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我国政府补助会计准则基本内容解读

■ 徐亚明


--------------------------------------------------------------------------------

《财会通讯》 2006年第12期

一、我国政府补助会计准则基本内容解读

(一)政府补助的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第5条规定,政府补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2)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如政府拨给企业的科技三项费用,企业必须要能够按规定用于政府指定的科技开发、新产品试制、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方面,如若不然就会被取消并收回已拨款项;同时,企业必须能取得这笔拨款。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时,企业才能予以确认该笔补助。
(二)政府补助计量政府补助计量方法有三种,即实际金额、公允价值、名义金额。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第6条规定,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具体处理应按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第7条、第8条规定,将其区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收到时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期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例1]甲公司于2004年申请对A生产线进行改造,9月收到国家拨给的技术改造款340万元,A生产线原账面价值400万元,累计折旧240万元,预计净残值率为10%,预计使用寿命6年,已使用4年,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于当月投入改造,12月底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至此,改扩建工程期发生支出340万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经改扩建,该生产线的使用年限预计延长了6年,报废时预计净残值率不变。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收到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3400000
贷:递延收益 3400000
(2)A生产线转入改造
借:在建工程——A生产线改扩建工程
1600000
累计折旧 2400000
贷:固定资产——A生产线
4000000
(3)改扩建工程发生支出
借:在建工程——A生产线改扩建工程
3400000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3400000
(4)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总价值未超过可收回金额,结转在建工程,如有余款按规定上缴
借:固定资产——新A生产线
5000000
贷:在建工程——A生产线改扩建
工程 5000000
(5)每年底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562500
贷:累计折旧 562500 借:递延收益 425000
贷:补贴收入 425000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人当期损益。(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计入当期损益。如先征后返的增值税,计算应返额时,借记“应收补贴款”,贷记“补贴收入”。
对上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一般采用收益法核算,收益法有两种,即净额法与总额法,对费用性补贴、先征后返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收款,通常采用净额法核算;对于定额补助、其他财政扶持性补助以及返还的增值税,采用总额法核算。
[例2]某出租车公司2005年由于油价持续上涨,市政府根据听证会对该行业临时执行油价补贴,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公司可从2005年8月1日起,每辆车每月可得补贴款为200元,该公司共有出租车500辆,年终一次性收到补贴款50万元。
(1)月未计算应得补贴款
借:应收补贴款 100000
贷:补贴收入 100000
(2)年终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应收补贴款 500000
(三)政府补助的返还根据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第5条确认条件,往往附带一定条件,当不能满足相关条件时,需要部分或全部返还已收取的补助。准则第9条规定,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分别下列情况处理: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计入当期损益。
[例3]2002年1月1日甲企业收到100万元的政府补助,作为对2001年12月刚安装完毕的一条生产线的补偿,补助条件是该生产线至少应在该欠发达地区服务5年,如使用期不满5年,按剩余年份比例返还补助。生产线使用年限10年,账面价值300万元,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设不考虑残值,每年末计提折旧。2005年1月初,由于企业实施重组,将生产线搬迁至另一地区,按规定应返还剩余年份补助36.7万元,偿还期为2005年2月1日。其会计处理为:
(1)2002年1月1日收到补助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递延收益 1000000
(2)2002年12月31~2004年12月31日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300000
贷:累计折旧 300000
借:递延收益 200000
贷:补贴收入 200000
(3)2005年2月28日
借:递延收益 400000
贷:银行存款 367000
补贴收入 33000
(四)政府补助的披露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第10条指出,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政府补助有关的下列信息:(1)政府补助的种类及金额;(2)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3)本期返还的政府补助金额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