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国有企业如何防范和治理“小金库”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企业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小金库”现象已在一定程度上危及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自2010年7月以来,按照中央文件精神,中央企业单位从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和整改落实等阶段深入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检查工作。企业广大干部群众对“小金库”的定义、形式及危害性有了进一步了解,检查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同时暴露了企业“小金库”在防范与治理方面的问题。
  一、“小金库”自查方法及手段
  (一)收入核实法
  单位以截留收入形式设立“小金库”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对以现金形式收取罚款、佣金、税收及保险返还款的处理方法,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的规定;企业的各类闲置资产包括房产、车辆、施工机械设备的租金收入是否全额列账;施工单位尤其是项目部是否将废旧边角料、周转料擅自变卖,不列账,作为“项目福利”支用;单位大型机械设备采购招标,收取的各类招标费用,是否隐瞒财务,作为评标费私自使用。
  (二)成本追查法
  单位以虚列成本费用形式设立“小金库”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检查各类劳务合同及协议。防止某些施工单位利用和劳务协作队伍的关系,虚报合同承包单价及工程量,违规套取现金;关注项目部材料采购环节是否存在漏洞。防止材料主管人员故意抬高购进材料的单价、数量,在账外和材料销售商谈妥条件,达成默契,捞取回扣,设立“小金库”;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在对外签订机械租赁合同过程中,是否虚报机械台班费,套取现金,谋取项目部小团体利益。
  (三)单据识别法
  审查会计记账凭证后附的原始发票单据,必要时延伸检查相关的台帐记录、合同协议:大额发票无明细,大额开支用途笼统;是否出现连号手写发票报销、套取现金的现象;采购物品用量和需求异常。
  (四)突击盘存法
  对于现金形式的“小金库”,虽然使用方便,但保管困难,对这种形式的“小金库”,比较有效的检查方法是突击盘库。应在不通知被查单位情况下,突击盘点其全部金库,并与其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及总帐核对。发现库存现金与帐面余额不符,应立即查明原因,是否帐外“小金库”。
  (五)现场勘察法
  现场勘察法要求检查人员要到被检查单位办公场所进行实地查看,观察办公场所有无闲置设备、电梯里有无移动传媒广告等情况,按照目前市场运作机制,这些情况都可能为被检查单位带来额外收入;留心查看固定资产是否有实物,办公场所乘人小汽车与固定资产台帐是否相符;这种方法要求检查人员具备一定的职业判断力和鉴别力,虽然工作方式不算常规,但往往能发现“小金库”的重要线索。
  二、加强企业“小金库”防范措施的建议
  作为“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根本任务,防范“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建设将贯穿于“小金库”治理工作的全过程,企业要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边治理、边规范、边完善,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形成一套具有企业特色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思想教育,使其不想设立“小金库”
  应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政策文件。对违规的单位进行严肃处理,及时曝光,并向社会公布。通过定期开展一系列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逐渐从思想认清“小金库”这道高压线绝对不能碰。
  (二)完善制度建设,借助内外监控,使其不能设立“小金库”
  针对“小金库”这一顽症,企业必须全面梳理各项经济制度(如合同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在制度设计中要体现内控的要求,规范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物资采购、机械租赁等业务的结算流程,并强化执行。
  (三)科学编制预算,优化资产配置,使其不必设立“小金库”
  对于“小金库”治理,除了要用制度、政策来“堵”,还要采取“疏”的措施。企业应根据预算部门实际生产状况,采取务实的工资福利费、业务招待费预算,科学合理的配置各类资产,保证单位正常开支运转。在预算额度内适度提高收入分配自主权,打消其设立“小金库”的念头。
  (四)发挥群众监督,畅通举报渠道,使其不敢设立“小金库”
  “小金库”设立形式的隐蔽性决定了检查工作的困难,要坚持群众举报途径,全民监督。对于举报人员,除了兑现国家规定的高额物质奖励外,还要强化保密制度和举报人人身保护制度,消除举报人员的瞻前顾后,真正调动起群众的举报积极性。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小金库”治理工作,外部检查和举报只能起到督导和警示作用。要从根本上治理“小金库”还需要企业加强自身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各项经济业务流程并严格贯彻执行;积极创新“小金库”治理的工作方式方法,建立一套符合国有企业实际、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