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扶持海南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在海南社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尽管中小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大难题。本文分析了海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综合运用融资工具,扶持海南中小企业发展的是具体建议,希望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有所帮助。
   一、中小企业在海南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中小企业在海南经济中居主要地位。海南《中小企业成长调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在海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中等规模以下企业已经超过了11.8万家,总产值达2800亿左右;2011年海南中小企业的产值已经占全省GDP的76%,交纳的税收占全省税收的50.3%①。笔者在海南省旅游委调查获悉,2011年接待过夜游客超过3000万人,旅游总收入324亿元,实现的产值占海南GDP的7%,其中旅行社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而海南旅行社基本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2.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部分就业岗位。201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网公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400万个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由5636万人增加到7056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77.9%;中小企业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笔者在海南省旅游委调查获悉,2011年,海南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更高达86%;2011年,全省注册的旅行社达335家,全部为中小企业;旅游从业人员26万余人,其中导游人员1.4万余人。
   3.中小企业是海南大型企业成长的摇篮。许多大企业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因此,可以把中小企业看作是大企业的摇篮。海南的一些大型企业也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
   例如,海航集团1993成立之初只是注册资金1000余万元的中型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旗下拥有4家上市公司。该公司现在资产规模逾1400亿元,年经营收入近4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7000多个。海南椰树集团其前身是海南罐头厂,当年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一个小企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海南省从事椰子等热带水果深加工的专业公司,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植物蛋白饮料生产企业。集团生产的椰树牌椰子汁和椰树牌矿泉水双双被国家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成为中国饮料行业唯一一家同时有两种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的企业,每年利税超过亿元。
   二、海南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现状
   1.大多数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但不愿意向银行申请贷款。资金短缺问题在海南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十分突出。《中小企业成长调查》显示,有80%企业融资存在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的问题。{2}{3}2010年,我们在海南省中小企业集中的海口的调查也发现企业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认为资金短缺的企业为86.7%,只有13.3%的企业认为资金没有问题;同时还发现,认为“需要贷款”的企业占36%,表示“不需要贷款”的占64%;样本企业中,“有过贷款记录”的占24.3%,“从未贷过款”的占70.9%,“处在申请贷款过程中”的占4.8%。可见,大部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但不希望从银行贷款。
   2.中小企业融资以“自筹”为主,债务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有自筹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款和供应商赊款等方式。我们的调查显示:企业的融资结构中,81.1%来自“自筹”,10.1%来自“银行贷款”,4.8%来自“民间借款”,来自“发行股票债券”的占0.2%,来自“担保机构”的占1.0%,来自“供应商赊款”的占2.5%,来自“风险投资”的占0.3%④。
   3.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相当严重。在我们调查的企业中,认为从银行获得贷款“很困难”的占33.9%,认为“困难但可以争取”的占40.5%,二者合计为74.4%;认为“比较容易获得但取决于实际情况”的占22.9%,认为很容易就能获得贷款的仅占2.7%⑤。
   4.资金需求以短期为主。我们调查的企业中,以“2~3个月的临时性短期周转资金”的需求比重为最大,其次是“一年内的流动资金”,再其次是“项目资金”,“季节性资金”和“临时性过桥资金”也有一定的需求⑥。
   5.中小企业之间的融资困难与企业规模负相关。我们的调查发现,企业规模的大小与资金的匮乏程度之间负相关。自认为资金“严重匮乏”的企业,其平均注册资本为699万元人民币;自认为资金匮乏“不太严重”的企业,其平均注册资本为743万元人民币;自认为“偶尔缺乏资金”的企业,其平均注册资本为1081万元人民币;自认为在资金“完全没问题”的企业,其平均注册资本为2383万元人民币⑦。说明企业规模越小,资金的匮乏越严重。
   6.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主动参与程度较低。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货币信贷处课题组对海南省300家中小企业的调查,在300家样本企业中,151家企业未参加信用评级,占样本企业总数的50.30%;参加信用评级的149家企业中,获得A级以上(含A级)信用的占41.61%,B级以下(含B级)信用的占8.09%⑧。说明海南省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信用评级主动参与程度较低。
   三、海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海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首先,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少,处于市场的导入期和成长期,其技术工艺不够稳定,产品尚未定型或未被市场普遍认可,市场占有率较低,盈利能力有限。因而,折旧资金、可分配的利润有限,难以依靠内源融资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同时,不少中小企业不注重自我积累,常常将大部分利润用来分配和消费,进而减少了内部资源的可能性。
   其次,中小企业大多数营业收入不太稳定,经营风险大,因而企业信用有限,难以达到银行等金融机构规定的信用贷款的标准。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可供抵押或质押的资产不足,难以为债务融资提供有效的担保。即使有担保公司愿意提供担保,也难以提供相应的反担保。据课题组的调查,中小企业能够用于抵押或质押的各种资产占比分别为:33.1%的企业可以以股东个人或其他个人房产作抵押,32.4%的企业可以用车辆作抵押,27.6%的企业可以用房产作抵押,19.3%的企业可以用机器设备作抵押,其它可以用存货、股权、应收账款等作抵押或质押。然而,经过银行评估后,为银行认可的资产价值与企业的资金缺口往往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许多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当前,海南省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不透明度差,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一些中小企业甚至通过弄虚作假等方式试图蒙混过关,骗取银行贷款。这些情况使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对中小企业的不信任感,每发放一笔贷款都谨小慎微,从而加大了企业融资的难度。




