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试论乡镇财政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乡镇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乡镇财政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
  一、简析乡镇财政风险
  乡镇财政风险是指乡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在乡镇财政收支集中性分配的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的不完善和分配手段的不规范,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所引起的乡镇财政收入不稳定和财政支付困难的局面。乡镇财政风险的直接体现就是乡镇财政收入不稳定,财政支出出现财政困窘的现象,甚至出现财政债务现象。乡镇财政风险有经济系统中不稳定的因素所引起的,也有在乡镇财政管理过程中的不当人为行为而引起的。无论那种因素,政府必须要有责任意识和财政管理的风险意识,自觉从大局出发,化解和防止乡镇财政风险的发生。
  乡镇财政风险相对于一般经济风险,具有自身的危害性,也更具有潜伏性和危害性。乡镇财政在整个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运行中,居于宏观调控的关键地位,对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如果乡镇财政风险得不到有效的化解,轻则会降低政府威信,影响政府形象;重则会加剧社会经济矛盾,酿成政府危机,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乡镇财政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财政,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它出现的原因及面对财政风险所要采取的一些有效化解的措施。
  二、产生乡镇财政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乡镇财政管理人员的官德缺失
  “官德,主要是指为官者在其领导或管理活动以及权力运用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格素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要素的总和。”显然,乡镇财政管理人员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乡镇财政管理活动的成效和自身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在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中,由于进口的把关不严,一些不合格的缺乏官德的公务人员还滞留在队伍中。乡镇领导和乡镇财政的直管人员,为一己私利铤而走险,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国家的法度而不顾,滥用职权,徇私枉法。
  (二)乡镇财政监督制度和机制不健全
  我国高度集权式的管理体制使得权力过分集中,由此造成权力无限制、无制约地使用。如果不加以有力的监督与制约,则更容易导致权力滥用,不可避免地产生政府行为的失范。从体制上来看,当前我国乡镇的监督体系是齐全的,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有些监督机构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流于形式。对于乡镇财政的管理出现了“不监”、“漏监”、“弱

监”和“滞监”的现象。部分领导好大喜功,为了做些形象工程,为了所谓的业绩,在自己任期内,尽可能的做些上级看得到的成果,这些工作,只要乡镇领导拍了板,财政就必须买单。这就加大了财政支付的风险。
  除此之外,乡镇财政风险产生的原因还有一些我国政治、经济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一些人为因素。
  三、化解乡镇财政风险的对策分析
  乡镇财政风险具有形式多样性、后果影响巨大,如果不及时防范和化解,就会引起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针对出现的乡镇财政风险,我们必须提出针对性的化解对策。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官员职业素养
  乡镇财政风险的产生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特别是乡镇领导和财政的直管人员的不当行为引起的。要想在源头上有效化解乡镇财政风险,就必须先从公务员队伍建设开始,提高其职业素养,努力实现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建立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从而打造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和清正廉洁的政府。这样,乡镇财政的运转就会规范化、法制化,也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乡镇财政风险的出现了。
  (二)强化监督机制,完善相关法律
  由于乡镇政府的公职人员最容易因缺乏制约和监督机制而导致腐败,因此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是规范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行为的重要保证。要使监督机制发挥实效,我们必须进一步精确各类监督机构的功能。在乡镇财政管理过程中,对乡镇财政的收支都要严把质量关,并且要发挥党内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实效,让乡镇财政在阳光下运作,这样就会减少乡镇财政不必要的支出,做好收入工作。对于乡镇财政中仍然存在的法律监管漏洞,我们要及时查缺,及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来规范乡镇财政的管理和运作。
  (三)实行官员问责机制,提升乡镇财政风险的重视程度
  所谓官员问责制,是指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其实质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责任约束,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和官员行为,最终达到权为民所用的目的。对于乡镇出现的财政风险,很大程度上是乡镇领导和财政直管人员不够重视,没有责任意识造成的,实行问责机制,必然会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实行奖惩分明的原则,那乡镇财政的危机也会得到化解。
  (四)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增加乡镇财政收入
  出现乡镇财政风险的主要表现就是乡镇财政无钱可支,这就要求乡镇领导必须加强乡镇财政收入,增强造血功能,拓宽财源渠道,增强财政发展后劲。充分发挥乡镇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乡镇的经济,加快乡镇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展高效农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乡镇财政的收入打良好的基础,保障财政有钱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