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如何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医院拥有的固定资产总量也在迅速的增长,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研究固定资产的优化管理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数量、金额较大,使用分散,因此,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很多医院制订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无论从制度内容还是具体条款来看,缺乏明确、合理的奖罚制度,致使制度没有约束力,大多流于形式。对各科室之间固定资产的调拔、维护等环节也没有具体的管理细则,相关职能科室职能、权限不明确,遇到具体问题时,相互推脱,“踢皮球”现象普遍存在。
(二)固定资产盲目投资,重复投资现象普遍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进行医疗服务、开展医疗经营以及科研、教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各医疗单位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盲目上项目,竞相购买高精尖端设备,相互攀比,要求设施、设备必须是最先进的,功能要多多益善。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各自为政,封闭管理,很难实现固定资产资源共享。搞科研、教学的以有课题经费、教学经费,科研、教学工作需要且有能力为由购买,搞医疗的以医疗工作和学科发展需要为由要购买,形成医院设备事实上的科室占有,课题占有,耗费巨额资金,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账实不符
一些领导和职工在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存在意识不到位的偏差。只注重花钱购置资产,不注重对资产的日常维护和有效使用。资产的具体使用部门在处置资产时,不经过单位领导和资产管理部门,自行处理;已经报废淘汰的资产未能按照规定的文件执行报废,已经竣工使用的基建工程没有及时办理竣工结算和验收手续,再加上单位不按规定定期进行资产清查,致使资产记录不完整,确认不及时,计量不准确,造成账实不符。
二、 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职能管理机构,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目前,医院固定资产在医院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医院的固定资产得到充分的利用,是向社会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
第一,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医院应该制定一套针对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以及部门之间的调拔等环节的管理细则。配置专门的管理及监察人员,明确奖罚标准。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科室领导及科室考核的内容,通过完整的制度增强责任感,让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有章可循。避免出现管理上的
混乱。
第二, 完善职能管理机构,建立三级管理体制。第一级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组成固定资产领导小组。该组织主要负责指导和监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第二级是职能管理部门,如财务科、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基建科、设备科以及总务科等部门。这些部门负责整个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以及具体工作的开展,定期对固定资产实行维护和清查。第三级是固定资产领用部门。应配置专门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处置、领用、维修和保管的工作,定期进行盘查,有人员调动要及时进行移交。
(二)贯彻固定资产购置原则
医院在购置固定资产时,要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和学科定位,遵循实用性和经济性、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到申请购置固定资产时,应根据立项依据和可行性论证报告,先编制资产购置计划,并将购置计划纳入部门预算,严格按照预算和政府采购办法来购置资产。购置完成后,还要有一套健全有效的追踪问效制度,明确监督考核职能部门,客观地总结固定资产管理经验,有效地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和日常维护
在日常使用中,设备维修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定期做好检修并记录维护情况,同时对固定资产的安全使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资产使用部门,应派遣专人进行管理,做好日常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有效的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采购部门尽量延长售后服务和保修期限
采购部门应该随时和供应商保持联系,尽量延长供应商提供的医疗设备的保修期限。设备科、总务科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调配、维修工作,指导各科室正确的使用和维护设备。为了确保各种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医院应该设立专门的设备维修部门,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对于闲置着的设备,要加强它在各科室之间的调配,这样就可以避免固定资产闲置造成的浪费,提高了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品类多、数量大,价格相差悬殊,存放地点分散,人工难以全面、准确、完整的进行管理。建立固定资产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从购进、使用到报废整个使用周期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管理。财务部门可以浏览、统计、检查全院所有固定资产账目,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各科室安装客户信息终端系统,使各科室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本科室固定资产使用和分布、维修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实现在线报修、报损、报废等申请工作;在对医院资产检修方面,可以预先设定好每种资产需要保养维护的信息,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设备巡查和维护,同时记录有关资料信息,以便以后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所需的资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后,还降低了资产清查盘点工作量,保证了固定资产财务账、实物账、网络信息资料相一致,避免由于有关人员疏忽而
造成的工作失误,可以高效清晰地动态管理全院固定资产。同时,院领导也可以随时掌握医院固定资产的情况,便于院领导全面、综合考虑固定资产的管理。
(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一,在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中,会计人员要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办理会计事务时,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不隐瞒歪曲,不弄虚作假,不搞假账真算、真账假算。提高职业判断能力,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多借鉴企业会计管理经验,使得固定资产的核算更加规范和完善。从而为管理者制定发展规划提供有利的决策依据。
第二,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需要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医院应建立和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化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发现和选拔财务会计信息化人才,以完成财务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任务,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与全面推进财务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要求相适应,为推动医院高效管理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不仅能为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提供可有力保障,也是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