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作业成本法在餐饮连锁企业总部管理费用分摊中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是把企业经营过程的各种活动划分成一系列作业,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观点是:产品或服务引起对作业的需求,且产品或服务消耗作业,而作业消耗资源;同时生产导致作业发生,而作业导致成本发生,所以作业是成本管理的重点。总括而言,ABC 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如图1所示:
  二、餐饮连锁企业总部管理费用分摊现状分析
  餐饮连锁企业是指经营同类餐饮服务产品的若干个分店,以一定的方式组成集团形式的企业,一般由一个总部(含集团公司或总公司),一个或几个配送中心及若干个分店(含子公司或分公司)组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配送、和统一核算等特殊的经营管理方式。本文重点考虑直营连锁(分店是由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直接控制下开展统一经营)的餐饮连锁企业,其组织架构如图2所示。目前,餐饮连锁企业总部发生的管理费用主要包括产品研发、制度设计、经营决策、员工培训和物流配送等间接费用,总部要求发生的管理费用应合理地分摊到各个分店。大多数餐饮连锁企业对于总部管理费用都是采用某一固定的比率,如各个分店的收入(成本)占企业总收入(成本)的比例来分摊,因此收入(成本)高的分店分摊的管理费用就会很多,而收入(成本)较低的分店分摊的管理费用就会很少。如此很难将总部管理费用合理分配到各个分店,不利于餐饮连锁企业对各个分店的业绩考核。因此,如何改进和完善现行的成本核算方法,使餐饮连锁企业总部管理费用能够合理的分摊到各个分店,成为餐饮连锁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作业成本法在餐饮连锁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总部发生的管理费用,运用作业成本法能合理分配成本,真实反映各个分店的资源消耗状况,具体实施应结合餐饮连锁企业实际情况,构建以下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模型。首先,要确定餐饮连锁企业的主要作业及作业中心;其次,归集餐饮连锁企业各作业及作业中心的成本,确定了各个作业及作业中心之后,就需要将资源耗费归集到作业中;最后,选择餐饮连锁企业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其中资源动因是把资源耗费分配到作业的基本依据,作业动因是成本分配的基础,需要按照相关性要求从众多驱动作业的因素中恰当地选择和合并。同时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餐饮企业逐渐引入了信息化管理,这些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餐饮连锁企业实时反映主要作业的能力,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为合理确定成本动因提供了依据。
  四、作业成本法在餐饮连锁企业中的应用模型构建
  餐饮连锁企业总部基本职能主要包括制定经营决策、各种管理制度、分店经营计划、指导执行及考核;统筹统一采购的物品,包括干货、服装等,物流分配的流程控制;餐饮菜品、新分店或新系统的开发;收集和加工各分店、配送中心的各种数据;人员的开发、培训和连锁企业统一核算等。具体作业内容如表1所示。
  在作业成本法下,餐饮连锁企业总部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总部作业)按其成本动因分配到各分店,具体操作如图3所示。
  五、结论
  通过具体应用模型的设计,作业成本法能够将管理费用合理的分配到各个分店中,避免了不同分店因经营状况不同造成的费用分摊不合理的情形,为企业做好内部考核提供了依据。作业成本法不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理念,它能够促使企业由管理结果到管理过程,成本管理由管理层和个别职能部门的职责发展到全员参与,促进企业文化的改变。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消除不必要作业,选择成本最低作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费用,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最终提高餐饮连锁企业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