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出版社财务风险控制
一、出版社财务管理的不足之处
(一)财务管理的意识不够强
目前很多的出版社财务人员对自身的定位很低,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缺乏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管理能力也一直不能得以提高。他们认为只要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了,没有具备“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理念。还有一些领导把财务管理看成是简单的会计核算,对财务管理工作既不重视也不支持。
(二)内部的财务控制薄弱
主要表现在:第一,现金管理不科学。有些管理者认为现金存储越多越好,造成现今被大量闲置,没能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的运转中来,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些管理者对资金利用缺乏计划,常常导致资金浪费或者负债累累。第二,应收账款的回收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建立严格、完善的赊销制度,催收措施缺乏力度,常常导致应收账款转变为呆账、坏账。出版社虽然对各批发商和渠道客户设立有赊销规模和信用期,但为了不流失客户,在客户超过赊销规模和信用期的情况下仍然领导特批同意向其发货,这样就把回款的账期逐渐拉得更长。比如,原来对一级批发商的回款期是半年,一次次的特批后现在一年都不能回款,对公司资金带来很大的压力,因为出版社员工的工资每月必须按时发放,稿费、印刷费、纸款、运输费等都不可能拖到一年以后才支付,长此以往,出版社将可能面对没有资金周转的情形甚至倒闭的风险。
(三)部门的信息资源没有共享
很多出版社没有建立各部门信息互相沟通与交流的高效平台,这就造成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不同步、不对称。如果财务人员不能共享其他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就不能够及时、全面地对财务状况作出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风险问题。这种落后的财务管理手段对出版社长期的生产经营是很不利的。
二、对出版社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要加强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
出版社应该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要建立一个有效、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在市场竞争中,收益与风险是同时存在的,并且是成正比的关系。财务人员应该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的过程。如在投资决策中,企业应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要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的收益率。在筹资中,企业要慎重考虑,对各种筹资方式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对比,了解各种资金的筹资成本及筹资特点,尽量争取一个最佳的筹资方式。对于企业的债务,要考虑债务的还款期日,债务本身数额及还贷利息等,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进行充分、全面的考虑,必要时可以将债务进行一些分类,使其更加的合理化。
(二)把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
因为资金始终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因此,应该把资金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来对待,要规划好资金的使用。在企业的日常核算中,要将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贯穿于整个核算过程,比如,对于短期投资,不应该仅仅是进行简单的计算、记账,而是要上升到资金管理的高度,要考虑资金的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等,要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益,防范金融风险。又如,在核算应收账款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登帐、记账,而是应该研究它发生坏账的几率,账款的回收期以及用什么方法可以加快账款的收回等。除此之外,出版社不可以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高库存会给出版社造成诸多的隐患,它会使存货的成本增加,不利于资金的快速、灵活运转。因此,出版社可以考虑将库存的书籍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适销书籍、滞销书籍、无销路书籍等,这种分类便于对库存书籍的管理,方便出版社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分类的书籍进行不同的处理,有利于出版社减少存货的成本,将资金盘活起来,使资金的利用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财务人员要改变传统观念, 积极参与管理
出版社能否在竞争激烈中出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对市场的分析能力与经营决策。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已经向传统的财务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财务人员要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意识,而不是仅仅进行登帐、记账,要改变这种事后记录,被动核算型的传统会计工作方式,要用自己具备的财务管理理念对全行业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测。财务人员要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参与到出版社的经营活动中来。要从书籍选题策划到编辑成本控制,再到发行销售等环节,充分利用自己的财务知识去参与企业的事前策划,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评价,参与到成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来,为全面了解企业提供宝贵意见。特别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都习惯运用网络,通过网络短阅读获取知识,这更是对出版行业的挑战,如果选题不好,就会造成图书销路不好,退货率高,最终积压在库房而滞销;即便有好的选题,我们财务人员也要做好事前利润预测,如果达不到预期利润的图书,宁可不出,否则从决定出的那一天就注定要亏损。
(四)实现各部门的信息共享
出版社应该改变那种部门资源互相封闭的现状,要改变信息私有,各自为政的财务工作方式,在工作中摇建立信息共享的交流平台,加大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促使财务数据的来源更深、更广,同时也将自己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其他的部门,帮助其他部门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这种信息共享的策略还可以避免同一项业务在不同部门间被重复执行,可以更好地提高出版社的工作效率,也使出版社的经营决策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