 1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21251元,是2000 年的2. 68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8324元,是2000年的2. 54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 增长速度依然低于城镇居民,但相比上一阶段已有较明显的增长.2009年,国际金融 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经济虽经受住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但也受到了重创, 浙江省也不例外.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 台了前所未有的以大量投入为重点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 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从世界各国横向比较看,居民消费率 (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在60%左右.其中,高收入国家为60%至65%} 中等收入国家约为55%至60%. 2008年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仅为35.8%,而2009年浙江 省的居民消费率为68.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于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基本持平,这 说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浙江省居民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增长曲线来看,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墓本保持 相同的增长态势,相对而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就较为平缓;另外,2005年后的 三条曲线均出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这一阶段浙江省城市化水平迈上了5%,这说明城 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消费需求扩张效应的进一步加大具有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