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析统计对促进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民政统计收集、整理、提供的数据,客观完整记录民政事业发展变化,充分反映民政事业重大成就,为宏观决策起着主导作用。
  一、 民政工作
  “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与民政工作相联系。在GDP深入人心的时代,民政部门在社会保障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和谐社会需要的三次分配,民政部门就直接参与了社会的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民政部门掌握了许多老百姓的“救命钱”。优抚安置,救灾抗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捐赠等,其中任何一项工作都牵涉到大量的统计。高质量的统计数据是民政统计的生命。
  (一)民政统计工作很重要
  统计工作生成的数据是对民政工作的真实反映,它记载着全部民政部门的绩效和事业发展的状况,能反映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经费是否得到真正落实,这就是民政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民政统计工作不仅要数字概念,更要数理概念,要客观全面评价统计报表生成的数据。
  (二)民政统计工作提供的是数据,更是依据
  民政统计工作是国家管理民政事务、对民政事业实行统计监督的重要工具,是民政部门调查研究的组成部分,是认识和衡量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提供的各项民政统计数字、各类民政对象的基本情况,直接影响着各级领导对民政工作发展方向的判断和做出的决策,来不得半点虚假,俗话说:差之毫厘将失之千里。统计工作者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客观地反映情况。数据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积累,更是今后工作的基点和基础。因此统计要勤于观察,多调查研究,使统计数据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统计工作是信息化民政的基础,也是民政工作机制化标准平台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民政系统正在加紧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信息化民政工程,对统计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准确的统计数据,既是建立民政业务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实现民政业务数据共享与交换的需要,也能为信息化民政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数字依据,如“低保信息系统”、“全国优抚安置管理信息系统”等的建立,进一步提高了民政工作的效率。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建立了机制化工作平台。
  二、 统计工作在民政计划财务部门的作用
  民政统计台账工作一直是民政计财工作的“重中之重”,涉及面广,要求精度高。要做好民政计财工作,必须确保民政事业统计数据的实效性和质量,提高统计服务水平。要使统计信息能够为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社会实践产生作用,就必须对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数量表现,探求他们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一)统计工作拥有权威
  统计工作考核和监督着民政资金运转情况,资金效绩方面的作用。统计部门利用所掌握的系统资料向社会发布信息,可使相关部门和领导及时掌握民情,做好

-
宏观决策,把握民政资金运行态势。这就体现了统计部门工作内容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
  (二)统计工作反映财务运用状况
  随着民政事业的发展,业务不断扩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越来越重,民政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最低生活保障,流浪乞讨救助等民政工作的经费需求量成倍增长,资金的分配和运用需要以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依据,资金是否及时到位,效果是否显著,需要统计数据来阐明。只有将计划财务与统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障民政事业资金高效合理有序的运用。
  (三)统计工作处在财务监督的更高层次
  统计工作为财务监督提供了数理依据。通过对民政资金运用的整体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对资金运用实施全方位、多环节、多角度的质量控制,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质量控制网络,建立起关于资金运用的信息反馈渠道,使财务监督有据可依。科学严谨的统计数据能真实反映资金运用情况,有效杜绝挪用民政专项资金现象,避免财务管理中舞弊的出现,保证了民政资金的规范管理,合理使用。
  三、 民政统计工作,是服务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
  民政统计所提供的统计数据、分析资料和咨询建议,准确反映民政工作发展态势,科学揭示民政事业发展变化规律,有效监测各项政策的实施效应,为党和政府重视民政工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依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已将民政业务指标归类为“社会服务”。因此,做好民政统计工作,对促进民政统计由部门统计向行业统计转变,树立社会服务理念,形成社会服务业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民政统计工作,为客观评价各级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做出了贡献。国家“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第一次将“每千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两个民政领域统计指标纳入其量化指标体系。社会各界考核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重视程度,完成质量,最终是要由统计数据说话。因此切实做好民政统计工作,能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
  四、开创民政统计工作新局面
  (一)改革创新民政统计
  强化改革意识,用创新的思维整体设计民政统计调查制度,利用行政记录,优化统计指标,健全统计标准,完善统计调查方法,不断探索建立新的民政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不断提高民政统计的科学性、适用性和权威性,为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评价民政事业发展状况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撑。
  (二)加强统计分析
  提供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民政统计工作在关注数据质量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统计分析服务功能。坚持定期向领导报送统计信息,并随时把有分量、有内容、有见解的信息报送领导参阅。积极主动做好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是让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服务于民,这样统计工作地位得到提升。统计工作者要积极适应新要求,加强自身素质,依法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