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到200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已达到1023.1万户,超过企业总数的99%,给国家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这是让人欣喜的数字,而在这数字背后,还有一些数据更让人担忧:我国每年将近几乎30%的中小企业倒闭,而其中超过60%是由于融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导致的。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重要的一个就是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但由于体制的原因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从这一条融资渠道融资并不是十分的顺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其突出,加上最近几年信贷政策紧缩,不少中小企业遇到资金困境后更是处处碰壁,而银行业以及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可大大缓解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促进中小企业长远发展。
近年来,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并引导金融机构从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在响应政策要求下,各大银行纷纷成立中小企业信贷中心,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也层出不穷,中小企业贷款增量明显。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企业内部原因
1、自身原因
中小企业注册资本金较少,资本实力有限,自有资金缺乏,土地、建筑物等不动产数量较少,同时很多中小企业都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而此时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
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比较小,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经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导致其盈利水平不太高。在管理模式上仍保留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企业制度更加滞后。出于以上种种原因,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一般只会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而一般不会提供长期贷款。短期贷款资金量有限,使用期限较短,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与循环。
2、对非正规金融偏好
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可以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种。作为中小企业主要依赖于内源性的融资方式,也就是中小企业主要依靠企业主自身的积累或企业内部利润的留存来获得发展资金。而对外部融资由于企业自身的原因,很少在公开市场上发行债券,而进行股权融资的中小企业也为数不多。
由于中小企业对外融资的种种制约以及自身的灵活性,使得中小企业更加依赖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例如商业信用、设备租赁等)以及民间的各种非正规融资渠道(例如进行典当融资、财务公司借款等)。所
以在对外的融资过程中,非正规的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所偏好的,因为这一渠道获取资金比较容易,手续相对也简单。
3、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透明度低以及企业之间交易复杂等,都会影响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企业在整个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从材料的采购、供应、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与客户打交道,利用人际关系进行业务活动,涉及面很广,但对外提供的财务数据则不能完全反映客户的整体经营状况。而银行常常因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了解渠道少,没有较好的鉴别方法,因而无法保证信息质量;同时由于贷款交易和监管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二)企业外部原因
1、金融网点布局不合理,融资体系不完善
为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一般实行“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战略,对于基层网点设立的比较少,而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并不设立在大城市,只在一些二、三线的小城市,尽管目前银行已加快信贷的步伐,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但当前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组织体系仍不完善,融资机制和信贷产品缺乏针对性。对于他们想要获得资金支持与专业化的金融服务,相对比较困难。其次是贷款权限,一些大的金融机构一般不针对中小企业,目前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设立适宜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社区银行、合作银行。就是设立了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中小金融机构则是有责无权、相互不匹配。即使有些中小企业能得到一些贷款,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2、缺乏政策支持
现今我国政府对小企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但是同国有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待遇上还是有所差别。目前,我国按所有制制定的扶持政策的局面尚未彻底打破,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中小企业尚未充分获得政策上的支持。
3、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
根据调查,中小企业由于无法落实担保和抵押而拒贷的比例高达50%,并且全国各地都出台了《关于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管理的若干规定》,成立了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安排了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信用担保资金。但这也只是限于企业之间的相互借贷,相互拆借资金,但是目前这种发展还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有些担保机构虽然属于政府出面设立的,但由于后续资金不能跟进,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另外,作为担保人其资产抵押以及企业自身信用担保的条件比较严格,使较多的中小民营企业难以享受到政策上的优惠。根据相关调查,目前按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现行的规定办理贷款的户数与金额,与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实际需求差距还比较大。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改善自身条件,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是获得资金支持的基本条件。想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应提升企业的总体实力,加强核心竞争力。企业经营者应不断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同时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致力于寻找自身核心竞争力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实行差异化战略,实施“专而精”的产品或服务策略,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研制开发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术产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获得超额的盈利。只有自身的实力增强了,才能够吸引金融机构主动的提供资金,解决企业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