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我国政策性生猪保险开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是世界上生猪养殖和消费大国.据统计,2010年我国生猪出栏6.“亿头, 年出栏率平均为137.3%,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河南、山东、河北等省,而四 川历来是我国最大的猪肉生产签地和国家唯一批准建设的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 墓地,在2010年全省生猪出栏7178.3万头,占全国出栏总量的10.8%,素有“川猪 安天下”的盛誉.

猪肉同粮食一样,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关系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由于全国生猪价格从2003年至2006年的逐年小幅上升,到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的 较大幅度波动(见表3.1),全国普遍出现猪肉价格快速大幅度上涨,并带动 鸡蛋、牛羊肉等副食品和餐饮价格上涨,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同时,生 猪产业风险大,周期波动频繁,迫切需要国家采取相应措施,支持其稳定、健康 发展,解决好老百姓的“菜篮子”问题.为积极化解猪肉价格上涨引起的民生问题, 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2007年国家陆续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扶持生猪产业 发展.2007年6月份,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应对猪肉价格上涨促进生猪产业健康 发展的通知》,决定建立母猪保险与补贴相结合的制度,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 支持对有繁殖能力的母猪建立重大病害、自然灾害等保险制度,加大对生猪疫病 防治体系的支持,增强饲养户抵御重大病害、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2007年7 月下旬,国务院连续召开紧急会议进一步落实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措施,并 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财政部也下发了《能繁 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管理暂行办法》.同年8月初,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建立生猪 保险体系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紧急通知》,同时保监会与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 于做好生猪保险和防疫工作的通知》.作为国内最大的国有财产保险公司,中国 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PICC)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度参与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全面部署生猪保险工作.自2007年8月全面启动生猪保险业务以来, 系统34家分公司开办生猪保险业务.政策性生猪保险在我国大规模开展起来.

自2005年生猪保险开展以来,养殖户积极踊跃地参加,截至2009年底,保险 行业共承保能繁母猪1.2亿头次,承担风险金额1119亿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的工作要求.生猪保险的开展,降低了生猪养殖者的损失,提高T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生猪生产,对稳定猪肉市场供应做出了积极贡献,由2008年生猪价格达到 的32元/公斤下降为2009年和2010年的12元/公斤,政策性生猪保险得到各级政府、 广大养殖户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誉.但在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取得重要成绩,保 险覆盖面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制约业务发展的突出问题,成为能繁母 猪保险发展的瓶颈,主要问题有: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保障功能缺乏、经营风险 难控、专业水平落后、舆论导向存在偏差五个方面.

在此期间出现了诸如上述的问题,若国家未引起重视不及时解决则不利于其 更好地发展,但总体而言,政策性生猪保险是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是 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政治任务.扎实推进我国政策性生猪保险的改 革和发展,对于提高农村保险整体协调服务能力,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