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持续推进全员成本目标管理
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是全员参与、以管理目标为导向、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全方位控制与优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其突出特点是全员参与和目标管理,旨在通过全员优化目标、分步追赶目标,形成系统优化和持续改善的成本管理机制,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和成本竞争优势。
一、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目标管理是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是目标管理理论的具体体现。
(一)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缩写为MBO)是指组织的最高层领导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订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订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简而言之,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订,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制度和方法。
(二)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理论
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是全员参与、以目标管理为导向,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全方位优化与控制的成本管理体系。其核心就是把个人岗位目标与公司目标结合起来,通过目标成本的分解、落实、控制和考核手段,通过开展“建标、对标、追标、创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全面的、综合性管理,以达到实现企业效益目标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以目标管理理论为基础,提倡自主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方式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一,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以成本目标为导向,注重结果而非过程,这使各级管理者更有效地加强管理控制,以“事实说话”;第二,全员成本目标管理重视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公司、车间、班组共同参与成本目标的制定、执行、控制,在其实施过程中各层级共同为一个总体目标努力,营造了企业中自主、平等、自治的氛围;第三,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是“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体系,在明确的责任分工及成本目标下,各层级可以根据分解指标自我考评,自我完善。
二、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实施
全面实施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应抓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阶段,四个完善”。
(一)一个中心
实施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一个中心”就是“目标”。所有的组织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因为组织的目标既是组织存在的前提,也是组织活动的方向和标准。只有组织有了目标,员工才能够更好地把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厄威克说:“除非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否则就无理由要求人们进行合作,也无理由要把他们组织起来。”
“一个中心”就是要企业各级组织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一总体目标为导向开展各项工作,要将这一“中心”传达给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车间、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员工,使“一个中心”成为考核一切工作成效的核心,这样组织中的人们才能够相互团结和联合起来,更好地实现并提高组织效率。
(二)两个基本点
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实施离不开控制,有效控制的方式不是由上级来控制下级,而是组织中所有要素的统一与合作,即形成“自我管理”,“控制的基础就在于认识到相互间共同利益并自觉控制其工作,使之符合于既定目标的自我管理”。另外,自我管理需要贯穿于生产经营的任一环节,而非局限于某一环节。因此,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实施的“两个基本点”就是“全员、全过程”。
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就是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将成本目标逐层分解,逐级落实,使成本管理的理念贯穿于计划、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使各项指标有目标,各项工作有责任人,各个环节有控制点。
(三)三个阶段
尽管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强调全体员工自我管理,全过程自我控制,但确保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绝不能单纯依靠员工个人的自觉性,仍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并保证该制度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可和严格执行,以及责任机构的监督、考核工作细致到位。
1、如何建立完善的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制度
推行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工作,企业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建立完善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制度,保障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成立全员成本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成员由主管营销、计划、生产、能源、财务等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工作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组织协调沟通日常工作。
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设计制定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及考核制度。指标体系由“一个中心”为导向,包括装置能耗、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综合商品率、可控费用等二级指标组成,并设定各项指标的目标及指标权重、系数。这些目标绝不是职能部门拍脑袋、夸海口设定的,而要通过科学计算方法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和相关经验得出。
将设计完成的具体指标分发至各基层单位办公室,基层单位办公室提出意见及建议反馈工作办公室,最终形成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只有让指标体系的设计得到基层单位的参与,基层单位才会真正认同、执行该指标体系,也只有这种具备可操作性的指标值,才是有价值的成本目标。
2、如何严格落实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制度
