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于北京研发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一、研发产业的定义
   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类产品(或提供同一类服务)的生产者(厂商)的集合,其中内容涉及产业供需双方的主体,以及双方进行营利性活动的交易市场。类似地,研发产业是从事R&D(“研发”简称)活动、并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和企业的集合,集合包含产业主体和产业市场等方面的内容。
   二、研发产业的特性
   研发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生产消费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性,应当从R&D活动特殊性去把握R&D产业的内涵。
   R&D活动具有以下特殊性:第一是R&D活动的外部性,研发结果会在不同行业间扩散,产生外部经济效应;第二是R&D活动产出的不确定性,由于研发活动的结果指向未来,这就造成R&D活动的不确定性;第三是R&D产业与经济结构升级相伴生,研发活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也反过来推动研发活动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第四是研发主体角色的复杂性,研发主体所在行业多种多样;第五是人力资本的地位突出,研发产业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除经费之外,主要的投入就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智力劳动投入。
   三、北京研发产业发展策略
   要促进北京研发产业快速发展,将研发产业培育成北京市的主导产业,必须落实产业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政府投入的引导机制,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有利于研究开发产业健康发展的技术市场环境。
   1.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研发产业的运行机制,强化政策的引导。梳理已有的研发产业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分类整理,将适用于研发产业的政策予以单列,整合相互重复或相近的政策,对于相互抵触的部分根据最新政策予以更新。充分整合现有可行政策,积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政策,为研发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家要加大对自主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设立独立的研发机构,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北京市应采取每年拨款的方式设立“自主创新基金”,用于实施技术研发、技术成果产业化、创业投资匹配等,资助的对象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可以是国有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民营的企业以及其他单位。
   2.着力推进主体培育,打造合理的主体结构。目前,北京市的研发行为主体以科研院所和企业为主,但研发产出的效率不高,每亿元研发投入产生的研究成果(专利)数量不多。因此,应从完善运行机制的角度入手,大力推进产学研的结合,全面推进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强化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技术研发的国际交流与和合作,合理配置研发资源,逐步建立支撑研发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并以项目为纽带,充分汇聚国内外相关科技资源,形成社会化的科研平台,引导科研机构成为项目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平台的搭建者,建设官产学研互动、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科研体系;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对试点机构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奖励,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3.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科技要素聚集能力。构筑一批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级各类企业创新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对于新建国家级、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分别给予金额不等的一次性补助,已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置大型设备或扩充服务功能的,提供相应的补贴。构建北京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即由政府引导、多方创新主体参与的,通过机制创新,集成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的科技基础设施、科技数据和文献资源、科技成果及中试转化基地、网络科技环境等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及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等科技条件资源,为首都及周边区域的科技创新主体提供服务的支撑手段的平台,包括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六大平台”,提升科技要素的聚集能力。
   4.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为研发产业提供智力支撑。着力打造从在校大学生到高端人才的创新人才链,培养研发人员的后备力量。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的方式,引进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启动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每年资助若干名紧缺专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出国培训,资助若干名复合型企业家去国内外著名高校培训,资助若干名专业人才出版专著、发表科研成果。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研发产业高端人才科研工作站和专业性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强化产学研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领军人才。
   5.加强融资渠道的建设,提供宽松的金融环境。为研发服务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金融环境,允许具有发展前景的研发服务企业在合理范围内申请贷款,因地制宜开发、推出一批金融创新产品。促进针对研发服务企业贷款投放的增加,有效地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丰富针对研发产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显著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使更多的研发服务企业得到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完善以民间资本为主,政府引导扶持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制,积极培育研发服务风险投资主体。加强与国际主流创业投资基金合作,大力引进风险投资公司,组建专业联盟,构建针对研发产业的专业风险投融资市场。完善政策体系,对从事高新技术领域服务的研发服务机构,允许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
   6.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自主创新。推进企业专利和版权试点示范工作,鼓励企业利用国家专利技术(北京)展示交易中心实现专利技术项目与资本市场的对接。鼓励权利人以许可、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运用知识产权,并获得相应的利益。积极探索专利、版权经营等多种方式,形成以专利、版权为核心的新型产学研模式。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依法处理好各类知识产权的案件,加大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的保护力度,强化司法为民的措施,提供切实有效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从根本上保障企业的创新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