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商贸企业内审工作的现状之初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尤其激烈,处在经济大发展浪潮中的商贸企业更是如此,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大环境中站稳脚跟、持续前进成为商贸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鉴于这种大环境,企业内审在商贸企业中的作用日渐突显出来,只有全方位的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效率,为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才能促进商贸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内部审计的作用
  伴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加强企业自身监督、强化企业自身管理的内部审计制度出现了,内部审计是企业实现自我升值的有效手段,是提高企业价值、改善组织运营模式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规范、系统的内部审计方法,改善企业的控制、治理过程,继而帮助企业实现运营目标。内部审计的基本特点包括过程控制性、监督的经常性、事前监督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等几个方面。
  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即是它的监督职能,基于国家制度规定及各类财经法规下,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随着现代企业经营规模的日趋扩大,经营方式的日趋多样化,生产经营地点的日趋分散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作用发挥也越来越困难。除了监督职能之外,内部审计的另外一种重要职能就是它的经济评价职能,通过一定的规范化审核,评定企业的计划、预算、决策是否科学可行,继而评定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按照企业的目标和决策在进行,评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合理,针对这些评定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继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商贸企业内审工作现状
  (一)内审力量逐渐增强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随着企业不断加强管理的需要,商贸企业的管理者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到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开始加大内部审计的力量。部分商贸企业将内审机构设置为完全独立的机构;部分商贸企业提升了内审机构的领导层次,强调了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还有部分商贸企业在原有的内审机构上增加了专业的审计人员,有的商贸企业尽管财务与审计合署办公,但是拥有专制的审计人员。
  (二)内审范围逐渐拓宽
  商贸企业内部审计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企业审计范围有了大幅度拓宽,由原来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向评价经营管理、防范企业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拓宽;内审工作也有事后审计逐渐向事前审计、事中审计过度;审计人员开始参与项目论证和材料物资竞标比价采购,内部审计的工作开始深入到商贸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
  (三)内审工作进一步规范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贸企业对内审工作的进一步重视,企业管理者为保证内审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下去,目前有很多商贸企业根据《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建立并进一步健全了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制定了《内部审计程序实施细则》、《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
  三、商贸企业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很多商贸企业的管理者已经看到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内部审计在商贸企业中的开展也呈现出了新的现状,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的整体工作起步比较晚,因此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依然会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依然是制约商贸企业及内审工作的发展。
  (一)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尽管有部分商贸企业对内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比较到位,但是对于很多传统的企业来讲,内部审计部门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内部审计的切实重要性,不理解内部审计对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依然只是一味的重视企业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对内部审计的监督约束作用置之不理。再加上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重生产、忽视管理的观念尤其严重,很多商贸企业一时间也难以扭转这种局面,尤其处于现代企业机制不完善的大环境中,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尤其不够深入。
  (二)商贸企业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
  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商贸企业内部,从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建立的那一天起,诸多学者就对其先天性的缺陷有所关注,那就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一直都是其优势,内部审计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的,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企业内部人员,因此其活动往往受到企业管理层的直接授意,内审人员在公司中没有独立性,在公司中的地位不明显,继而导致很多商贸企业的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三)商贸企业内部审计组织部门构架不科学
  由于内部审计没有独立性,内审计制度不够健全,继而导致商贸企业内审部门的组织架构出现了很大问题,内审人员大部分都是有企业管理者授意挑选,大部分还是出自于本公司的财务部门,由于内部审计不能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很多外贸企业的内审人员长期闲置,这些人员成为名符其实的摆设。
  (四)商贸企业内部审计方法比较落后
  内部审计制度在我国兴起的整体时间比较晚,很多商贸企业并不是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制度的重要性才引入的,而是迫于政策压力才在企业内部建立的审计部门,制度的建立也只是相应政策的号召,但并没有考虑到建立之后的实际效果。因此,很多商贸企业制定的内部审计制度的操作规范比较落后,内部审计制度的实用性比较差,没有发挥内部审计的真正作用。
  (五)商贸企业内部审计的考核及考评体系不完善
  尽管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审计的具体准则上明确规定,为了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企业应当对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但是在商贸企业中,很多都忽视了这一规定,没有对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进行事后考核和评价。还有部分商贸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进行了检查,但常常忽略了过程的控制,很多时候只是出现问题后才补救,导致工作时长陷入被动。
  四、提高商贸企业内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
  商贸企业的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是企业内审工作的重要保证,管理层应该转变思想,主动接受审计人员的监督约束,在制度层面上,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及财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保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继而能够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二)健全内部审计的运行机制
  商贸企业不仅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还要结合商贸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本企业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和运行制度,在实际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在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内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提升内部审计构架的合理性
  内部审计制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商贸企业应该借鉴当代西方企业的先进经验,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审计模式。有经验得之,内部审计机构直属领导的层次越高,其独立性也越强,因此为保证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可有董事会直接领导,最大限度的发挥内审职能的监督约束性。
  (四)学习先进的内部审计方法,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内审工作存在于商贸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是代表企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对整个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全程化监督,因此我国应学习国外先进的内审工作的管理方法,并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改变现有的以财务收支作为主要监督对象的狭窄模式,拓展审计工作的监督对象。
  (五)完善内部审计的考核及考评机制
  完善企业内审考评体系并不仅仅要着眼于事后补救的控制措施,还要在制度建立和执行过程中,明确各级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强化责任意识,减低企业的运营风险。内部审计贯穿于商贸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事中、事前的适时控制要比事后的补救有用的多,健全岗位制,开展各级内审人员的相互监督工作,以此保证企业内审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