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医改新形势下做好医院预算管理的思考

  医院预算是指医院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对计划年度内医院财务收支规模、结构和资金渠道所作的预计,是计划年度内医院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在财务收支上的具体反映,是医院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医院预算功能可归结为四个字“增收节支”,“节支”就要遵循“该花的花足,不该花的节省,可花可不花的能省就省”的原则,“增收”要求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激励机制,并拓宽外来资金的筹集渠道,不断增加医院积累,成为医院发展不竭的动力。
   医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院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加强预算控制与分析,对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果,扩大医院的影响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医院的经营活动是围绕预算展开的,医院的经营目标能否实现,依赖于对预算的控制,预算管理体现了控制的全过程。
   我院实行三级预算管理体系,在“全面”的基础上,按照“保证重点” 的原则,预算经费重点用于保证医疗工作,向发展潜力大、医院着重扶持的重点科研课题、重点学科科室建设等方面倾斜,促进科技兴院。而针对医院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则优先保证医疗设备更新,基础建设项目及人才培养的资金需要。坚持预算立足于临床、医技科室,服务于临床、医技科室,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以医教研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理念。
   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中,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如何利用自身的经济资源,通过预算管理来规范财务收支,明确经济责任,堵塞漏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医院预算管理的难点问题之一。
   通过近期的预算沟通协调会,对于如何更好地组织和实施预算管理,笔者总结如下:
   一、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实现预期预算目标
   预算经费一经下达,要严格执行预算,原则上不允许调整预算,不得自行改变批复的预算科目、项目支出内容,不得随意调整使用不同预算科目、项目的资金。因特殊情况需要改变或调整,必须从制度上严格预算调整的领导权限,任何预算的调整,必须填写预算外项目经费申请单,专题报告到预算管理部门和预算领导决策层,医院要建立规范的调整程序,对预算调整的幅度和频率加以限制,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
   二、利用信息系统,严格控制预算支出进度,支出均衡发展
   财务部门应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随时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目标的差异并及时进行监控和纠正。预算管理系统要和财务软件对接,使之能够及时取得医院的各项收入支出数据,与预算目标比较;支出预算上,细化预算项目,指标落实到科室,对超支和即将超支的部门及其项目进行不定期预警通报,严格控制超预算支出。同时,为了调动业务部门的积极性,要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平台,使各业务部门、各执行科室能够实时查看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让这些部门真正的参与到预算管理当中。
   三、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和个人
   对责任科室的考核要与科室成本绩效核算相结合,通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将收支指标在各部门、各科室、各环节和各岗位之间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到人,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体系。财务部门根据医院的经营目标,结合近几年的实际收支情况,在分析预算年度收支增减变动因素的基础上,科学预测本单位的各项收入。以业务收入的分解为例,指标的分解过程如下图:
   业务收入分解以后,各指标之间、科室之间综合平衡,形成一个完整的计划体系。每个科室、每个病房、每个医护人员和每个床日都有了具体而明确的任务指标,为完成收入计划,就要求每个医护人员不能坐等病人、拒收病人,而是要想方设法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医术吸引和留住病人。
   四、树立全员参与意识
   一些部门领导往往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确定预算项目、编制和控制预算应由财务部门完成,以致往往就是财务部门闭门造车,缺乏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各部门应设置专人编制预算,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预算执行者在参与部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将个人和部门的预期目标融入整个预算当中,有助于实现单位整体目标。我院的预算实行“二上,二下”的办法。各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财务部门报送“一上”经费支出预算申请数,财务部门依据次年度医院可能实现的业务收入,本着“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障优先、合理安排”的原则,汇总后报院领导审核,在“一下”之前,财务处召开协调会,与各科室协商预算额度,对支出重大的项目由院长、主管院长召开专题讨论会,各职能部门对本部门的预算作出详尽的解释和说明。医院领导审核批复后做为“一下”指标,请各部门据此通知编制“二上”经费支出预算数,最后由财务处将预算方案报送院长办公会审批,院长办公会通过预算方案后,将“二下”预算支出指标数书面通知各职能处室。
   五、完善预算考评制度,将预算的执行情况作为考核部门负责人的标准之一
   为加强预算控制和管理,加快预算的执行进度,应将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作为年度部门负责人的考核标准之一,各部门负责人在年度述职时要叙述所在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将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部门领导能力和业绩的指标。确立将预算管理纳入业绩考评体系,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没有考核预算管理将变得毫无意义,医院预算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预算控制来掌握医院的发展方向,因此,医院必须有一套有效的衡量和评价各责任单位业绩的制度和方法,建立预算的执行与考核制度强化预算管理的作用。
   六、形成完整的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制度
   财务处应定期按部门、科目、项目编制报表,向执行部门、各归口管理部门及院领导报告目前预算的完成情况。财务处要定期向院领导及执行部门负责任报送预算分析报告,总结过去一段时间预算完成情况,对重大差异问题要重点分析,与执行部门沟通,揭示原因,提出建议。根据目前的完成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周围市场环境及国家即将采取的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管理部门不仅要编好预算,还要做好基础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为执行部门和医院领导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医院财务管理必须有超前的意识,打破传统的事后算账的管理模式,切实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严格以财务预算控制医院日常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发挥财务预算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医院全面、科学、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使医院管理得到持续的改进,长期稳定发展,才能提升医院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