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国中小企业在良好的国内外宏观环境中迅速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业为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产品质量低劣、拖欠员工工资、恶意逃税欠税等问题不断发生,由此产生的社会责任缺失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责任引起了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试图从中小企业合理地承担对投资者、雇员、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入手,研究其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进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在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员工、政府等的利益需求,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相统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国外学者对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Pava(1996)在研究了21篇文献中有12篇结论表明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有积极关系;Griffin和Mahon(1997)梳理了25年间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共计50多篇研究文献,其中33篇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研究以定性研究居多,大量的文献从理论上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尤其缺少对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本文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对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者并没有对利益相关者形成统一的界定,本文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采用米切尔分类法中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作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雇员和政府。由此提出四个假设:
  假设1:企业承担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
  假设2:企业承担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
  假设3:企业承担对雇员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
  假设4:企业承担对政府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
  (二)变量选取 具体内容如下:
  (1)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本文主要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的经济责任为主要对象,以此分析企业的财务绩效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标准。由于企业财务数据客观性、公开性和可靠性,所以基于企业的财务报表选择财务会计数据作为企业的绩效指标。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反映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收益。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越高。
  (2)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根据以往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研究,对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法和建立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财务报告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深刻揭示了企业的经济责任。从财务角度选择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有利于分析企业以财务绩效为主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变动信息,从而了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根据中小企业的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数据,分别选取股利支付率、资产负债率、员工获利水平、税费比率衡量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对变量的选取见表1:
  (三)样本及数据 本文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应用截面数据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目前,中小板上市公司共计570家,剔除ST公司和年报数据不全的公司,随机抽取73个中小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披露的2010年财务报告,运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研究结论。
  (四)模型设计 对于十三个行业74个样本数据,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股利支付率、资产负债率、员工获利水平、税费比率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茁0+?茁1X1+?茁2X2+?茁3X3+?茁4X4+?着
  三、实证分析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运用SPSS16.0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税费比率、员工支付率、股利支付率的方差分别为0.002、0.004、0.001,说明企业在承担对政府、雇员和投资者的社会责任不存在明显差异;资产负债率的方差为 194.835,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对债权人的责任差异较大;净资产收益率的方差为43.423,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存在着明显差异。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偿债能力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回归分析 根据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与检验,得出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中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867,概率p值为0.03。在该分析中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 所以拒绝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认为各回归系数不同时为0, 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全体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可以建立线性模型,从而说明模型设计是正确的。
  由表4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5下,资产负债率和股利支付率的回归系数为负,其伴随概率分别为0.903和0.008,说明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具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股利支付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两者与假设均不符;税费比率和员工支付率的回归系数为正,其伴随概率分别为0.019和0.800,说明税费比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员工支付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具有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者与假设相符。
  通过以上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企业对雇员和政府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绩效,对债权人和投资者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减少企业的利润,降低企业绩效。
  (三)聚类分析 本文在对所选的解释变量的基础上,采用Q型聚类的方法对样本进行聚类,使具有相似特征的样本聚集在一起,差异性大的样本分离出来。其中,个体聚类采用平方欧式距离,类间距离采用平均组间连锁距离,由于数据不存在数量级上的差异,因此无须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聚类结果如表5~表7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把样本分为三类,并且样本在三个组类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差异。为了分析影响样本分类的因素,计算每个组中的描述性统计量并对每个组中4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各个类别只有在资产负债率这个变量上有显著差异,从而说明企业在承担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存在明显差异。第一类和第二类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强。第三类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60%,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不足。
  四、研究结论
  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的经济主体,强化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会使企业自身得益,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统一。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影响企业绩效,但是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不同。
  第二,企业承担对政府的责任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绩效,而对于员工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不显著。由于政府对五类企业所得税实施了税收优惠政策,并根据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所缴纳的税费进行了返还,促进了企业资本金的形成,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社会责任概念促使管理者遵守中国劳动法律制度,通过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员工待遇等措施增加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双赢。
  第三,企业承担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责任与企业绩效都具有负相关关系,并且投资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显著的。股利决策是企业保留盈余决策,是企业内部筹资问题,过高的股利支付率影响企业的在投资能力,会使未来收益减少。与大企业相比,资金紧缺成为中小企业生存的主要难题。中小企业资金结构中投资者和债权人资金比重很高,企业支付给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固定性资金成本越高,所有者收益就越低,从而降低企业的利润。
  第四,通过聚类分析可知资产负债率是影响样本分类的重要因素,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在承担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根据财务杠杆原理,较多的债务型融资可以得到较高的投资利润,但是该指标不宜过大;企业积极承担对债权人的责任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债务性融资,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应该积极承担对债权人的责任,在经营决策过程中建立确保债权实现的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