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
一、引言
审计风险是指事务所为能对会计报表发表合适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在事务所进行审计定价时必然要考虑到审计风险的影响,进而提高审计收费以补偿被诉讼或被迫赔偿乃至声誉破坏造成的可能损失。在2001年之前我国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没有要求强制披露,这不仅不利于监管部门对审计收费的管理,同时也不便于政府指导价的实施。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市场的逐步发展,投资者对公司信息披露完善程度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监管部门对审计市场监管的需要,中国证监会在2001年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将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作为重要事项加以披露。这一规定不仅让公众了解了公司的审计费用信息,便于比较审计费用乃至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情况,还有助于研究者对审计定价展开研究,从而更好地了解审计收费情况,抑制审计市场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现象,更有助于监管部门对审计市场的监管,促进审计市场健康发展,因此,对审计费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有关审计风险与审计定价的经验研究,国外始于Simunic(1980)建立的审计定价模型,对审计定价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研究,实质是从公司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展开,此后对审计定价的研究基本上是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Taylor and Baker(1981)、Francis(1984)、Anderson & Zeghual(1994)、Firth(1985)利用simunic审计定价基础模型,加入适当的变量,分别研究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的审计费用定价的影响因素,发现结论和Simunic结论基本一致,其中Taylor and Baker(1981)用客户的资产总额来代替客户的规模,发现客户的规模与审计费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他们研究有所不同的是, Gul,Tuis and Chen(1998)等则以客户的销售收入总额来表示客户的规模,得出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与这些研究不同,Craswell,Francis and Taylor(1996)研究发现,审计费用与客户的资产规模并非呈现正相关的变化,他们认为这是因为许多公司选择审计师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审计收费的高低,大多数企业偏向于选择审计收费较低的事务所。考虑到一些事务所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承揽业务,导致了审计市场存在所谓的“低价竞争策略”(low-balling)。Ezzamel et al(1996),Simunic and Stein(1996)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应收款项和存货之和占总资产的比重与前一年或前两年亏损将增加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审计风险,需要增加实施的审计工作量,因而收取的审计费用高,以补偿所面临的风险和所付出的成本,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资产报酬率(ROA)则与审计费用呈负相关关系。
(二)国内文献 在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是伴随着中国证监会2001年对审计收费的强制性披露而开始的。罗栋梁(2002)指出,我国审计市场的定价并没有考虑审计风险的存在,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有差距,审计定价存在缺陷;王振林(2002)研究了1997年至1999年的审计收费数据,发现客户规模、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服务客户的年限、事务所变更、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比例、国有股比例和年度哑变量等均与审计收费显著相关,该研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于国外的新的结论。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2003)则发现,客户规模、业务复杂程度与审计收费是显著相关的;而存货与资产总额之比、长期负债与资产总额之比、盈亏情况、审计任期和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收费不具有显著影响,此外,他们还考虑了我国的地区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影响审计收费,刘爱东、刘锦芳(2009)也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地域因素对审计收费定价具有显著的影响,且比较稳定。李补喜、王平心(2005)发现客户规模,流动比率,ROE,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资产负债率等均为审计费用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之相反,毛钟红(2008)研究发现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或谴责与否等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不显著,但是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审计意见的类型、存货占总资产比重以及是否为ST类公司等是影响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但是伍利娜(2003)并未发现审计意见类型与审计收费显著相关;刘婷婷、朱锦余(2010)也发现审计意见类型并不是影响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喻凯、邱从龙(2009)研究发现客户规模、审计复杂性、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是否为ST公司,事务所的规模、独立董事人数、上市公司所在地等对审计收费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没有发现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长期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此外,还发现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与审计收费显著负相关这一结论。其他部分研究从不同角度展开,如李寿喜(2004)从单位资产的审计收费角度研究,发现客户资产规模越大,单位资产的审计收费越低 ,伴随着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的下降,单位资产审计收费不断提高;张继勋等(2005)分析了对外担保额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而蔡吉甫(2007)主要从公司的治理结构的角度展开研究,发现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能够控制公司的代理问题,而且还可以减少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审计费用。我国的审计收费研究中,有关审计收费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存在比较一致的结论,且考虑地区发展水平差异的并不多。本文拟就此考虑在我国这样一个特殊的转型经济国家背景下,分析审计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提供审计服务,从公司收取审计费用。收取的审计费用,如前所述,不仅要补偿其审计所付出的成本,还包括事务所的一定的利润。付出的成本,取决于所提供审计服务的复杂度、工作量等,同时还包含其所发表审计意见不适当带来的被诉讼的风险。一般来说,事务所面临的被诉讼风险越大,其收取的审计费用越多,以弥补可能的被诉讼而导致的损失。那么究竟哪些风险因素是事务所所重点考虑的呢?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事务所审计风险主要源于对公司进行审计,未能出具合适的意见报告,从而导致对由此可能引发的损失做出相应的赔偿,以及对声誉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审计风险主要是由公司风险未能被发现所致。本文根据一般的分类,将公司风险划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由于上市公司的特殊性,还面临着被监管机构监管的风险,因此本文所分析的风险也包括监管风险。本文将从审计服务的提供方(会计师事务所)角度出发,对公司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相关关系展开研究。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规定:经营风险源于对被审计单位实现目标和战略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情况、事项、环境和行动,或源于不恰当的目标和战略。一般来说,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越大,对于事务所的审计意见报告要求也就越高,事务所务必会付出更多的工作量(如实施更多的实质性程序)以出具合适的报告,从而使得事务所的审计收费越高。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1: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越大,审计收费也就越高
