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财务管理对我校财务管理的启示
2004年暑假,参加学校“中高层行政管理人员赴港培训班”在香港大学学习十天,聆听了香港大学教务长韦永庚先生的《大学管理》及香港大学财务处副处长李慧娟女士的《大学财政管理》等十四个专题讲座,访问了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立法会、中联办、香港教育署—资讯科技组等单位。
结合学校的财务管理现状,感受颇多,从中也得到一些启示,特作此文,与大家分享。
一、明晰的财务管理体制及组织架构
香港大学的决策层是校董会,下设校务委员会,由副校长担任主席,负责制定政策;校务委员会下分设财务委员会和资源预算委员会。财务委员会负责分配预算,对重要的商业行动做出决定,财务委员会下设投资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资源预算委员会负责分配资源,决定特殊专项的拨款。委员会成员由学校各方代表及社会上的专业人士组成,保证政策制定能够兼容各方面意见,为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财务及企业管理处是具体的执行政策的部门,共有120人,分为计划与财政预算控制、薪金及福利、学生事务、采购及基建项目、投资、企业管理、资讯、账目管理、内部审计等九个具体部门。
二、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
香港大学的财务要分别接受外部监察和内部监察。外部监察来自大学资助委员会(拨款单位)、政府审计、外来审计师(审计每年的财务年报)、廉政公署、立法会、学生、公众、大众传媒、捐款者和其他捐款基金/机构。内部监察主要是内部审计。
三、集中核算,分级管理模式
财务集中核算,经费使用权由高度的中央管制转变为一次性根据资源拨款,下放权责,给院系以充分的自主权。
四、严格的预算管理
预算一经委员会确定即不再更改,各部门做事前先考虑预算是否已安排,如预算未安排,其他经费又不可调剂,则此事无法成行。
五、财务核算封闭化运行
香港大学财务核算采用报账人将单据及审批单寄至财务处,财务处核算报账后将款打入有关账户;如不符合报销规定,则寄回。不论能否报账,均通过Email通知报账人。避免了报账人和财务人员直接接触,减少矛盾,提高工作效率。
六、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提供良好的管理资讯数据库
香港大学的资产拥有情况在网上即可查询,如果新购置的相关设备学校已经有的,则不再允许购买,提高了资产的利用率,也减少了资产重复购置造成的浪费。
有关财务信息在网上均可查询,增加了财务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七、以“诚”实践服务纲旨
香港大学财务处以“卓越”作为承诺指标,悉心为港大各部门认真处理所有会计财务工作,藉出色专业服务满足各方要求。
他们衷心以“诚”实践服务纲旨,凭着“诚信”汇聚才智群策群力;“诚意”稳捷有效运作系统;“诚实”掌管财产调配资源;“诚恳”担承任务克尽己职;“诚心”聆听意见精益求精。
八、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香港大学财务处对员工的要求:
1、具有专业资格,有一半的人具有国际上承认的注册会计师资格。
2、必须有多方面的专业才能,既是专科,又是全科,比如说他们要懂投资,懂会计,还要懂电脑。
3、明白及懂得如何运用六个“W”
六个“W”即what(什么)、when(时间)、who(人物)、where (地点)、why(为什么)、how(怎么做)。要求员工从“零”开始思考,从不说“我们一向都是这样做的”。遇到问题一定要思考,一定不能轻易地决定某一件事,不能做签字的机器。
4、必须热心与积极
5、必须懂得时间管理,因为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没办法全部都做完,所以一定要选重要的事情先做,或者是学会分配给人家做。
6、必须友好、鼓励及有礼,员工要非常的友好、能够相互鼓励,有的时候要评选优秀,有高级的有低级的,但是有些事情有时是不能做的,所以我们就要很友善地、礼貌地把一些问题解决。适当地说“好”与“不”
7、必须谦虚但有自信,要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九、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报告年度为2002年7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
2002/2003总收入50.07亿元,总支出48.21亿元,结余1.86亿元。收支构成如下:
1、一般项目收入30.53亿元
项目 拨款 学费 投资收益 租金收益 其它
香港大学 23.35 5.21 1.57 0.31 0.09
占百分比 76.48% 17.07% 5.14% 1.02% 0.29%
2、一般项目支出31.03亿元
项目 行政 教学 后勤 一般教育开支 学生福利及设施 杂项
金额 1.86 23.97 3.22 0.16 0.95 0.87
占百分比 5.99% 77.25% 10.38% 0.52% 3.06% 2.80%
说明:
①教学支出包括助学金
②后勤支出包括物业、水电、电话、宿舍、保安、器材保养及维修、清洁等。
③一般教育开支包括出版社、工会、会议费、考试费、学术交流、本科生奖学金等。
④学生福利及设施包括学生事务、就业、宿舍维修、医疗保健、学生购买电脑资助等
3、专用款项收入19.54亿元,支出17.18亿元
项目 其它营运收益 指定拨款 基建 改建工程 留本基金及捐助
收入金额 9.12 4.92 0.82 0.48 4.20
支出金额 7.51 4.74 0.57 0.06 4.3
十、启示和建议
1、充足的办学经费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
