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及其防范

 很多人关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问题有过相关的研究。但是其依据的准则和法规比较老。2006年我国执行了新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并且制定了新的《会计准则》。由于这些新的法规准则的出台,很多的相关内容已经改变,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制度与原来的分析结果相矛盾。故本文以新的准则法规为基础,从新的角度分析研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希望能够对利润操纵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不断的净化我们的证券市场。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手段
  利润调节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公司应当在法律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调节利润。而超越法律法规允许范围的利润调节行为被称为利润操纵。众所周知上市公司一旦进行利润操纵,会影响众多投资者的利益,其波及范围是很大的,所以也格外引人关注。因此本文按照会计程序发生的各个阶段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进行分析。
  (一)经济业务发生阶段中的手段
  在经济业务发生阶段,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达到人为调节上市公司利润的目的。
  1、利用非货币性交易
  “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以往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并不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情况。而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非货币性交易中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产生的差额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增加企业收益并体现在当期的利润表中。这无疑为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提供了新的途径。
  2、利用债务重组
  新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与旧准则相比新的会计准则突出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而且在会计处理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修改。首先,对债务重组的计量基础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即不再使用账面价值,全部使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其次,不再将债务重组中的利得记入资本公积,允许确认债务重组中的相关损益。这样,按新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
  3、虚构利润
  有些企业在年末为可达到某种利润水平便采取虚假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从而达到既定的利润目标。这种利润操纵现象在上市公司中比较普遍。
  (二)会计确认阶段中的手段
  会计确认是会计的起始环节,是整个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一般表现

-
在对会计确认时点的任意安排,包括提前或递延收入费用的确认等。
  1、收入的确认
  不少上市公司采取提前确认或推后确认收入,以此达到平滑或伪造收益的目的。由于上市公司对会计政策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在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的基础上,上市公司为了粉饰盈利状况,人为地通过改变收入确认和计量原则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2、费用的确认
  企业通常会控制与损益表直接相关的费用来达到控制利润的目的。如在新准则对公司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定义进行了区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划分就变得不那么明确了,所以一些上市公司就会从这个方面大做文章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还有一些企业会通过虚列人工费用,降低利润。
  (三)会计计量阶段中的手段
  会计计量阶段,上市公司可以采用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实行利润操纵。按照会计制度中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一经选择会计政策后,应在各期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变更,只有法规要求变更时才可变更,但必须在报表上予以披露。可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同一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可能给出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这就为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可能。
  (四)会计报告阶段中的手段
  上述三个阶段发生的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其结果最终反映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上,这种由于利润操纵改变了财务会计数据,以及由此在报表上反映出的财务比率指标,它既可能包括为改变本来面目而进行合法的,但具有误导性的事项,也可能包括欺诈性行为。
  可见,上市公司以盈余管理为名,行利润操纵之实而编制的粉饰报表,可以说是对注册会计师精心设计的陷阱。
  三、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内在原因
  在我国上市公司受到各种各样的利益驱动,便产生了利润操纵现象,这是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内在动因。以下就从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分析。
  1、避免暂停和终止股票交易
  新的《证券法》中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如果其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在这样的规定下,一些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其股票交易遭到暂停和终止,采取种种手段对其利润进行调整。
  2、规避企业所得税
  避税几乎是很多企业绞尽脑汁去进行的一件事情,然而很多的上市公司为了能够少交税而调整或隐瞒公司的利润。
  (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外在原因
  除以上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内部动机外,我国现有制度存在的缺陷也为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外在的机会和条件。
  1、相关准则和制度的缺陷
  我国的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的缺陷为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制造和很多的“契机”经过多次的修改,仍然使上市公司有空可钻。而且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已经推出,新准则中的一些新规定使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有了新的途径。如在非货币交易中运用了“公允价值”,无形资产的开发费允许资本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