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差异化分析与建议

众所周知,医院会计工作是医院经济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向政府、医院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的相关利益的主体人员提供最真实和最完整的会计信息,并通过记录、核算、反映与监督等一系列的医院经济活动,达到控制医院成本、科学分配医院结余和促进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目的。而在我国市场经济、医疗卫生事业高速发展以及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医院作为一个独立运营的经济实体,跟企业运作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医院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是来自其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政府拨款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这些收入用来支付医院的日常开支、偿还借款、提升医疗水平等等,如此一来,旧的医院会计制度的局限性开始出现。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深度解构了旧的医院会计制度,不仅规范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别进行独立核算的医院的会计核算规定,而且还全面细致的考虑到了目前医院会计工作的种种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继承了原有会计制度的优点,并融合多个角度的理念加以合理的创新,开辟了医院会计工作的新局面。毫无疑问,医院的各项工作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任何一部分工作的不足最终都会影响到医院的服务质量,所以,医院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新旧制度下会计核算工作的差异,充分结合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努力做好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现笔者根据自己的了解,在本文中就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几大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新会计制度的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不断进步尽绵薄之力。
  一、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差异化分析
  (一)适用范围的不同
  原有的会计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与卫生院等。而新制度针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则单独制定了相应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
  (二)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
  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以及疗养院等等,不包括一些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如城市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但是,非营利性的医院,像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所举办的也可参照新的制度执行。
  (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同
  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概念不清晰,核算方法不完善,遵照固定资产的原值提取修购基金以及未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等,使得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混乱,资产虚增,最终导致医院财务工作的失败。新的会计制度明确了医院固定资产的特征以及确认标准;建立了一套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完善了核算科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规范固定资产核算;根据“谨慎性”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保证了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科学合理性,推动了医院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预算和财务信息的不同体现
  跟旧的《医院会计制度》不同,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将财务信息和预算信息同时融人了一个会计系统之中,确立了一种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基础与目标同时确定的新型会计模式。原有医院会计制度实行的是国库集中的支付改革方法,而在新的科目设置上进行了与国库集中收付的方法相对应的接口。旧的会计制度在购买资产时以财政性资金作为支出,是作为预算支出的一部分,无法形成计提折旧。在新的会计制度下,此种类型的资产在计提折旧时是预存至“待冲基金”中的,在摊销资产与领用存货时,直接对待冲基金进行冲销,而不是将其作为成本费用来计算。这样一来,医院就可以将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转换的资产进行有效的区分,同时,借助 “待冲基金”的方式来管理财政资金转换的资产,还能够让财务信息和预算信息融合在同一会计体系中,进而完善整个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
  (五)成本核算及财务报表体系的不同
  旧制度未能体现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思想,新制度改进了这一点。取消“医疗支出”、药品支出“以及期末将”管理费用“简单按人员比例分摊的账务处理方式,改为详细设置与成本核算相关的会计科目及明细核算。在报表体系中增加了“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 “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和“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构成分析表”3个报表,使各类及各个科室的直接成本、全成本及收入情况一目了然。另外新增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及报表附注,使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与国际惯例和企业会计更加接近,增强了通用性,满足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及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二、完善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建议
  (一)针对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推行,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结构
  作为医院领导,应该对新的会计制度高度重视,在医院内部成立专门的实施领导小组,以医院的法人代表为组长,总会计师为副组长,由财务部门来负责具体的工作事宜,要求医院其他部门都积极的协调配合,保证新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
  (二)制定科学的会计核算内容与方法
  虽然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核算方法和内容都有了更加准确的要求,但跟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相比,还欠缺一定的具体性和可靠性。首先是核算的内容方面,医院应该明确无形资产的界定范围,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的安排,以避免无形资产对当期费用的影响;而对于药品的支持,则要对内部零用以及外部销售区分开来,以明确医院收入的分类配比情况。其次,在核算方法方面,为了不影响到当期的收入情况,医院应对那些并未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较大数额的资金选择分期计入的方式,从而减少一定时期内较大金额之处对于医院财务方面的影响。再次,尽快设置一整套合理的资金使用系统,规范医院内资金的每一项流动,把握好资金的大致流动方向。最后,制定资金核算体系,根据科医院上一年资金的具体情况以及总收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对来年的资金使用进行科学的预测,避开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全方面地考虑到资金核算标准,确保医院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加以完善
  根据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笔者认为,如果取消“固定基金”账户,增设相应的累计折旧账户,那么能够让医院的会计报表更真实地反映其资产、净资产以及收支结余的情况。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跟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可能让流进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先的估计,像延长了某个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让某种产品的质量实质性得到了提高,亦或者是其成本的实质性大幅度降低,则都应当计入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所以,医院要想对其固定资产进行更合理的核算,应在“固定资产”的科目下增设一个“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对医院门诊楼、住院病房装修维护费用等等都加以具体的核算,以反映因固定资产装修而增加的价值,确保固定资产的价值,促进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四)全面遵循企业会计的核算原则,充分考虑医院面临的风险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未来市场价格的波动,医院的各种资产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减值风险,所以,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还应按照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对医院的药品、库存材料以及固定资产等都进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此同时,另一种不容忽视的医院风险还表现在不可预知的医疗事故,无可厚非,医院一旦发生重大的医疗事故,就会造成巨额的经济赔偿,严重阻碍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医院还应合理估计存在的风险,随时准备迎接未知风险的到来。此外,如今有些医院的会计制度中的资产还是以原始价值记账,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无法真实的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医院应引入库存物资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以及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等等,从而使其正确的反映资产价值,改善医院的会计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