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山西中小企业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战略选择

根据2010年公布的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同口径数据相比,山西企业法人单位增加21102个,增长31.8%。其中,国有企业5853个,减少1470个,下降20.1%;集体企业6904个,减少4974个,下降41.9%;股份合作企业1247个,减少272个,下降17.9%;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共15082个,增加3802个,增长33.7%;私营企业56085个,增加22726个,增长68.1%;其他内资企业1774个,增加1267个,增长24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83个,减少18个,下降9%;外商投资企业289个,增加41个,增长16.5%1。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中小企业主力军的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数量上增长明显。在这样的数据背景下,山西中小企业构建适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将会在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山西中小企业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般环境分析
   一般环境是指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一般都应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四大方面进行分析。
   1.政治环境(Political)。中小企业作为作为社会的有机组织,必须时刻关注为社会提供产品的质量,不断地关注伦理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全方位塑造企业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质量安全的产品与服务。山西目前正在大力实施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倡导“重质量、守规则、讲诚信”的良好经营风尚,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打造“信用山西”,以加快经济发展。2008年,山西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山西省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督促企业加强质量管理。
   2.经济环境(Economic)。在过去的2010和2011两年,我国CPI、PPI显著提升,另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与汇率也升高,企业面临的原材料成本,融资成本、人力成本都将大幅度增加,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企业实施质量管理将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考虑,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竞争就是企业间对“顾客”的争夺。面对日益激烈的“顾客”争夺战,质量、价格、交付和服务是企业常用的四大法宝,其中质量是根本。离开质量其他三项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可以说质量已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它反映了产品是否能够反映顾客需求、能否满足顾客需求,从而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前途。关注产品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优秀企业的关键战略内容。面对这样的经济大环境,山西中小企业就必须在生产经营中保证所提供产品的高质量。
   3.社会文化环境(Social)。中国经济持续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也引起了社会环境的巨大变换,人们生活水平、消费层次快速提高,己经从单一的追求消费数量发展到更注重消费质量,这就要求企业提高其产品质量水平,以应对迅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在经历了“三聚氰胺”、“苏丹红”、“人工鸡蛋”、“面粉增白剂”、“豆腐渣工程”、“手机电池爆炸”等等一系列的、涉及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的产品质量危机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越来越注重“货真价实”与品牌消费,“假冒伪劣”与“粗制滥造”已经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唾弃与不耻。在这种形势下,中小企业在为社会提供方方面面产品的时候就应该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应用到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去。
   4.科学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精益生产、准时生产、柔性生产等先进生产工艺的诞生都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质量效益。目前ERP的应用促使企业把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的质量控制中去。然而,企业的技术垄断、技术研发与引进费用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资金的限制使先进的设备、优良的工艺不能在中小企业应用,严重限制了其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由此看来,政府的相关政策、市场的竞争趋势以及消费者的需求等环境要求山西中小企业必须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顺应大环境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科技化平台,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二、山西中小企业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SWOT分析
   SWOT分析也称道斯矩阵,由美国管理学教授韦里克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并让企业的战略变得更加明朗。
   1.山西中小企业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对山西中小企业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势与劣势分析主要是从企业内部的微观视角进行归纳的,文章从中小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融资、人员等特点出发归纳了山西中小企业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支持与障碍。(1)优势。一是中小企业的业务流程不太复杂,各个环节容易控制,质量管理实施起来相对简单。二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相对简单,质量管理效果显而易见。三是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经济充分显示了其活力,中小企业迅速繁荣发展壮大,实力增加,这给中小企业实施质量管理提供了保证。(2)劣势。一是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先天的条件造成其组织结构存在机构部健全、权责不清、缺乏部门沟通、管理无序等问题。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企业主的封建专制以及一人多岗等现象影响企业运作效率。三是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企业内部缺乏正义感。四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相对困难,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国家采取收紧银根政策,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2.山西中小企业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机会与威胁分析。对山西中小企业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机会与威胁分析主要是从宏观的视角进行分析的,笔者从山西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行业环境、政策环境、科技环境等角度归纳出了山西中小企业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所面临的具体的机遇和挑战。(1)机会。一是世界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复苏,尤其是中国经济形势“风景独好”;二是国际贸易业务的增加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提供了必要性;三是各个行业标准的建立与完善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关注质量管理;四是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给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借鉴;五是科技的发展使得产品生产趋于精益化,给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六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措施和行动,推进民营企业标准化工作。(2)威胁。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技术更新快;二是我国标准化法规定标准的修订时间为3~5年,目前我国还做不到,很多标准已经过时,但还在用,这些标准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标准的滞后不仅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反而阻碍新产品的开发;三是标准的行业归口管理也容易形成行业保护,不利于保持标准的开放和公正,把一部分民营企业排除在标准之外;四是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标准壁垒更是给我们的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带来了威胁。
   3.山西中小企业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战略选择。基于以上分析,由山西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的SWOT分析战略矩阵(见图1),可以得出4种内外匹配的交叉组合战略:增长型战略(SO)是当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都非常好的时候采用,它是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遇快速发展的策略:多元经营战略(ST)是针对内部资源丰富、外部威胁严峻的形势提出的,它可以分散风险、开拓新的发展领域;扭转型战略(WO)是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弱点的策略;防御性战略(WT)是当内外条件均比较差时,既不能进攻也无力扭转的时候所采取的战略,它强调积蓄实力,寻求突破。
   就山西中小企业质量管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看来,山西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正处于发展规范的阶段,外部机会较多,但是另一方面,山西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劣势使得目前的山西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有效性很差,流于形式。
   针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山西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应该放在自身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上,因此,扭转型战略(WO)是比较适合目前山西小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战略。只有把握外部机会、克服自身弱点来扭转不利因素,才能最终促进山西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