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研究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研究概述
(一)为什么研究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本文选择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作为研究点,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截至2010年,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量的99%以上,为国家经济总量和税收总额的贡献均超过50%,城镇就业机会有四分之三是由中小企业提供。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全面转型,社会稳定和谐无比重要的关键时期,中小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利润,利润的形成离不开管理,而财务管理是管理中的重点。财务管理的好坏可以通过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来表征。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其生存的经济市场环境要恶劣的多,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融资难问题。无法及时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其发展必然受限,不利于中小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尽管有其他原因,但中小企业的高财务风险是阻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或组织向其融资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财务风险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中小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财务风险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成为中小企业是否能够生存并发展下去的重要因素。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涵义
很多学者将财务风险定义为企业在日常的财务管理活动中,由于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造成的在一定期间内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可能性。根据实际的财务管理活动,财务风险可以分成筹集风险、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其中,筹资风险是指企业负债经营生产而产生的财务不确定性,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产生的财务不确定性,经营风险则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生产活动中所存在的财务不确定性。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是具有中小企业特点的财务风险。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筹资风险成因分析
筹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筹资困难。中小企业在由于其自身的规模小、实力弱等特点,导致其融资相对于大型企业更难的问题。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必须不断地寻找发展机会,机会的把握需要资金的支持。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抵押担保能力较差和信用观念不强等以及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法律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中小企业无法顺利获得资金来利用好不容易获得机会,发展受限,财务风险累积;负债经营导致的到期无法还本付息的财务风险和资金链断裂的破产风险。中小企业通常具有大量的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的实际情况,使其对资金流的顺畅性要求很高。由于中小企业很难上市融资和获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长期贷款,中小企业只有通过大量的短期负债和应付账款方式来解决融资问题,但大量的短期负债和应付账款存在到期还本付息的巨大,如果企业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和资不抵债的破产风险。
(二)投资风险成因分析
投资工作是企业为实现日常经营活动获利和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有效合理的投资活动能够使企业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和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但是投资活动是无法避免风险的存在,财务风险是贯穿于企业投资活动的全过程的。但据有关调查显示,近七成的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者缺乏投资风险认识,盲目投资,直接产生严重的财务风险,进而导致巨大的投资损失。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风险意识差,在做投资决策时不进行科学缜密的思考,多是定性考虑,严重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如现金流原则下的净现值法和报酬率发,盲目性太强;第二,中小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内部控制缺乏,致使管理者做决策时不受任何的限制,投资管理过程简单随意,无法进行投资风险实时监控。
(三)经营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由于其管理制度相对大型企业来说更不完善,在该环节出现的风险会更加突出。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中小企业可能会存在由于销售不通畅导致的销售风险,财务制度不完善,财务人员不认真导致的财务风险,应收账款管理不善造成的信用风险。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就包括中小企业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为了实现快速增长,企业采用各种方式包括赊销出售产品,销售风险增大;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方式粗放,会计账目管理容易混乱,这对应收账款的分析造成很大的困难。同时,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人力和物力方面的安排不尽合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生产效率低下,这势必要增加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大量资金的无谓消耗,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降低,产生了财务风险。
三、控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中小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保证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不受歧视,应该得到相关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政府还可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比如支持金融体制改革,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系统,使其更容易获得相关方面的贷款。
(二)多元化融资渠道,改善投资策略
中小企业在努力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同时,要科学计算和合理预测企业的最佳融资结构,同时可以考虑以融资租赁、赊购产品和加速收款等方式来缓解融资的压力,减少筹资风险。中小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多采用科学合理的投资模型,尽可能定量地计算出投资风险和收益,根据数字化的结论来选择最佳的投资项目和投资金额,同时考虑雇佣市场顾问或向投资专家咨询,而要尽量少用甚至不用家族式的“拍脑袋”式的投资决策制定方式。此外,中小企业应该尽可能选择中短期的投资策略,分散化投资风险,实现最大化的投资收益和合理化的资金配置。
(三)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基本上就是其所有者都是白手起家,其管理方面的知识多是由经验形成,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培训,当企业在长期和快速的发展中,管理方面就会出现瓶颈,并且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所有人员的观念和工作的绩效。随着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应该努力地引入先进的、系统的管理理念尤其是财务管理理念,要使企业向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同时,要突破集权式的管理模式的限制,提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树立起现代的财务管理理念。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
内部控制是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制度保障,内部控制不是只有大型企业才可以有,中小企业要稳定发展,做强做大,内部控制是一门必修课。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不是成本增加的原因,反而因为其对风险的控制为企业减少风险,增加收益。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产业结构特点,结合业务流程的特征,合理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对群体员工尤其是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保证内部控制不仅建立还要得到有效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