在现有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学生学费收费标准无法突破国家规定标准的情况下,如何筹措更多的资金来保证提高办学条件,吸引一流教师和学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学校应从思想上重视筹款的重要意义并采取实际行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经费来源,使筹款活动深入人心。如今“筹款战役”在世界一流大学非常普遍和流行,学校和院系两级都有专职的筹款队伍,同时也有学生的热心积极参与,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扩大接受捐赠的范围,可以是直接捐款,资助学校教育经费或给某教授做教学或研究经费,也可作为某种基金或奖学金,以所得利息做捐赠。可以赠财产、仪器、设备、也可捐房捐地或遗产。给捐赠者某种荣誉,如命名、树碑、授予荣誉称号等。学校也应该重视对外投资收益的回收工作,控制对外投资规模,减少投资损失。
2、进一步明晰学校财务管理体制
首先,学校也应该设立财经委员会,决定学校的预算分配等重大财务决策,避免决策失误。其次,在管理体制上要继续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核算,分级管理”的模式;要逐步推进会计人员委派制,防止校内单位私设“小金库”和资金“体外循环”。当前,财务管理工作要针对各职能部门和院系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和监督。同时,在高校财务工作日益繁重和经济活动复杂的情况下,要逐步充实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队伍,提高会计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意识,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科研成本补偿的研究工作
我国高校现在普遍缺乏对科研成本补偿的研究工作,科研管理费的制定缺乏科学、量化的依据。因此,学校应下设专门的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进行间接成本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不同形式科研活动成本补偿比例。由于科研活动要占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因此原则上任何科研都要进行成本补偿,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提出免除成本补偿的科研活动,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格加以审批,以免造成学校资源的变相流失。
4、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是反映学校年度事业发展,合理配置学校资源的经济手段,是学校财经工作的重要环节。学校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的管理工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院系预算工作的指导。在预算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同时预算的制定应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要通过预算来调整学科的发展方向,反映学校的发展重点。
5、加强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功能
审计工作是保证财经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措施,借鉴国外经验,学校审计部门应与财务职能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通过经常化和多样化的审计方式,发挥审计工作对校内各单位财经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6、加强校园网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开发建设
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做到管理数据共享,改变各部门数据只为自己所用的现状。为进一步体现学校工作公开、透明的方针,学校应积极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早日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水平看齐。
7、加强会计队伍的专门培训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建立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的特殊行业制度,我们的会计人员在学校学的多数是企业财务,毕业后到高等学校财务部门工作,所学非所用,加之认为高等学校会计工作简单、单调,时间长了,人都变成了报账机器,不去问为什么,只是重复沿用着“过去都是这样做的”,缺乏创新及开拓精神。因此对高校财务各层次人员的专门培训非常迫切,通过继续教育或专门培训,可以使财务人员了解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勤于思考,促进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杨瑞玮)