落实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宣传培训,使每个员工都了解并理解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内容及意义,基层单位要对一线员工进行成本管理理念的宣传,使员工在日常生产操作中心里装着成本账。
严格细化分解成本目标。将企业总体目标转化为车间可控目标,进而转化为班组目标、员工操作目标,上下级的目标之间通常是一种“目的—手段”的关系,某一级的目标,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实现,这些手段就成为下一级的次目标,按级顺推下去,直到作业层的操作目标,从而构成一种锁链式的目标体系。制定目标应当采取协商的方式,鼓励下级主管人员根据基本方针、生产计划情况拟定自己的目标,然后由上级批准。协调是组织的首要任务,是管理的最根本所在,在车间、班组考核目标形成前应该让所有相关人员都参与协调,而不是仅在最后阶段下达必须完成的硬性目标。
3、如何进行监督与考核
监督的目的是为了让全体员工能够更好地、严格地按照既定的方法执行,努力完成前期制定的目标。考核是为了通过科学的标准找出未能或者超额完成目标的原因,持续改进。监督和考核行之有效的前提是监督目的明确,考核标准统一,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交流与沟通。监督考核者与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顺畅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态度,通过不断的宣传培训使各个成员了解组织的最高目标和各个部门的具体目标。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是协调一致的,这样不仅能够避免考核工作中的抵触情绪,更能使企业的总目标、车间的子目标真正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促使员工自愿地、主动地成为全员成本目标的自我管理者,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考核。
及时分析落后原因,总结先进工作经验。每月初将考核结果以月报形式发送各单位、车间,根据考核排名,奖罚分明,并依据目标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深挖落后原因,组织研究制定解决途径和方法,总结并宣传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工作成果纳入到对车间领导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因为成本目标控制的主体在生产一线,生产车间领导对成本目标管理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到本单位职工对成本目标管理的重视程度,这种影响是一种聚合效应。目标管理如果没有车间领导的支持和推动,没有车间领导的以身作则和示范作用,是很难推行的。通过对车间领导关于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工作成果的考核,更能使车间级领导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工作纳入到车间管理工作重点之中,更有效的从基层推进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四个完善
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是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工作,而是和“比学赶帮超”,“创先争优”,“我要安全”等各项工作紧密相连的,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
1、完善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体系
一方面要突出重点和关键业务指标,使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体系系统性更强、覆盖面更广、指标组合更合理。另外,要夯实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基础,逐步统一财务、计划、能源核算口径,使成本费用指标同装置的能耗指标相统一,使车间对班组的考核更细致、公平、合理。各职能部门利用能源指标对接会、生产经营优化会等专项工作会议,对各自业务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调整,指导所属车间对车间层面指标体系进行统一性和可比性改造,不断降低能耗,提高装置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的修正成本指标的目标值,以使其更合理先进,更能反映现实工作的成效,更好地发挥成本目标管理的作用。
2、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将“对标”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将工作措施与效果体现到年、季、月度预算中,通过预算指标的细化分解下达,完善全员成本目标管理责任的分解落实,通过预算的预警、分析和约束,提高对成本消耗全过程的管控能力。
3、完善激励机制
修订完善全员成本目标管理考评奖励办法和细则。如果一项考核奖励办法不能刺痛成本管理落后单位的神经,也不能完全激发先进单位一线员工的积极性,那么奖励办法就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这就需要加大奖励力度,促使从车间到班组将传统的“评”转换为“比”,通过比指标、比名次确定优秀和先进,对优秀先进的单位、班组甚至个人要奖的心动,对落后单位、后进班组要罚的心痛。推进“追标”工作持续纵深开展,充分发挥“标杆”的模范带头作用。
4、完善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企业文化
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抓好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文化建设,在制度的约束下,员工会关注降本减费的实现过程,但在文化的影响下,员工会更加自觉的以降本减费、扭亏增盈为目标。在制度与文化两种建设中,鼓励车间建立适应自身业务特点,涵盖指标、责任、考评等系统的车间级成本管理制度与文化,不断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和理念,促进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三、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意义
持续推进全员目标成本管理,强化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意识,形成成本控制的长效机制,是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抓手,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驱动因素。从企业层面看,开展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工作的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给车间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带来良好的绩效;全员成本目标管理能够启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调动起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加强了部门之间、车间之间、班组之间的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
在推进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工作中,除了掌握具体的方法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把握工作的性质,分析目标分解和量化的可能性;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协作精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持续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使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推行建立在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科学管理基础上;要逐步推行,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从而使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发挥预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