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狭义的财务风险是由于负债而使公司承担的风险,而广义的财务风险则是泛指由于各种因素变化造成公司利润的不确定性。本文所指的财务风险主要指狭义的财务风险。由于财务风险主要是由负债引起的,因此本文主要考虑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直接反映着公司的财务状况,对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其所面临的审计风险显然更高,有提高审计收费的动机。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2:公司财务风险与审计收费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上市公司监管机构具有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等监管目标,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会特别关注,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处罚的同时,对出具不适审计意见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监管风险越大的公司,事务所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在此,提出假设:
假设3:监管风险越大,审计收费越高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样本为2005年至2007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类上市公司。对样本进行下列处理:剔除数据不全的样本;剔除交叉上市的样本公司(A+B;A+H)。最后得出的样本数为1478个,其中2005的样本数为507个,2006年的样本数为485个,2007年的样本为486个。本文所选用的财务数据来源是CSMAR数据库,部分数据在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上手工收集,市场化指数来自樊纲、王小鲁(2006)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中国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文中的数据处理运用的是Eviews5.0和SPSS17.0。
(三)模型建立和变量定义 根据上文理论分析,本文主要构建如下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Auditfee=c+∑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监管风险+∑控制变量+ε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如(表2)所示,审计收费均值在过去三年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2005年审计收费均值为60.8万左右,而到2007年这一数值已经达到了将近70万元。(表3)给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应收账款、存货所占比重差别较大,最高达到了68%,最低几乎为0,其均值分别有13%和17%;不同公司的主营业务增长率差别非常大,最高的达到了2324%,而最小的为-105%;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在不同的公司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均值分别为1.46和51%;最近三年收到证监会处罚或谴责的公司仅占7%,st公司所占的比例只有4%,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占了94%,仅有6%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有4%由四大审计其年报;净资产收益率在不同的公司间也存在在着巨大差异,最大的达到了192%,而最小的仅为-1408%;从index指数发现,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最高地区市场化指数达到了10.41,而最低的仅有2.50,平均来说,达到了7.54。
(二)相关性分析 为了检验变量之间的是否存在共线性,检查了主要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如(表4)所示,从表中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规模(size)与审计费用(auditfee)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666,且在5%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与审计费用正相关,被审计单位规模越大,审计费用越高;资产负债率(lev)与流动比率(lratio)之间Pearson系数和pearman系数均达到-0.699,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资产负债率与流动比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具有共线性。其他解释变量与审计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均比较小,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分析 从(表5)中,在回归一中看出,客户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reratio)与审计费用在10%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应收账款所占比重越高,审计费用越高,与simunic(1980)、伍丽娜(2003)等的结论一致,但是与Low、Tcn and Koh(1990)等不符;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inratio)与审计费用正相关,但不显著;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growth)与审计费用呈负相关关系,不显著,但是其系数符号与预期相符;流动比率(lratio)与审计费用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的公司,其审计费用越低;在回归二中,资产负债率(lev)与审计收费负相关,但并不明显;公司是否为ST,与审计收费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会计师事务所对ST上市公司审计收费会更高;有关上市公司在最近三年受到是否处罚或谴责以及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审计收费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控制变量中,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是否为“四大”、客户的规模以及地区发展水平,与审计收费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四)进一步检验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公司普遍存在着预算软约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金融市场相对比较发达,处于该地区的预算软约束的程度会有所减轻,会提高公司的财务风险,据此事务所在审计定价时就可能提高审计收费。本文研究发现,资产负债水平对审计收费并没有显著的影响,那么处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增大,审计收费是否更高呢?本文用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来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以市场化指数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代表地区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描述性统计表显示,lratio与lev、lev*index与lev和lev*index与index之间均存有显著的共线性(限于篇幅,描述性统计表未列示)。从(表6)回归结果可以看出,lev*index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在地区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财务风险越大,审计收费越高,这也证实了江伟、李斌(2007)的研究结论;其他变量的回归结果与前述基本一致。
五、结论
本文对2005年至2007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中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对审计定价具有显著影响,其他对审计定价并不明显;事务所审计定价主要与公司的流动比率有关,而与资产负债率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上市公司面临的监管风险中,是否为ST公司是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因素,其他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审计收费越高,这一结论充分说明,在我国公司普遍存在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金融市场比较发达,预算软约束有所减轻,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大,审计收费增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事务所在审计定价的时候,会对公司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面临的监管风险加以考虑,且对这三类风险构成中的应收账款所占比重、流动比率以及是否特殊处理(ST:special treatment)比较重视。本文的研究为物价部门正确制定审计指导价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指导,为我国审计市场监管者制定更加有效的市场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持;在理论上,丰富了现有事务所审计定价的相关经验研究,同时使对事务所的审计定价行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