   2.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作是海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除政策性银行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已经完全市场化。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减少经营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嫌贫爱富,贪大弃小。由于中小企业处于导入期或成长期,经营风险大,贷款数额少。因此,往往不受银行欢迎。这是中小企业信贷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银行为保护自身利益而作出的种种规定也是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据课题组调查,企业需要资金时,只有1成的企业申请银行支持,原因在于贷款难。调查中发现有超过7成的企业认为贷款难,认为贷款难最突出的问题是“贷款手续过于繁琐”,其次是“抵押品要求过高”,再次是“信用审查太严”和“审批时间过长”。
   3.政府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特殊政策。从理论上讲,企业除了内源融资外,还可以进行外源融资。如发行股票和债券,向银行贷款等。首先,由于我国的特殊性,上市公司是一种稀缺资源,对发行股票实行严格的控制。一般中小企业根本不可能获得上市资格。即使有可能上市,企业也难以支付昂贵的前期费用,度过漫长的审批发行期。因而海南中小型企业基本上不可能通过上市融资。其次,政府没有有力的政策措施,调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积极性。企业无力担保时,很难获得政府及担保公司的支撑。第三,政府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水平,对于中小企业鲜有税收优惠和补助,不利于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第四,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旅游岛和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缺乏相应的金融创新,没有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以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题。
   四、大胆创新,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综合解决海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除企业提高素质,练好内功外,海南省政府可以在帮助中小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水平、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从根本上解决海南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海南省应该充分利用最大特区和国际旅游岛的政策优势,大胆创新,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1.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担保机构和担保机制。为解决中小企业资产少风险高和银行资金安全第一的矛盾。可由海南省政府牵头,各地方政府组织,同时吸收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分别组建面向全省和当地的企业担保机构。担保机构按市场化运作,使之区域化、专业化;鼓励担保机构实行互保和联保,以提高担保机构的信用和担保能力;不断从财政、企业和社会等渠道筹措担保资金,扩大担保资金规模,提高担保机构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鼓励他们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担保造成的损失,可考虑给予财政补贴,或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解决。
   2.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如行业分布广、区域相对分散、单个企业资金需求少、经营不稳定、管理水平不高、风险与机会并存等,商业银行一般不太愿意为其提供融资服务。海南可以借鉴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日本的小企业金融公库及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为其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经验,参照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模式,争取中央支持,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
   3.鼓励各类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各商业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中小企业不能按期偿还银行信贷的,海南省政府可以协调法院等配合银行依法维权,或者帮助企业续贷或偿还。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补偿或提供其他优惠与支持。
   4.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由海南省政府牵头,组织各商业银行和征信评估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推动中小企业的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信用水平。信用体系建设以自愿为原则,信用评估费用可以采用政府支持一点、评估机构少收一点、企业负担一点解决。
   5.拓宽企业融资,鼓励金融创新,鼓励中小企业多渠道融资。发展租赁业务。租赁是比较新型的一种融资方式。由于承租人只有租赁物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租赁物处于出租人的监控之下,因而对承租人的信用、担保等要求相对宽松。对于不需要常年使用的设备,采用经营租赁方式无疑是一种明智选择。即使是常年使用的设备,通过融资租赁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无论是经营租赁还是融资租赁都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海南省政府可以按照行业或区域特点,鼓励或扶持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综合或专业租赁公司。同时,积极普及租赁知识,鼓励中小企业使用租赁服务。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是多个中小企业各自确定债券发行额度,使用同一名称、同一债券形式,按照普通债券发行要求和程序发行的一种新型企业债券。发行集合债券,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大创新。可以有效解决单个企业规模小、信用有限,不便发行债券或发行成本过高等问题。以前,这一债券形式只在北京等地进行试点,2011年下半年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非金融企业区域集成化录据业务规程(试行)》,标志着酝酿已久的新融资工具正式获得官方认可。海南省已于2011年11月20日举行了海南省首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推荐会,票据规模为1.5~2亿元,期限为3年。海南省有关部门可以根据行业或区域特点,积极探索,大力支持更多使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这一新型融资方式。
   此外,海南还可在中小企业产权转让、规范民间融资行为等方面作出尝试。
   6.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虽然近年来国家为搞活中小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如《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但在金融信贷方面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法规。海南可先行一步,运用地方立法权,鼓励创新,为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