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
本文选取29家煤炭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2009年度报告资料,运用多元统计中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来评价煤炭业的综合盈利水平。
一、煤炭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设计煤炭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时主要考虑了会计利润、现金流量和公司成长能力等三个方面,使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体系更加科学与完善,从而使煤炭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及实用性。
(一)利润指标 利润指标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前提下,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计算出来的净利润的基础上产生的评价指标,指标数据可以通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获取。利润指标利用销售利润、资产利用效率等盈利能力方面的分析指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效果,从而体现企业的综合素质。财务报表在通常情况下是按照一整套严格的会计计量准则编制的,指标数据具有一定的公允性和客观性。但如果上市公司有意操纵或粉饰财务报表,使得财务数据失真,将会降低利润指标的可靠性,这是利润指标的一个局限性。利润指标分别选取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二)现金流量指标 现金流量指标是上市公司最难以操纵的财务指标,更能反映公司的实际情况,并揭示公司的业绩风险。现金存量的增减以及现金流量的流向均以实际发生为基础,既避免了权责发生制的不足,又可以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相关项目相互联系、相互检验。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等指标,比利润、净利润等指标更能体现公司的综合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更能透视出公司的盈利质量,同时,以现金流量作为盈利能力的参照指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引入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比率分析可以弥补传统财务报表分析的不足,提高了盈利能力的信息质量,能够极大地满足投资者、管理当局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现金流量指标分别选取主营业务收现比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净资产获现率、总资产现金回收率。
(三)成长性指标 对于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的价值在于其未来的价值,即使当期的盈利水平很高,但是若发展不稳定,或者不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投资价值也必然下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只有不断的成长和壮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企业的成长表现为很多方面,如规模、产值、市场占有率等,这些都体现在企业的盈利上,即体现在企业盈利能力的成长性与持续性上。成长性指标分别选取主营业务平均贡献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资本保值增长率。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构建出煤炭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体系,即:目标层:盈利能力;准则层:利润指标、现金流量指标、成长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二、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本文选取29家煤炭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29家煤炭业上市公司的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按照指标体系的需要计算出每家公司的14个指标数据。所以原始数据来自同花顺、证券之星、巨潮资讯网等。由于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分析前要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这里我们采用数据标准化法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课题采用Z-Scores(标准z分值)的变换,其转换公式为:Zij=■,其中,Xi=■即为样本或指标i的平均值,S=■即为样本或指标i的标准差,经过变换后,数值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
三、因子分析
根据已建立的指标体系与2009年度指标数据值,利用SPSS16.0对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综合盈利能力进行因子分析,得到总方差分析表。选取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初始因子分析,依据主成分分析法的结果来确定因子的个数。设定主因子的特征值必须大于1,并且按照因子分析的原则,所选取的主因子对方差解释的累计百分比应达到80%以上。总方差分解状况显示相关矩阵的前4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对方差解释累计百分比达到了80%,符合设定的条件,故选定4个公因子。
这4个公因子(依次记为F1、F2、F3、F4)可以完全反映14项指标的信息,设综合评价函数为F,利用主因子对总信息量的贡献率(记作b)进行加权,可得到:
F=?撞biFi=0.282F1+0.242F2+0.167F3+0.112F4
根据此公式,利用主成分得分,可以得到我国煤炭业2009年盈利能力综合得分排名,如表2所示。
四、聚类方法
本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建立煤炭业上市公司盈利等级模型,旨在将样本公司的盈利能力相近的划分为一类。该方法可以使划分的盈利等级更具客观性和合理性,同时得到的聚类结果容易理解和分析。将29个样本各个指标数据导入SPSS软件中,聚类分析的计算过程可方便地通过软件上的模型来完成,并能够输出计算结果,而且结果较容易理解和分析。本文使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完成煤炭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聚类分析,即划分盈利能力等级,以便我们能够对我国煤炭业上市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水平有所了解。首先我们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
五、结论
通过聚类结果分析可以得知,第一类样本中大多数指标均值大于第二类样本中大多数指标均值,第二类样本中大多数指标均值大于第三类样本中的大多数指标均值。例如,第一类样本每股收益均值为1.52元,第二类样本中每股均值为0.94元;第三类样本中每股均值为0.28元。
同时,结合现实情况分析可知,第一类煤炭业上市公司盈利情况要好于第二类或第三类煤炭业上市公司。例如,第一类的中国神华核心业务增长强劲,是中国煤炭兴业的领军企业,神华能源的业绩表现十分稳健,其规模优势进一步显现,特别是其专注于主业,使得煤、电领域的盈利能力不断上升,可以说神华代表了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露天煤业、兰花科创等在市场上一直保持良好的绩优股蓝筹股的形象,它们的盈利能较强,是煤炭业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其市场评价和实际状况在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位置而第3类的神火股份、安泰集团等盈利能力较差,市场评价也较低。因此,第一类煤炭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强,第二类煤炭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居中,第三类煤炭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