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的会计诚信体系
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其中,实现社会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的基本要求之一,而会计诚信则是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会计诚信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如此重要,尽管我们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以诚信的优良传统著称于世,但对于我们今天所赖以生活的这个社会来说,它似乎成为了相对紧缺的道德资源,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如何构建会计诚信体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后续教育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使诚信教育落到实处。一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财会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传统型向现代型、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二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更新,帮助会计人员更新知识,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核算办法,精通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提高其专业技能,准确判断会计事项,恰当减少会计信息非故意失真。三是要加大社会的正面宣传工作,营造出“诚信为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使诚信缺失者在舆论上能处处被监督、时时受遣责。四是要明确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会计诚信教育的对象,应当是掌握着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强势集团,包括企业负责人,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会计人员。要使诚信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说教,而成为一种自觉的、理性的选择,使整个社会充满诚信,和睦相处。
2.强化内部监督。一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制约,严格的会计核算程序,健全的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批、领报制度,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重要经济业务事项审批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内部稽核和审计制度,会计人员任职资格和考核制度等。可以建立总会计师制度,从组织上为会计反映、控制创造条件,从制度上堵住可能生产虚假会计信息的漏洞。二是建立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的会计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监察及内部稽核制度。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严格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健全各种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批制度,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一个良好的会计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资基础。
3.完善外部约束机制。一是财政部门作为会计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应牵头组织成立一个会计信用评定和管理机构,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用档案,以及单位法人、职业经理人、会计人员的个人执业信用档案,加强对会计人员培训与考核,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于做假账,违反《会计法》的会计人员,则应吊销上岗证书,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二是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会计中介机构管理。加快事务所体制改革,建立起正常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体现出行业自律的职能,运用“准入”、“退出”机制,来引导事务所向诚信方面快速推进。三是财政、税收、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等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维护国家财经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将其列入保障国民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和事关稳定与发展大局的头等大事来抓。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在处罚上不能只是以经济处罚为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望城县农业局)
杨中柱(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